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斗门区S365线井岸大桥改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信息公示(第二次) 为充分了解拟建“珠海市斗门区S365线井岸大桥改建工程”所在区域社会各界对该工程的意见,更好地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现就该工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信息公示。根据2006年3月18日实施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管理办法》(环发2006〔28〕号)第九条要求,向公众公告以下信息,公示期限为2011年3月15日~2011年3月29日,共10个工作日。 一、项目名称及概要 本项目属于省道S365麻阳线珠海市境内中的一段,路线起点位于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白蕉车站附近、S272线与S365线交叉口处,路线大致由东往西方向,跨越黄杨河,终点位于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桥园西南侧、S365线与井岸镇中兴路交叉口处。 拟改建项目采用一级公路标准,拟采用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80km/h,全线长2.09km。K17+100~K18+210路段为旧路改造,路基设计宽为44m,而K18+210~K19+190为引道及桥梁路段,设计路基宽度为33.5m。全线共设特大桥1座,即井岸大桥,桥宽33.5m,分离式立交处2个、平交口5个,没有涵洞。在K18+210~K19+190段的桥头引道存在约190m长的软土路基。 本项目总投资2.1953亿元,计划施工期:2011年6月~2012年12月,施工期18个月(1.5年),2013年初建成通车。 二、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 主要环境变化:与已建成通车的道路一样,在方便片区居民出行的同时,当某时段交通出现高峰时,噪声会有所超标;部分燃料燃烧尾气对某一路段环境有一定程度影响;由于受路基隔栏,当雨季排水时,路基两侧可能会造成生活垃圾堆积或悬浮;途径车辆所用的燃料若出现滴、冒、漏时,会有轻微污染沿线水体水质。 拟采取的环保措施:1、施工期:现场采取白天施工;路基填土洒水碾压,防止扬尘;施工场地周边设置布围蔽,减少噪声以及加强安全防护;高噪声设备远离居民区,夜间停止施工;对现场和主要运输路线进行洒水抑尘。2、运营期:建设单位将根据噪声影响程度的不同建设相应的隔声屏或设置针对性的通风隔声窗等,同时加强道路绿化工作,净化沿线的环境空气及防止噪声影响。路面雨水通过排水边沟引至项目两侧的市政排水系统。 处理效果:经采取相应的措施后可有效的控制和缓解该道路工程带来的交通噪声影响,环境质量可达到相应环保标准,环保工作经验收合格后才可通车,对沿线居民的生活环境影响轻微。 三、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 本项目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有效的三废治理措施,在落实“三同时”和报告书中所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实行清洁生产并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保证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满足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的前提下,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四、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 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想详细了解本项目的有关情况,可在本公示期内联系环评单位索取有关环评报告简本的相关信息。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征求公众对本项目环境影响、污染防治措施、项目选址等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包括:①公众对本项目建设情况的了解程度及态度;②公众对当地目前的环境质量状况的看法;③本项目对当地环境质量的主要影响;④公众对本项目环保措施的意见;⑤公众对本项目的建议和要求。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公众可以在本公示信息公开后,以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委托单位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提出意见和建议,供委托单位、环评单位及政府环境主管部门决策参考。 七、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本次征求意见时间从2011年3月15日~2011年3月29日,敬请广大群众对该公路工程的环境影响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八、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珠海市公路局 联系人:刘 工
电
话: 13926977771 电子邮箱: 118560001@qqcom
通信地址:广东省珠海市柠溪路2号 承担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联系人:黄 工 手机:13506030680 电子信箱:269296833@qq.com
通信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64号 建设单位:珠海市公路局斗门分局 评价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2011年3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