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angjianna0919 于 2011-5-24 09:49 编辑
通州新城五所南路(云景东路~玉桥西路南延)道路建设工程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253号令)等文件的有关规定以及相关要求,通州区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委托北京中环瑞德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编制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现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第九条,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过程中,应当在报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或者重新审核前,进行网上第二次公示,向公众公告本项目相关情况,并征求意见。
(一)建设项目名称及概要 建设项目名称:五所南路(云景东路~玉桥西路南延)道路工程项目 建设单位名称:通州区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 建设项目概要:项目西起云景东路,东至玉桥西路南延,道路全长约560.105米,规划为城市次干路,红线宽度为30m,设计时速为40km/h。项目总投资为17158万元,总占地面积16803.15 m2。道路规划横断面布置为一幅路型式,机动车道为二上二下,机非混行,路面宽21m,两侧人行道各宽4.5m。建设内容包括:红线范围内的道路、交通、给水、雨水、污水、再生水、照明、绿化、电力、电信、有线、热力等工程。 本项目预计2011年12月底完成。
(二)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通州区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
建设单位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西海子西路12号 联系人:陈科长 联系电话:81597335
传真:69531786 (三)承担评价工作的环评机构名称及联系方式 评价单位的名称:北京中环瑞德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资质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1056号 联系人:王工 联系方式:010-85864209-8024 (四)排放的主要污染物 ①废气主要为施工期路基施工、道路施工引起的扬尘。运营期汽车尾气及路面扬尘; ②废水来源为施工营地的生活污水、雨水对建筑材料堆的冲刷对水体的污染;营运期路面的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及危险品运输泄漏事故对水体的污染; ③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施工期各种施工机械噪声及营运期产生的交通噪声; ④生态环境影响主要为施工期路基施工使植被遭到破坏,林地被占用,地表裸露,增加水土流失。 (五)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 1、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施工期建筑工地周边必须设置围挡,所有土堆、料堆必须全部覆盖;在地面风速大于四级时禁止施工作业。灰土拌和、桥梁工程等集中作业场地,未铺装的施工便道在无雨日、大风条件下极易起尘,因此在早、中、晚来回洒水,缩短扬尘污染的时段和污染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起尘量。同时对施工便道进行定期养护、清扫,保证其良好的路况。 运营期间,应加强机动车辆的运输管理,控制污染物排放量明显超标的车辆进入道路,减少车辆尾气污染;在靠近道路两侧,尤其是敏感点附近多种植乔、灌木;加大环境管理力度,委托环保部门定期在敏感点进行环境空气监测。 2、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施工期制订拆迁施工计划时,应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除此外,高噪声拆迁施工时间尽量安排在日间,减少夜间施工量。 根据工程特点和沿线声环境敏感目标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噪声控制措施,如强化道路红线内的绿化带建设、对声环境超标的敏感点安装通风隔声门窗等。 3、废水污染控制措施 施工期建筑施工员工生活污水就近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无污水管网地段,排到临时设置的防渗污水池中,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至当地污水处理厂作进一步处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建材、水泥、油料、化学品等,禁止堆放在民用水井等水体附近,用防雨布覆盖,必要时应设围栏,以免有害物质被雨水冲刷进入水环境。施工中的沥青渣、建筑垃圾等不得就地倾倒,应及时清运弃于当地指定地点,或按有关规定处理。机械、设备及运输车辆的维修保养尽量集中于各路段的维修点进行,以方便含油污水的收集。 运营期严禁各种泄漏、散装、超载车辆上路,防止道路散失物造成污染;对道路雨污管线进行定时巡检,保证其正常运行。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为减少建筑废料的产生,必须按计划和施工操作规程,使筑路用料计划到位,尽量减少余料,严格控制环境污染物排弃。严禁将筑路余料随意堆置,应妥善保管,也可结合地方的建设要求,供乡村道路修建或其他建筑之用。弃土弃石尽量回填到道路建筑中,剩余可用于施工营地和临时占地中场地平整。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至当地垃圾填埋场作进一步处置。 营运期强化道路沿线固体废物污染治理的监督工作,每天清扫,清扫的固体废物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外运处理。
(六)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 拟建项目的建设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显著。虽然拟建道路的建设将会对沿线地区的居民生活质量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只要认真落实本报告所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真正落实环保措施与主体工程建设的“三同时”制度,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完全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并能为环境所接受。因此,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角度论证,该建设项目是可行的。
(七)查阅环境影响报告和相关信息的方式 可与本项目的环评单位联系,查阅环境影响报告简本和相关信息。 评价单位:北京中环瑞德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人:王工 联系方式:010-85864209-8024
(八)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主要是项目附近的居民。主要事项包括您对环境质量现状是否满意、是否知道或了解本项目情况、是从何种信息渠道了解本项目的信息、认为本项目实施后对当地环境质量造成的危害(影响)是什么、对本项目持何种态度,以及对该工程实施在环保方面有何建议和要求等。
(九)征询公众意见起止时间 2011年5月24日至2011年6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