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ulizhen106 于 2011-6-30 15:03 编辑
2010年南昌市红谷滩中心区区间道路工程(规划A路、 规划B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2月14日),现将该项目第二次公众参与有关事项公告如下,望广大公众提出宝贵意见。 1、项目基本情况 本工程位于红谷滩新区中心区红谷中大道与赣江中大道之间区域,工程主要包括道路路基路面、排水、绿化、照明、标志线等工程。规划A路为一条东西向城市支路,设计起点为红谷中大道,设计终点为规划B路,道路全长273.9m,道路红线宽15m,设计时速20km/h。规划B为一条南北向城市支路,设计起点为翠苑路,设计终点为怡园路,道路全长881.6m,道路红线宽20m,设计时速20km/h。项目总投资1489.51万元,建设单位自筹解决。 2、主要环境影响 2.1生态环境 本工程属于新建项目,施工会影响到了原有地面的植被,营运后道路两侧均为绿化带,其生态环境较改造之前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2.2声环境影响 营运期交通噪声将对沿线声环境产生一定影响,根据预测,4a类区道路运营近、中期昼夜全线交通噪声预测范围内均达标,远期昼间达标,夜间略有超标;2类区道路运营近、中、远期昼夜全线交通噪声预测范围内均有超标。 通过安装隔声窗可使本项目环境噪声敏感点满足相应的声环境功能区划。 2.3水环境影响 营运期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路面径流对地表水体的污染。路面径流污染物主要有SS、石油类等。本工程配套良好的排水系统,对于暴雨产生的路面径流,均能通过道路雨水排水系统集中排入地表水水系。根据同类工程调查及有关资料,本项目营运期路面径流污染物对沿线水环境影响不大。 2.4环境空气影响 工程投入营运后根据预测,道路沿线CO和NO2排放浓度较低,道路两侧区域均能满足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限值,不会对周围的居民生活、健康造成影响。 3、采取的环保措施 3.1生态保护措施 加强道路两侧范围内可绿化地段的绿化工作。 3.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合理规划道路两侧用地 参照本工程噪声预测结果,对道路两侧土地进行合理规划,严格控制沿线土地的使用功能。加强建筑布局和隔声设计,保证敏感建筑室内环境满足使用功能要求。本环评要求在距道路中心线两侧200m以内范围不宜新建噪声敏感点。 (2)对噪声敏感点采取降噪措施,例如靠近道路沿线敏感目标设置机械通风隔声窗。 3.3水环境保护措施 (1)加强日常维护管理,定时进行路面卫生清洁工作; (2)加强运行交通管理,控制车速,减少因交通事故发生而引起水域污染。 (3)定期清理排水系统及全线的边沟,从而保证排水系统疏通。 3.4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加强绿化措施,有针对性地优化绿化树种、绿化结构和层次,提高绿化防治效果,减少气态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加强交通管理,规定车速范围,保持车流畅通,减少事故发生。 (3)加装汽车排气净化装置,降低各类污染物的单车排放因子。 (4)路面应及时清扫,防止固体废物随风飞扬造成大气污染。 4、公示时间及范围 本次公示时间为2011年03月21日~2011年4月1日。本次公示范围为项目沿线居民,周边企事业单位、关心本项目公众或团体。 5、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公众可以在有关信息公开后,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网上留言或其他便利的方式,向建设单位或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提交意见。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将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征求项目所在地周围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6、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嘉和绿洲环保技术投资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南昌市洪都北大道青山湖香寓2301 联系人:李工 北京嘉和绿洲环保技术投资有限公司 2011年03月2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