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建设项目环评、验收信息公示平台
开启左侧

[环评公示] 长春至吉林一级公路(北线)土们岭至吉林段改建工程二次公示

[复制链接]
denverma 发表于 2011-3-24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道长春至吉林一级公路(北线)土们岭至吉林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公示
一、建设项目概要
项目名称:省道长吉公路(北线)土们岭至吉林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
建设性质:改建
建设地点:本项目起于土们岭镇,止于吉林市越北镇沙河子广场(吉林市公路界处),与吉林市城市主要道路越山路及和平路相接。
本项目建设起点位于在建的长春至吉林公路(北线)兴隆山至土们岭段一级公路终点—土们岭镇。从土们岭镇和左家镇之间翻越土们岭,经左家镇、瓦盆窑,在河湾子与县道河双公路相交,经前鸭河村,在桦皮厂镇南经东三家子、董家屯、下甸子,过桥家屯、永胜村、曹家西岭、大红土村、张久屯,在南山道与长珲高速公路交叉,经玉林二队至本线终点吉林市越北镇,与吉林市城市主要道路越山路及和平大路相接。路线总长50.004km。路线主要控制点:土们岭镇、左家镇、桦皮厂镇、吉林市。路线走向为由西向东走向。
二、建设项目对评价内容概述
根据公路建设项目对沿线带状环境影响的特点,评价内容主要包括社会、生态、噪声、空气、地表水等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影响分析;公众参与调查;水土流失防治对策;风险分析;路线方案比选等。评价范围主要包括公路沿线所在区域及其周边城市,以及项目建设可能给环境带来影响的区域。
(1)社会环境影响评述
社会环境评价包括区域社会环境评价和沿线社会环境评价,主要评价内容为路线走向与沿线社会发展的关系,对沿线经由的城镇规划、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利用及社会事业发展现状等社会情况进行调查和评述,对拆迁安置、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变、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进行分析。
(2)生态环境
对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的生态系统进行现状调查,包括沿线生态环境特点、土地资源利用情况、植被现状及生物多样性分析等;项目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施工占地对地表植被的破坏、施工期动用土石方引起的水土流失等问题,同时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减缓措施、生态补偿措施等。
(3)声环境
调查拟建公路沿线声环境敏感点,对沿线声环境现状进行监测及评价,预测不同时段公路上行驶车辆对沿线声环境的影响,主要预测噪声环境敏感点在不同功能区内受噪声影响情况。
(4)地表水环境
地表水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为对沿线各河流水质现状进行监测及评价,分析施工期施工生活区排放的生活污水对地表水的影响、桥梁施工过程中对水体产生的影响;营运期管理及服务设施生活污水对地表水的影响、路面径流携带污染物的影响等。
(5)地下水环境
项目区各乡镇饮用水源以山泉水或地下水为主,均为浅层地下水,分析工程建设可能对沿线各地区浅层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论证项目的建设是否会对沿线各乡镇饮用水源产生影响。
(6)空气环境
对沿线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现状监测及评价,简单分析施工过程中对场地周围环境影响及公路运行后汽车排放的污染物对沿线环境的影响。
(7)危险品运输事故环境风险分析
以线路跨越鳌龙河为重点,对危险品运输事故环境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风险事故的处置及应急计划。
(8)其他
其他评价内容还包括水土保持方案、公众参与、路线方案环境保护及经济技术可行性比选、环境保护措施及技术经济论证、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监测与管理等。
三、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
社会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加强征地拆迁影响户的重新安置和经济补偿工作。在沿线施工中,若发现未勘探到的地下文物,应及时上报有关文物管理部门。加强危险品运输管理,制定应急计划。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拟建项目尽量减少占用耕地,占用单位应负责开垦与拟建公路所占基本农田的数量与质量相当的耕地,或按照吉林省的规定缴纳耕地的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加强对沿线野生保护动物的保护工作,减少人为破坏。
噪声污染控制: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对预测超标敏感点采取设置声屏障、通风隔声窗等措施。
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搅拌站应离居民区下风向300m以外;出入料场的道路、施工便道应经常洒水,以减少粉尘污染。
水环境保护:(1)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充分重视保护地表水水质。桥梁下部结构设计中,应按照相关规范明确规定钻渣等废弃物不得直接弃入地表水体,避免造成水环境污染。 (2)公路收费站、服务区须设有污水处理设施,应设化粪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地埋式)处理系统对废水进行处理,出水做到达标排放,或可用作农灌和服务区绿化
四、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社会影响分析可以看出: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可以加速区域内部经济循环,促进形成区域内合理的产业结构,吸引投资,发挥区域功能。本项目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区域路网结构,对于区域内外经济的互补及相互促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从而有力地促进周边地区人民收入水平的显著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项目拆迁量较少,拆迁虽然给当地居民造成一定损失,但经建设部门按国家规定给予一定补偿后,不会造成明显的社会不利影响。总体看,公路建设项目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以有利影响为主,
2)生态影响分析可以看出:本公路建设占用的土地类型主要为林地和耕地。有公路两侧林地主要为绿化林及防护林,除人工种植的杨树外,主要为灌木林及杂木林等,公路近距离范围内没有国家保护树种存在,因此本项目建设不会对国家重点保护树种产生影响。
现有道路对评价区有限的生态阻隔作用已经存在,项目为一级公路,不封闭,对生态环境的阻隔影响远小于封闭的高速公路,项目实施扩建工程,整体上不改变现有道路走向,不会增加道路阻隔作用对区域野生动物的影响。
3)噪声影响分析可以看出:全年平均交通量条件下,4a类标准声功能区内,近中远期昼间达标距离距路中心线均小于20m,夜间达标距离为距路中心线31~84m;2类标准声功能区内近中远期昼间达标距离距路中心线20~53m,夜间达标距离为距路中心线95~247m。在施工期内噪声影响是短期的,施工结束后,施工噪声的影响随即消失。作为建设施工单位为保护沿线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休息,应注意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居民夜间休息时间内施工,在无法避开的情况下,应及时采取临时降噪措施,如根据村屯敏感点的具体方位设置可移动的隔声屏障等,并做到定点、定时的监测,尽可能的降低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4)水环境影响分析表明:降雨在路面上形成的地表径流,虽然能够将路面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以径流的形式形成污染源,但由于公路本身是一个较长的线性污染源,路面上形成的地表径流大都以特别分散的形式分别进入路线两侧的土壤环境,只有少量的径流能够直接进入河流中,类比调查表明,这种由于路面雨水引起的河水中污染物浓度增加值非常小,一般情况不会对沿线河流水质产生污染影响。
5)环境空气影响类比分析表明,本项目虽为一级公路,由于长吉高铁高铁和长吉高速的分流,本线路车流量较小,远期高峰车流量仅为25714pcu/d,虽然一级公路两侧居民环境敏感点距离公路中心校最近距离仅为13m,预计公路运行期汽车尾气不会对敏感点居住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6)水土保持分析表明,本工程属于建设类项目,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防治标准等级为一级标准。结合项目区的地形地貌、土壤侵蚀、降水等环境特点,适当调整后确定六项防治目标。施工期的水土流失防治目标通过主体工程施工进度和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实施进度确定。吉林市年平均降雨量为673.4毫米,故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对水土流失总治理度、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指标提高1进行取值。项目区土壤侵蚀以轻度水蚀为主,因此土壤流失控制比调整为1.0。公路建成后,通过采取各项水土保持措施,使原有的水土流失状况得到一定的改善,确定其水土流失目标值为200t/km2.a。
7)公众参与评价结论表明,公众参与调查及回访调查统计表明,经评价单位与建设单位协调,98%支持本项目的建设,项目得到了沿线公众的普遍支持,他们希望该公路能早日建成通车,发挥作用。
五、建设单位及评价单位名称
项目建设单位: 吉林市公路建设局
评价机构名称: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地址:长春高新区蔚山路3195号
联系人:田卫
联系电话:0431-85542268
E-mail:tw5542268@163.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点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联系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Archiver|环评爱好者 ( 鄂ICP备0601659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293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关注官方抖音号

GMT+8, 2025-5-14 08:05 , Processed in 0.06828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