成都龙城投资有限公司 红光右支渠道路及景观和红光广场建设项目 第二次环评公示 发布单位:成都市生态环境研究所
发布日期:2011.3.10 1、建设项目情况简述 项目名称:红光右支渠道路及景观和红光广场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郫县红光镇 投资总额:3080万元 2、建设项目主要环境影响概述 施工期环境影响源主要包括施工废气(扬尘、沥青烟)、施工废水、施工噪声、弃方、建筑垃圾、水土流失等影响源;营运期影响源主要包括汽车尾气、路面雨水、交通噪声、雨水沉淀系统沉渣和路面垃圾、运输的环境风险等。 3、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 施工期扬尘及废气通过采取定时洒水降尘、及时清除尘土、控制车速、裸露地面硬化绿化、土方覆盖、加强管理,外购商品沥青等措施进行控制;施工污水经简易沉淀隔油池处理后用于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施工噪声尽量采用低噪设备、合理布置、合理安排工期和时间、文明施工来控制;弃方、建筑垃圾运至指定地点处理;同时采取严格的水土保持措施并严格落实施工监理制度。 营运期将加强红光广场及红光右支渠道路景观绿化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并利用区域大气自然扩散汽车尾气;路面雨水进入区域雨水管网并设置雨水沉淀系统;交通噪声将通过严格的管理措施、工程降噪措施及科学合理的规划措施进行噪声控制;雨水沉淀系统沉渣定期清掏,路面垃圾及红光广场产生的垃圾每天清扫,并由市政清运;同时将严格落实一系列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在严格落实以上环保措施的情况下,可有效减轻项目施工及营运期对区域环境的影响程度。 4、 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评结论要点 本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用地符合郫县相关规划要求,项目选址选线合理。项目所在区域周边无大的环境制约因素,废气、污水、噪声、固废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及各种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技术可靠、经济可行。项目营运后,将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只要项目认真落实本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对策措施,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保证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运行,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并确保项目营运不扰民,同时严格执行环评中提出的环境风险防范要求,则从环境角度而言,本项目在此建设是可行的。 5、公众参与的方式和期限 公众认为必要时可向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索取补充信息,时间自本项目公示之日起10日内,通过电话、E-mail和写信的方式联系。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名称:成都市生态环境研究所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弢
地址:成都市芳邻路8号(邮编:610072) 联系电话:87057760
电子信箱:799135228@qq.com 6、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您对该项目建设持何种态度,您对该项目建设有什么具体意见(请简要说明原因)。 7、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公众可在本项目公示之日起10日内,向环评机构提出宝贵意见。环评机构联系方式见本公示第五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