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发布环保竣工验收公示|发布环评公示
建设项目环评费用在线计算|收费标准
环评师招聘与应聘| 行业信息|预评审会
2024年环评工程师备考全程指导|报名时间汇总
2024年环评师考试交流|资料下载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培训!
低价环评考试用书教材|环评图书免运费
考前培训|继续教育
发布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发布应急预案公示
查看: 953|回复: 0
收起左侧

[其他] 好贴帮忙转一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6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看了一些报导,非常痛心!!!环评遭遇信任危机,这是迟早的事情。环评本身是个技术活,但大多数人都把他做成了没技术的玩意儿。这个事情既有环评从业人员的原因,也有环保局、环保部自身的原因。
     应该看到中国的环评制度是个怪胎,什么东西都要环评实际就是滥用权力。中国至少90%的项目没有必要环评,只要严格落实治理要求,实现达标排放就可以了,但管理上偏偏都要环评并且需要审批,这就导致大量滥竽充数,只拿钱不起任何作用的环评存在,客观上培养了一批无专业素养、低能的从业人员队伍和低素质环评单位,应该说这类环评单位以及从业人员的主体恰恰是与环保部门没隶属关系的企业单位。但另外一方面却是大量滥竽充数的环评恶化了风气,导致一些影响极为复杂、很有必要认真做的环评被简化了,不出事情才难怪。曾经听人说过,目前环评行业是搞技术的不赚钱,赚到钱的都是不懂技术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专家队伍多数是管理出身,自己并不懂却可以发号施令也是问题所在。
      另外应该看到,只要GDP为纲的发展观不变,环评只不过是工具,技术必须为管理服务,环保部门只能两面不讨好。而制度设计上环保部门又过于依赖环评,任何事情都往环评上靠,所以难免出现两张皮现象,出现信任危机不足为怪。在一定程度上,目前环保部门做事情有些掩耳盗铃的味道,以为只要环评中提高要求、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就解决问题了,实际上光减少数字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环境影响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目前的污染物减排政策不也是如此吗?
      个人认为,目前国家对环评制度开出的药方是治标不治本的,环评单位和环保部门脱钩并不能够提高环评质量,反而腾出市场给低劣单位,一定时期肯定把事情搞得更糟,很多专家的话也不一定对。我的观点是环评审批应该大大简化,90%环评应该取消,这样低劣的环评单位和低素质的从业人员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同时严格执行排放标准,达不到要求的都要停产整治乃至关停,这样环保工作就会有实效。真正有大影响的项目应该改为备案制,但建成后出现问题要不断的从严标准,达不到就停产整治乃至关停,这样反过来建设单位的压力会很大,会事先高度负责的做环评。目前环保整治都是一边排污一边小打小闹整治,企业并不当回事,建成了就停不了,尤其是大项目,这是环评和环保工作表面上热闹,实际上没人真正放在心上的根源。
      近年来血铅事件的根源实际上在环保部,虽然环保部把问题都推在地方监管上。虽然地方监管确实有问题,但环保部就没责任?至少没眼光!君不见过去铅酸蓄电池都是做环评表就可以的,换句话说都是轻污染项目,你能要求环评单位做的质量很高?地方环保部门监管能到位?上世纪80年代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仍然科学吗?从目前情况来看,确实大多数蓄电池企业可能都是超标的,但铅排放标准极严,即使超标10倍可能也不至于造成那么大的外环境影响。到底什么原因造成如此普遍的血铅现象?不知道环保部有没有搞清楚?我不能说!也没有资格说。
      目前基层环保部门的压力其实是很大的,而且两面不讨好,但上层未必。发达地区的基层环保部门实际上已经具备对环评制度进行根本性改革的呼声和动力,但上层准备好了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点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联系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Archiver|环评爱好者 ( 鄂ICP备0601659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293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GMT+8, 2024-6-3 15:00 , Processed in 0.08026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