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泃河110kV站增容工程
建设单位:北京市电力公司
建设地点:北京市平谷区兴谷工业开发区
建设内容与规模:
拟建泃河110kV站增容工程总投资为1337.5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4万元,约占工程总投资的0.3%,环保投资主要用于变电站内的主变等设备的隔声降噪、强化所区内绿化、以及施工和运行期间的环境管理工作等。
本所占地近似矩形,总占地面积约为4306.5m2,总建筑面积约为1422.36m2;主厂房地下一层、地上二层。本站土建部分已经在一期工程中全部建设完成,现变电站内安装1#和2#主变,单台主变容量为31.5MVA。本期工程内容仅为将站内两台主变(1#和2#主变)增容至单台容量50MVA,同时实施配套10kV电气设备的安装,不增加110kV进线规模。
本站现状110kV进线2回,引自平谷~金海湖线路T接2回; 10kV出线12回。
本期工程预计投产年限:2011年12月。
2.建设必要性
泃河110kV变电站为地区负荷变电站,位于平谷区兴谷工业开发区。现站内运行2台单台容量为31.5MVA主变,110kV侧为扩大桥接线,110kV架空进线2回。受到地区发展建设的影响,泃河110kV变电站近期负荷发展较快,2010年度夏期高峰负荷期间,站内1#和2#主变负载率分别达到84.7%和49.3%,站内主变已经不能满足“N-1”方式下安全运行要求,同时该站10kV出线间隔10回,均已经全部运行,该地区负荷主要以兴谷开发区及城区东北部为主,2010年负荷为42MW。考虑近期兴谷开发区负荷增长速度较快,预计2012年泃河110k变电站所带负荷将达到60MW以上,现有主变容量已经不能满足地区负荷要求,且由于10kV出线间隔已全部运行,目前仍存在部分用户报装容量无法接入。
综上所述,实施泃河110kV变电站增容工程,将站内1#和2#主变增容至单台容量为50MVA,缓解现状主变运行压力,满足地区负荷发展需求是十分必要的。
3.环境保护目标
现状泃河110kV变电站位于平谷区平谷大街南侧,兴旺环岛东侧,现状变电站站址东侧紧邻的为一处建筑公司,南侧现状为空地,西侧33m处为有人看护厂房,厂房西侧为吉盛客食品公司,北侧为平谷大街,平谷大街北侧为旺旺集团公司。
经现场踏勘确定本工程环境保护目标如表1所示。
表1 环境保护目标基本情况及保护级别
序号 环境敏感点 与变电站方位关系 与变电站厂界
最近距离 建筑功能 建筑形式
1 站址东侧建筑公司 东侧 临建 厂房 平房
2 站址西侧有人看护厂房 西侧 33m 厂房 平房
保护级别:
电磁环境:执行《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HJ/T24-1998)规定的以4kV/m为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以0.1mT为对公众全天辐射时的工频磁感应强度评价标准。
声环境:环境保护目标处执行《声环境质量》(GB3096-2008)中3类标准,即昼间65dB(A),夜间55dB(A)。
4.环境质量现状
4.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本工程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为二类,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及其修改通知中规定的二级标准。
根据北京市2009年《环境状况公报》,平谷区2009年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比例占全年的比例超过80%,空气中SO2、NO2和可吸入颗粒物等主要污染物的年均浓度分别为0.029mg/m3、0.027mg/m3和0.111mg/m3;
另据北京市2011年5月空气质量月报,截至5月31日,本月北京市空气质量总体优良,全月空气质量达标天共27天,占监测天数的87.1%,比去年同期增加6天。1日、12日受外来沙尘影响,18日、28日受高空回暖影响,导致4天空气质量超标。特别是1日,受严重外来沙尘天气和局地扬尘影响,空气污染指数达500,为五级重度污染。
截止5月31日,今年我市空气质量二级及好于二级的天数累计达118天,占78.1%,比去年同期增加4天,距年底274天(75%)的目标还差156天。
4.2声环境质量现状
在站址区域各个监测点处测得的昼间噪声现状值为52.9~53.8dB(A),夜间噪声现状值为42.2~43.5dB(A),各监测点处昼、夜噪声现状值均达到所在区域噪声功能区划标准要求,变电站所在区域声环境昼间主要受周边交通噪声影响。
4.3电磁环境现状
通过对项目所在区域各环境保护目标处进行现状监测,监测因子为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和无线电干扰场强,现状泃河110kV变电站址处在距离地表0m高度处工频电场强度综合值在0.0018~0.0092kV/m之间,在距离地表1.5m高度处的监测值在0.0025~0.0126kV/m之间,各电磁环境现状监测点处工频电场强度监测值满足《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中推荐执行的居民区工频电场4kV/m的评价标准限值的要求。
在距离地表0m高度处工频磁感应强度综合值在0.00006~0.00009mT之间,在距离地表1.5m高度处的监测值在0.00008~0.00012之间,各电磁环境现状监测点处工频磁感应强度监测值满足《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中推荐执行的对公众全天辐射时的工频磁感应强度0.1mT的评价标准限值的要求。
在各电磁环境现状监测点处,在0.5MHz频率监测的无线电干扰场强的现状监测值为42.8~43.1dB(μV/m)。
可见现状泃河110kV变电站所在区域电磁环境现状较好,仍具有一定的电磁环境容量。
5.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本期工程施工期环境影响是短期的,由于本变电站土建施工及主变基础浇注等部分均在一期建设时完成,所以本工程施工时的主要环境问题来源于各种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设备安装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运输车辆产生的二次扬尘及少量的建筑垃圾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干扰和影响。
5.1施工噪声防治措施
本期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噪声的主要来源为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及设备安装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因本期工程中运输车辆主要运输拟安装的电气设备,除新增主变压器外,其他新增电气设备的安装均在变电站主厂房内进行,加强运输车辆管理,减少汽车鸣笛,可以使本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声环境影响降至最低。
5.2施工扬尘防治措施
本变电所内场地内地表均硬化,所以运输车辆进入站区产生的扬尘量较小,主要运输易产生扬尘物料时,注意对运输车辆上物料的覆盖,对施工场地地表应注意定期对地表进行喷洒,减少扬尘影响。
5.3施工垃圾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施工期间基本不涉及大量土方开挖,仅为变电站内新增电气设备的安装,电气设备安装期间会产生少的固体废弃物,如水泥、砖瓦、石灰、沙石等,虽然这些废物不含有毒有害成分,但粉状废料可随降雨产生地面径流进入水体,使水中的悬浮物增加,导致水体产生暂时性的污染。因此,对施工期建筑垃圾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及时清理建筑垃圾,严禁随意丢弃和堆放。
6.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6.1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废水为变电站值守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排放量为0.08m3/d,29.2m3/a,主要污染因子为CODCr、BOD5和SS,经化粪池处理后排放浓度分别为:CODCr 400mg/L、BOD5 200mg/L、SS 300mg/L,满足北京市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307-2005)中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即CODCr 500mg/L、BOD5 300mg/L、SS 400mg/L。
本项目生活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排入洳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不会对水环境产生影响。
6.2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建成后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变电站每日有值班人员2人,产生量按每人每天0.5kg计,生活垃圾年产生量约为0.365t/a。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负责收集和处理。
变电站事故时产生的固废为变压器事故废油,最大排油量约30t/a。变电站内设有事故集中油池,事故产生的废油由厂家回收或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6.3声环境影响分析
本工程将采取隔声减振等降噪方法,能够有效控制设备噪声向外环境的传播,具体措施为:主变压器、通风设备等主要噪声设备将选用低噪音设备,在订货时向设备制造厂家提出严格的降噪要求;主变居中布置,采取主变减振基础,并充分利用与厂界距离衰减噪声。在变电站地上部分制定绿化降噪措施。综上可见,本工程经过加强噪声防治措施,不会对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产生影响。
6.4电磁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对现运行的六郎庄110kV变电站的类比监测结果,类比六郎庄110kV变电站进线侧厂界外0~40m范围的工频电场强度值在0.000297~0.001286kV/m之间,满足4kV/m评价标准限值得要求,呈衰减趋势。最大工频电场强度出现在变电站北侧厂界5m处为0.001286kV/m,为4kV/m评价标准限值的0.0322%,远低于标准限值。
根据对现运行的六郎庄110kV变电站的类比监测结果,类比六郎庄110kV变电站进线侧厂界外0~40m范围的工频磁感应强度值在0.000027~0.00076mT之间,满足0.1mT评价标准限值得要求,呈衰减趋势。最大工频磁感应强度出现在变电站北侧厂界外0m处为0.00076mT,为0.1mT评价标准限值的0.76%,远低于标准限值。
根据对现运行的六郎庄110kV变电站的类比监测结果,类比六郎庄110kV变电站进线侧厂界外0~32m范围内的无线电干扰场强值在43.7~44.5dB (μV/m)之间,呈衰减趋势,其中20m处的无线电干扰场强值为44.1dB(μV/m),满足评价标准限值46dB(μV/m)的要求。
根据类比监测结果可以预测,拟建泃河110kV站增容工程建成后,在变电站厂界外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满足4kV/m标准限值要求,在变电站厂界外产生的工频磁感应强度满足0.1mT标准限值要求,在变电站厂界外20m处、0.5MHz频率产生的无线电干扰场强满足46dB(μV/m)标准限值要求。
7.评价结论
本工程在贯彻环评报告中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后,污染物能够达到相应标准排放,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泃河110kV站增容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