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城北区北安置区(一期)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建设项目概述 广州开发区政府拟投资约20520万元人民币在九龙大道以东、凤凰五路以南、新南路以北建设北安置区(一期)工程。项目总用地面积40037㎡,总建筑面积128495㎡,计算容积率建筑总面积88082㎡,容积率2.2,建筑密度17.7%。 项目由10栋18层住宅、4栋12层住宅单元及1栋3层社区服务中心(内含肉菜市场、社区医疗诊所、商铺、垃圾收集房等)组成,设2层地下车库。 2、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项目建成投产后产生的外排污染物主要包括:住宅及配套公建内人群生活污水,托儿所厨房含油污水;托儿所厨房油烟、备用发电机尾气、机动车尾气;备用柴油发电机、风机、水泵、变压器等机电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及停车场内机动车噪声;办公生活垃圾、废油脂和卫生站医疗垃圾、废机油等。 水环境影响预测表明:项目各项污水经预处理后均能稳定达标。由于本项目污染排放负荷相对较低,外排废水不会对周围水体的水环境质量造成明显不良影响。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表明:备用发电机尾气可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二级标准(第二时段),经内置烟管送至建筑物天面高空排放,预计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声环境影响评价表明:本项目建设后,若主要噪声源不采取噪声治理措施,这些声源排放噪声将使各边界声级值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因此本项目建设后,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在采取有效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后,本项目主要噪声源排放噪声对项目拟建址所在地的声环境质量影响轻微。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表明:项目危险废物、严控废物、一般工业废物交由有资质的专业处理部门处理、办公生活垃圾交由市容环境卫生部门收集处理后,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3、预防或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建设期 ①合理安排好分期施工,做好时间上、空间上的衔接,减少影响范围与时间。必须将各施工期的时间、施工范围安排协调好,防止施工与社会正常生活运转发生冲突,对影响交通的路段设绕行道路。 ②文明施工,利用合适的材料,将工地与外界隔绝起来,减轻对周围的影响。对施工工地的边界,应该用挡网、围幕将工地与外界隔绝开来,既可减轻对外界的污染,又可防止坠物伤人事故的发生,同时也可以避免外界对工地的影响,利于管理。施工期间,建筑主体外应用坚固的材料和棚架密封,以防止扬尘、噪声影响环境。 ③严格遵守施工管理有关规定,在居民休息时间(尤其是在午休、夜间睡眠时间)不得进行产生大噪声施工。 ④基础桩孔开挖的基岩爆破时,要用有隔声作用的软性材料覆盖桩孔口,以减少爆破噪声(同时也可避免爆破扬起的尘土),同时要做好预先警报。 ⑤对施工产生的余泥、废弃材料等,应尽可能利用或就地回填,或及时找到其他需回填的工地,互通有无,一方面可解决某些工地的填土,另一方面可解决本工地的余泥堆放出路。对一时不能迅速找到回填工地的余泥,要申报有关管理部门,及时运走,堆放到合适的地方。 ⑥注意清洁运输,防止建筑工地余泥、材料运输过程中的撒漏、装卸过程中的扬尘与噪声。 由于项目施工工期较长,余泥、材料运输量大,应注意做到清洁运输。运输车辆应注意保养,对开出工地的运输车辆应将外表清洗干净,车厢要覆盖,避免发生物料撒漏而污染环境。装卸物料要文明操作,减少噪声与扬尘。 ⑦搞好工地污水的导流排放,充分循环利用,未能利用的要排放到下水道中,防止自由泛滥。 对施工污水要注意搞好导流、排放,清洗材料、设备的水经沉淀后可循环利用,一方面可减少对清水的用量,另一方面可减少外排污水。对需外排的污水应进行隔渣沉淀,去掉其中的漂浮物,减少泥沙含量,选好排放去向,防止无组织自由泛滥。 (2)营运期 (1)外排污水 项目所产生的污水包括:办公生活污水,含油污水、医疗废水。各项废水经预处理达到相关标准。由于本项目污染排放量相对较低,外排废水不会对周围水体的水环境质量造成明显不良影响。 (2)备用发电机尾气 备用发电机尾气可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二级标准(第二时段),经内置烟管送至建筑物天面高空排放,预计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3)生产性噪声 声环境质量影响评价表明,本项目建设后,若不采取有效的噪声治理措施,则在主要声源同时排放噪声时将对项目拟建址所在地的声环境质量产生明显不良影响,因此本项目建设后,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在采取有效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后,本项目主要噪声源排放噪声对项目拟建址所在地的声环境质量影响轻微。 (4)废物处理 本项目危险废物及严控废物必须交由有资质的专业废物处理单位进行安全处置。危险废物及严控废物转移运输途中应采取相应的污染防范及事故应急措施。 4、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 本报告对建设项目拟建址及其周围地区进行了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对项目的排污负荷进行了估算,利用模式模拟预测了该项目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及对策。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符合广州市城市建设战略规划及所在工业区的发展规划。 项目拟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降低噪声源对声环境的影响,做到废水、废气、噪声达标排放,对固体废物进行妥善处理,并加强项目的环境风险防范及应对。经预测,项目投入使用后,不会对周围环境将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言,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其选址是合适的。 建设单位必须认真执行“三同时”的管理制度,切实落实本环境影响报告中的各项环保措施,环境保护措施经环境保护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项目方可投入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