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建设项目环评、验收信息公示平台
开启左侧

[环评公示] 常熟市冶塘铝氧化厂公示

[复制链接]
single 发表于 2008-3-24 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常熟市冶塘铝氧化厂铝型材加工3000吨、铝氧化加工5000吨搬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公示
 1 建设项目简述

  1.1 建设单位
  常熟市冶塘铝氧化厂

  1.2 工程建设地点

  项目选址于常熟市尚湖冶塘尚湖大道北侧,工厂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该地位于尚湖镇规划的练塘集中区鸳鸯工业区,远离环境敏感区和居民密集区,项目所在地块属于工业用地,周围均是工业用地,实现土地平整,没有拆迁问题,符合当地规划和环保管理的要求。
  1.3 工程内容
1.3.1项目原有情况
  1.产能
项目拥有手工生产线7条,具备年加工铝氧化产品4000吨的生产能力;限于场地、排污、设备等因素,目前实际的加工量约3000吨/年。
目前工厂的生产产值和产品情况
序号        工程名称        主要产品        产能(t/a)        厚度mm        产值(万元)
1        大型铝材氧化线×2        6米型材        1400        3(平均厚度)        220
2        普通型材氧化线        型材        600        1.5(平均厚度)        440
3        本色氧化线        铝零件        400        1.0(平均厚度)        150
4        染色氧化线×2        铝零件        600        1.0(平均厚度)        300
合计        --        --        3000
--        1110

评价工作将按照上述产能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2.生产工艺
工厂主要进行铝氧化的加工,铝氧化加工的工艺工序主要包括脱脂除油-清洗-碱蚀-清洗-化抛-清洗-酸洗-清洗-氧化-清洗-染色-清洗-封孔-清洗等工序。目前加工的产品主要是各类零件,具体工艺流程见图3-2。













      




图3-2 原有生产流程
总体上说,企业的工艺水平、控制水平、装备水平均属于一般,能耗物耗水平处于中游水平。
1.3.2 原有污染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水污染
企业每天排放100~150吨工业废水,经厂内废水设施处理后,尾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治理效果基本满足标准要求。
2)大气污染
企业日常生产中主要产生的大气污染是燃煤锅炉的烟气和生产线上酸气酸雾。烟气采用水膜除尘设施脱硫除尘,脱硫效果大约20%、除尘效果95%,处理的烟气符合排放标准的要求。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硫酸雾约0.3吨/年,黄烟(硝酸使用的氮氧化物)0.4吨/年,收集后经喷淋处理后排放,除去效率硫酸雾80%,黄烟65%,排放基本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3.)固体废弃物
企业年产生各类污泥废渣约60吨,这些废渣外运到砖厂固化制砖,其余的固体废物均收集出售,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4.)噪声
企业主要的噪声是锅炉、风机、空压机等的噪声,最大源强可达90dB,经过距离衰减和隔声处理后,厂界基本达标,但是由于地处混杂区,在锅炉减压等少数时间,偶尔会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
5.)存在的问题
企业周边规划建设杂乱,对企业的发展形成客观的制约。同时,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内部空间不足、设施老化,也已经成为制约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企业的污染治理设施水平落后,设施老化严重。企业处于太湖保护区三级保护区的范围内,随着《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1072-2007)的施行,企业将无法满足新的排放标准。环境保护将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3.2项目搬迁概况
1.)产能
搬迁后本项目年产铝型材3000吨、铝氧化加工产品5000吨,预计2009年2月投产;本项目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产品升级、工艺革新的提升性搬迁。搬迁后增加型材生产、调整氧化产品结构,压缩低附加价值的型材氧化加工,增大铝零件的氧化加工能力,同时增加一条自动化的铝板氧化加工线。具体的产品方案见下表:
搬迁项目的产品方案
序号        原有产品        原有产能(t/a)        原有产值(万元)        搬迁后产品        搬迁后产能(t/a)        搬迁后预期产值(万元)
1        氧化加工6米型材        1400        220        挤压加工型材        3000        500
2        氧化加工型材        600        440        氧化加工型材        1500        300
3        本色铝零件        400        150        本色氧化铝零件        1000        600
4        染色铝零件        600        300        染色氧化铝零件        500        380
5                                本色氧化铝板材        2000        800
合计                3000        1110                8000
2580

2).项目组成
本项目的建设内容包括型材生产车间、七个氧化车间、废水处理设施、办公楼和仓库等,年产铝型材3000吨、铝氧化加工产品5000吨。主体工程方案见下表
主体工程方案列表
序号        工程名称        主要产品        产能(t/a)        年工作时间h
                        搬迁前        搬迁后        增量        
1        型材车间        各类铝型材        0        3000        3000        2400
2        氧化车间1        型材氧化加工        2000        1500        -500        4800
3        氧化车间2        本色铝零件氧化加工        400        350        600        4800
4        氧化车间3        本色铝零件氧化加工                350                4800
5        氧化车间4        本色铝零件氧化加工                300                4800
6        氧化车间5        黑色铝零件氧化加工        600        200        -100        4800
7        氧化车间6        染色铝零件氧化加工                300                4800
8        氧化车间6        本色铝板氧化加工        0        2000        2000        4800
3.)生产工艺
本项目属于提升性搬迁项目,搬迁后除了调整产品加工品种和能力外,对生产装备和工艺也进行提升改造。改造主要包括:1.增加自动控制设备,将原有的手工线改造成为半自动线和自动线,预定建设自动线1条,半自动线6条;2.采用新工艺,革除脱脂的磷污染和酸洗等环节的氮污染;3.化抛工段的水洗水设置在线处置回用装置,实现磷的0排放。型材生产线和各氧化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如下:
(1).型材生产
型材生产过程主要的污染是预热烟气、噪声和废铝料。流程如下:




图3-3 棒型材的加工流程















(2).氧化车间1的生产工艺流程

























图3-4 氧化线1的生产工艺流程(型材氧化)

(3.)氧化车间2的生产工艺流程
























图3-5 氧化线2的生产工艺流程(铝零件氧化)




(4).氧化车间3的生产工艺流程




















图3-6 氧化线3的生产工艺流程(铝零件氧化)














(5).氧化车间4的生产工艺流程






















图3-6 氧化线4的生产工艺流程(铝零件硬质氧化)








(6.)氧化车间5、6的生产工艺流程




























图3-7 氧化线5、6的生产工艺流程(铝零件染色氧化)
(7).氧化车间7的生产工艺流程






















图3-8 氧化线7的生产工艺流程(铝板连续本色氧化)

2)、公用设施的工作流程和产污分析
项目的主要公用工程包括锅炉、废水处理回用系统、废气处理系统,公用设施的工作流程和产污情况见图3-9、3-10、3-11。








图3-9 锅炉房污染环节分析






图3-10废水处理回用系统的产污环节



图3-11废气处理回用系统的工作流程和产污环节

1.4 污染物产生情况

1.4.1水污染物产生情况
本项目产生废水主要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SS、酸碱度、镍、磷和其它金属离子;生活污水的中主要污染物为COD、SS、氨氮、磷酸盐等。
根据工艺流程和水平衡分析,每股废水水质水量详见表3-14。
表3-14  废水产生源强
废水来源        编号        废水量t/a        污染
因子        产生浓度
(mg/L)        产生量
(t/a)        拟采取的处理措施        排放方式及去向
生产
        脱脂废水W1、W7、W12、W17、W22、W28        15120        pH        4~5        脱脂废水直接进入污水处理池进行隔油和混凝沉淀处理;
电解着色废水经混凝沉淀处理达到车间排放口控制浓度后,再与其它废水进入混凝处理的回用设备,制备中水和纯水;回用处理后,系统的中水回用效率大于57.6%        连续排放进入练塘河
                        COD        120        1.8144               
                        乳化油        25        0.0378               
                        SS        80        1.2096               
        碱蚀废水W2、W8、W13、W18、W23、W29        15120        pH        10-12               
                        SS        100        1.512               
                        COD        50        0.756               
        出光或酸洗后废水W3、W9、W14、W19、W24、W30        15120        pH        2~4               
                        COD        50        0.756               
                        SS        100        1.512               
        氧化废水W4、W10、W15、W20、W25、W31        15120        pH        3~5               
                        COD        150        2.268               
                        SS        100        1.512               
        封孔废水W6、W11、W16、W21、W27、W32        15120        pH        3~5               
                        COD        120        1.8144               
                        SS        80        1.2096               
        染色废水W26、        4320        pH        3~5               
                        COD        120        0.384               
                        SS        80        0.3456               
                        色度        100               
        电解着色废水W5        4200        pH        3~5               
                        COD        150        0.63               
                        SS        80        0.336               
                        总镍        7.21        0.0303               
                        总锡        7        0.0294               
        洗气水        1500        pH        9~11               
        地面清洗水        270        pH        4~6               
                        SS        400        0.108               
        抛光废水        6480        pH        3~5        每天的水量为21.6吨,经3套线上回用处理后回用88.8%,其余的反冲水加热浓缩至原来40后,用于锅炉冲渣抑尘        不排放
                        COD        200        1.296               
                        SS        200        1.296               
                        TP        116        0.75489               
        脱硫水        6060        pH        9~11        三级沉淀后循环使用        
                        SS        9400        57               
生活        --        3000        COD        300        0.9        化粪池处理后接入招商印染        连续排放入招商印染污水站
                        SS        150        0.45               
                        NH3-N        30        0.09               
                        TP        4        0.0012               
回用削减                - 62430        含水处理过程损耗的390吨
合计                39000

根据表3-14统计,项目产生的工业废水合计98430吨/年,末端中水回用数量49500吨/年(回用率57.6%),抛光线上回用5760吨/年(回用率88%),锅炉除尘回用5550吨/年(回用91.6%),企业中水回用数量达到60810吨/年,全厂的中水回用效率达到61.8%。

1.4.2大气污染物产生情况及治理措施
1).酸雾
项目的主要酸雾为硫酸雾,在酸洗、氧化、抛光等环节均产生,经过计算硫酸雾大约是0.6t/a,企业拟先采用槽边吸风方式将酸雾收集,在1500m3/h的风量条件下,收集效率可以达到60~70%(与槽面面积、形状、气体特点、气流上升动能有关),再增加风量对收集的效果会有所提升,但是效果不显著,本次评价取下限60%,则有组织硫酸雾的排放约0.36t/a。槽边废气收集后进入碱喷淋吸收塔处理后经15m高排气筒排放,净化效率为80%。车间其它通风环节的通风能力也为10500m3/h,主要用于重点部位的劳动保护;自然通风根据气象条件不同有一定差异,按车间总过堂面积36平方米计,小风条件风速0.1m/s,通风量为12960 m3/h;约无组织排放的数量约为0.24t/a,据此车间内无组织排放的硫酸雾浓度为1.42mg/m3,低于工场标准2mg/m3,车间空气质量符合工场接触浓度标准。工艺废气的产生情况见表3-15。
2.烟气
烟气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燃油烟气,二是燃煤烟气。项目每年使用柴油50吨(含硫0.2%,灰分0.01%),每年使用无烟煤1200吨(含硫0.8%。灰分25%)烟气产生情况见表3-15。
表3-15 项目的工艺废气和烟气的源强情况
种类        污染源名称        排气速率m3/h        气量
万m3/a        污染物名称        产生情况        治理
措施        排放高度m        产生总量
t        排放
方式
                                        浓度
(mg/m3)        速率
(Kg/h)                                
酸雾        G2~13        1500        720        硫酸雾        50        0.075        稀碱液喷淋        15        0.36        连续
燃油烟气        G1        375        67.5        SO2        282        0.106        收集排放        12        0.19        连续
                                烟尘        7        0.0028                        0.005        
燃煤烟气        G14        3750        1800        SO2        906        3.4        碱液水膜        20        16.32        连续
                                烟尘        3333        12.5                        60        
*车间无组织        G2~13        10500
12960        --        硫酸雾        1.42        0.0333        通风        7        0.24        连续
注:车间无组织通风中,动力通风为10500m3/h,自然通风按不利条件12960 m3/h计
1.4.3噪声产生情况
本项目主要噪声为生产车间综合噪声,声源一般不超过90dB(A),具体情况见表3-16。
表3-16 项目噪声产生情况
类别        名称        所在车间        数量        源强dB        最近厂界距离m        距离衰减降噪效果
生产        传动装置        铁塔车间        7        80        东20        25.8dB
        切割机        铁塔车间        2        90        东20        25.8dB
        铝型材挤压机        铁塔车间        2        85        东20        25.8dB
        冷冻机        铁塔车间        14        75        西15        23.4dB
公用        空压机        专用房        2        90        西南30        29.4dB
        引风机        专用房        8        80        南15        23.4dB
        行车        专用房        2        80        东20        25.8dB
        锅炉        专用房        1        85        西南30        29.4dB
其他        叉车        --        1        75~80        --        --
1.4.4 固废产生情况

拟建项目生产固废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产生的废金属、废液、滤渣等,废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污泥,生活办公环节产生的生活垃圾等。另外仓储包装过程产生包装固废及原料桶(罐)。其中废液的收集采用密闭的防腐储槽收集,有效容积50m3。根据与同类厂家类比调查,固废产生源强见表3-17。
表3-17 固废产生源强
序号        名称        分类        性状        产生量t/a        含水率%        拟采取的治理措施
1        废金属        82        固        50        0        收集出售
2        废酸        Hw34        液        50        88        进废水处理站,以废治废
3        废脱脂液        Hw17        液        100        80        
4        废碱液        Hw17        液        50        200        
5        污泥        Hw17        固        140        70        外卖到建材厂
6        废槽液        Hw17        液        100        80        委外处理
7        含镍滤芯        Hw46        固        1        50        委外处理
8        灰渣、煤灰        71、72        固        600        50        外卖到建材厂
9        废包装废原料桶(罐)        86        固        5        0        收集供应商回收
10        生活垃圾        99        固        15        50        环卫部门收集填埋
合计        1111t/a

1.5 污染物三本账
表3-20 项目污染物“三本帐”汇总
种类        污染物名称        产生量(t/a)        削减量(t/a)        最终排放量(t/a)        原有量(t/a)        增减量(t/a)
水量        --        101430(338.1t/d)
62430(208.1t/d)        39000(130t/d)        45000        -6000
废水        COD        10.6188
6.8388        3.78        4.5        -0.72
        SS        66.4908
65.3208        1.17        3.15        -1.98
        氨氮        0.09        0        0.09        0.675        -0.585
        TP        0.75609
0.75489        0.0012        0.0225        -0.0213
        Ni        0.0303        0.0261        0.0042        0.0075        -0.0033
        Sn        0.0294        0.021        0.0084        0.015        -0.069
有组织废气        硫酸雾        0.36        0.288        0.072        0.06        0.012
无组织废气        硫酸雾        0.24        0        0.24        --        --
燃油烟气        二氧化硫        0.19        0        0.19        0        0
        烟尘        0.005        0        0.005        0        0
燃煤烟气        二氧化硫        16.32        6.528        9.792        14        -4.208
        烟尘        60        57        3        3.5        -0.5
固废        工业固废        655        655        0        0        0
        危险固废        441        441        0        0        0
        生活垃圾        15        15        0        0        0
   注:项目中氨氮和总磷排放是由于生活污水引起的,且转移到污水站工业生产中氮磷排放已经被革除;
       原有项目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直接排放,本项目的生活污水经招商印染污水站处理外排,实际上项目对环境的排放比上述数据更低;

  2 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2.1水污染预测结果:
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纳污河道中水污染物浓度略有增加,COD最大增量浓度为0.2mg/L,占其标准(30mg/L)不到1%,说明在废水达标排放情况下,本项目外排废水对纳污河道的水质基本无影响。
持久性污染物的浓度增量范围为0.00034mg/L,远小于各自的环境质量标准,对纳污河道的水质基本无影响。
2.2大气预测结果
在平均风速、一般气象条件、不同稳定度下,大气污染物对空气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空气环境质量能维持现状。从目前的大气现状上分析,即使出现这种极端情况,空气环境质量能基本达到健康要求,预测表明即使在极端情况出现时的环境影响也是可以接受的。从典型日和年平均浓度的分布分析,本项目投产运营后,对评价范围内的各个关心点的污染贡献值不大。事故排放时对周围的关心点的影响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综上所述,本项目投产后对区域空气环境的影响不十分严重,影响是有限的,在环境可以承受、公众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2.3.噪声预测结果
本次预测,采用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研制开发的噪声环评助手EIAN1.0预测软件预测得出。详见表8-11。
表8-11  噪声预测结果   单位:dB(A)
预测点位        预测值        现状值        叠加值        标准
        昼        夜        昼        夜        昼        夜        昼        夜
1#        47.21        47.21        49.15         40.4        51.30        48.03        65        55
2#        46.6        46.6        47.85        37.95        50.28        47.16               
3#        45.21        45.21        49.60        39.95        50.95        46.34               
4#        48.77        48.77        47.45         39.4        51.17        49.25               
5#        43.86        43.86        46.35         37.75        48.29        44.81               
6#        49.2        49.2        47.40        39.3        51.40        49.62               
7#        45.70        45.70        47.2         39.25        49.52        46.59               
8#        45.35        45.35        49.65        39.4         51.02        46.33               
从预测结果可以看出,厂内固定噪声源均在车间内,且采用减振、消声等减噪措施,产生的噪声在预测点与现状值叠加后,厂界没有出现超标现象。
从预测结果可以看出,项目投产后噪声对厂界的噪声有一定的影响,预测结果显示,工程措施能有效削减声源的贡献,保证了厂界的噪声达标,监测点没有出现超标现象,因此认为项目的噪声对区域声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作为一个产生噪声加大的项目,应该特别注意日常的管理。另外,项目对夜间的噪声影响较白天影响大,应加强生产调度,尽量避免夜间加班(本项目为常日班)。
2.4固废预测结果
项目的固废处置方案见表3-17。预期固废只要及时清理处理,经过资源化、无害化后,不会对周围环境卫生造成影响,也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其中废酸收集后使用密闭防腐储罐收集,不会引起酸雾挥发。
3 环保治理措施
  3.1.1 水污染控制对策措施
  (1)工程措施
项目工业废水量约为98430t/a,生活污水的产生量为3000t/d,各股工业废水的水质状况见表3-14,水平衡分析见图3-14。根据工程分析和业主的建设规划,工业废水分质处理、综合回用。其中,化抛废水实行线上回用处理,脱硫废水循环使用,电解着色废水单独处理实现车间排口镍达标。
化抛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通过混凝沉淀将大部分的金属、磷酸根、硫酸根沉淀去除,再进行碳滤,最后使用微滤处理,由于该工序水洗水的水质要求不高,能回用88%的废水,为有效控制水中的盐分平衡系统外排水占12%,这些水经过浓缩减量后用于锅炉冲渣抑尘,从而革除了总磷对水体的排放。
全厂的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路线见图3-15,采用物理化学方法进行处理,主要通过调整pH、混凝沉淀等工程手段进行。贯彻处理技术路线后,预期尾水能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总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能实现企业中水回用数量达到60810吨/年,全厂的中水回用效率达到61.8%。废水处理后排放浓度情况见表3-18。废水处理设施设置事故池,用于收集处理系统失效时的污水,事故池有效容积大于100m3,紧急时可将回用水池排空收集事故排放的废水,这样可以获得大约1天的维修时间。






































图3-15  项目废水处理技术路线

 3.1.2 大气污染控制对策措施
  1.硫酸雾的治理
工程分析显示,项目的硫酸雾产生量为0.6t/a,主要是氧化线的槽液面产生,采用侧风集气罩收集,捕集率大约60%,即有0.36t/a的硫酸雾能实现有组织化处理,拟采用碱液喷淋塔处理,处理效率80%。处理系统的风量1500m3/h,排放高度15米。处理后的硫酸雾浓度为10mg/m3,符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2.燃油烟气
本项目使用的油料是轻柴油,轻柴油属于清洁能源,烟气可以直接排放,排放烟气中SO2的浓度为282mg/m3,烟尘为7mg/m3。根据排放标准,燃轻柴油的烟气可以经8米高的烟囱排放,考虑到建筑物高度的因素,排放高度确定为12米。
3.燃煤烟气
项目使用1200吨无烟煤,含硫0.8%,灰分25%,热值5500大卡,根据燃烧理论分析,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烟尘均需要经过处理后方可实现达标排放。拟采用碱液水膜脱硫除尘,脱硫效率40%,除尘率95%,处理后的二氧化硫浓度为543.6mg/Nm3,烟尘浓度为166.7mg/Nm3。烟气排放浓度符合排放标准的要求,可以经20米烟囱排放。
4.无组织酸雾
氧化车间内无组织硫酸雾的数量约0.24t/a,车间的动力通风和自然通风的最少低位数值为23460m3/h左右,经计算,车间内的硫酸雾平均浓度为1.42mg/m3。车间的污染物浓度符合工场浓度要求。
5.治理汇总
上述处理系统能够实现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要求。废气的处理工艺和处理效果见表3-19。
表3-19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
种类        污染源名称        排气速率m3/h        气量
万m3/a        污染物名称        排放情况        治理
措施        排放高度m        排放总量
t        排放
方式
                                        浓度
(mg/m3)        速率
(Kg/h)                                
酸雾        G2~13        1500        720        硫酸雾        10        0.025        稀碱液喷淋        15        0.072        连续
燃油烟气        G1        375        67.5        SO2        282        0.106        收集排放        12        0.19        连续
                                烟尘        7        0.0028                        0.005        
燃煤烟气        G14        3750        1800        SO2        543.6        2.04        碱液水膜        20        9.792        连续
                                烟尘        166.7        0.625                        3        
*车间无组织        G2~13        10500
12960        --        硫酸雾        1.42        0.0333        通风        7        0.24        连续



3.1.3 噪声污染控制对策措施
选用低噪动力设备与机械设备。按照工业设备安装的有关规范,应对噪声振动源进行减振、隔振措施。对于能隔离的噪声源,采用隔声房或隔声罩。厂区内部生活办公区与生产区建绿化隔离带,厂界周围植树种草,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实现对噪声的消减。
1.对空压机、锅炉主机和风机等公用高噪设备安装在专用房间内部,房间内部墙壁敷设大量多孔吸声材料,设备底座设置防振垫,房间除通风孔外不设窗户,最大程度隔绝噪声。预计房间和吸声隔声材料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削减噪声30 dB(A)左右。
2.废水处理等设施的水泵在安装时设置隔声罩,且水泵安装采用半埋式,预计可以削减噪声15 dB(A)左右。
3.其余生产设备按照工业设计的要求安装在主车间内部,其中切割机、挤压机等高噪设备安装在中部,同时适当设置隔声罩或或隔声屏,这样一方面可以发挥隔声措施的作用,同时利用厂房本身的隔声效果以及厂房外辅房(空调机房、空压机房等等)阻挡作用可以有效削减这些高噪声源的声压级,削减作用可达30 dB(A)左右。同时厂房内壁在适当位置设置一些多孔吸声材料,天花也设置一些吸声吊顶,对车间进行适当分隔,能有效降低车间内部的综合噪声,使室内噪声符合健康标准。
4.厂房减少开窗率,窗户使用双层玻璃,削减噪声;对于高噪操作,应当在室内设置隔声主控室。
5.厂区大力进行绿化建设,厂区内部应当形成桥灌草混合的卫生防护景观绿化;同时厂界应当建设高围墙,围墙内外种植“枝密型”乔木和灌丛。
6.充分发挥几何距离衰减作用的效果,车间布置上使声源远离厂界,达到衰减效果。
预计采取上述措施后,厂界的噪声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Ⅲ类的要求。
3.5.4固废处置措施
项目的固废处置方案见表3-17。对于废酸的收集采用密闭废酸槽储存,能有效降低盐酸雾的产生;预期固废只要及时清理处理,经过资源化、无害化后,不会对周围环境卫生造成影响,也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4 结论要点
 4.1项目与国家政策法规的相符性
本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 》(发展改革委令2005年第40号,二00五年十二月二日)中 禁止和限制建设的项目,也不属于不属于《苏州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2007年本)》苏府【2007】129号限制和机制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当前的产业政策。
同时查阅对比《关于转发2007年苏州市太湖流域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要点的通知》(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苏府办〔2007〕138号)和《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2007年修订,2008年6月5日实施),本项目属于三级保护区内项目,无工业氮磷排放,且污水进入污水厂,不设排污口,不属于这些文件中禁止建设的项目。也不属于《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苏政发〔2007〕97号中“淘汰落后生产力”条目中的项目。因此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的要求。
4.2厂址与区域规划的相符性
本项目的地块位于尚湖镇工业集中区属于工业用地地块,远离市区。地块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到位,供水排水管网建设完善,实现“五通一平”。项目的选址符合区域的总体规划、环保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
同时查阅对比《关于转发2007年苏州市太湖流域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要点的通知》(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苏府办〔2007〕138号)和《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2007年修订,2008年6月5日实施),本项目属于三级保护区内项目,无工业氮磷排放,且污水进入污水厂,不设排污口,不是这些文件中禁止建设的项目。项目与太湖流域环境保护的相关法规和行政管理要求相容。
4.3达标可行性
本项目废水经厂区处理后53%回用,其余与生活污水一起接入冶塘污水处理厂处理,所采用技术成熟稳定,已经在众多企业实施,效果良好。
本项目较高的噪声设备皆放置室内,采取隔声、减震措施,隔声为最简单有效的噪声处理措施,可对噪声有大幅度的削减,同时,噪声源距离厂界较远,通过室外的几何衰减,可使噪声在厂界达标排放。
    固废通过分类收集,及时清运外售,综合利用或区域统一处理,可以实现零排放,不产生二次污染。
4.5项目与地区环境质量、环境功能的相符性
通过环境影响预测、分析,本项目投产后在正常生产和非正常排放下产生的大气、水、噪声对环境的贡献值都较小,经影响预测叠加,不改变区域的环境功能现状级别而略有改善,符合环境功能要求。
4.6清洁生产水平
项目使用的设备、工艺在国内较为领先,原辅材料及能源利用率高,生产过程控制严格,末端治理有效,污染物能够达标排放,产品及包装在生命周期内不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清洁生产水平评述表明,本项目清洁生产水平较高,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4.7公众参与情况
本公众调查表明,本项目的建设基本得到广大公众的了解和支持,支持、赞成率达100%,反对的没有,公众认识到、常熟市冶塘铝氧化厂新建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尚湖的经济发展,肯定了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4.8环境风险
项目的最大可信事故的风险水平属于可以接受的,重大发生的概率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小于10-5;事故发生后的环境污染危害影响范围较小,影响时间短,不会造成持久性危害。项目运营后造成的环境风险和环境危害可以接受小。
总结论
通过对本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认为,本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投产后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选址在常熟市练塘工业园,符合区域总体规划要求;建设单位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严格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各项环保对策建议和措施;建设单位对预期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全部拟订了切实可行的污染治理措施,能够实现达标排放,对项目所在地区环境质量和生态的影响不显著。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项目具有环境可行性。
晓枫-05 发表于 2009-12-22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学习资料,可惜看不到工艺流程图,遗憾啊
icemanfan 发表于 2010-7-14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工艺流程图看不见,不知能否上传word版本。
flypigprince 发表于 2010-8-4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常熟市冶塘铝氧化厂铝型材加工3000吨、铝氧化加工5000吨搬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公示
 1 建设项目简 ...
single 发表于 2008-3-24 05:29



    哥们儿,不明白下面的内容:
车间其它通风环节的通风能力也为10500m3/h,主要用于重点部位的劳动保护;自然通风根据气象条件不同有一定差异,按车间总过堂面积36平方米计,小风条件风速0.1m/s,通风量为12960 m3/h;

为什么动力通风比自然通风还小,明显错误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点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联系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Archiver|环评爱好者 ( 鄂ICP备0601659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293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关注官方抖音号

GMT+8, 2025-4-30 11:50 , Processed in 0.06417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