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ings1024 于 2011-7-2 11:16 编辑
彭州城市投资有限公司 东湖花园新居一、二期区间道路项目第二次环评公示 信息发布时间:2011年6月20日~2011年7月1日 一、工程基本情况 东湖花园新居工程属于石化基地征地拆迁安置小区,为石化基地的建设服务。成都市规划的石化基地位于成都西北部的彭州市内的隆丰镇和丹景山镇(原名九陇镇),距离彭州市区5 km,距离成都市区39 km。按照规划,四川石化项目用地约11600亩,其中80万吨乙烯和1000万吨炼油项目用地约6220亩,成都市石化基地公司用地约3926亩,其余为配套的道路、新居工程等用地。由于石化基地的建设,将征用部分隆丰镇和丹景山镇土地,这就涉及到被占群众的搬迁安置问题。 新建石化基地项目征地拆迁涉及隆丰、丹景山两镇18个村(社区)、46个社,目前已征地8183亩,拆迁农户1993户(7338人)。其中乙烯项目用地2812亩,涉及农户515户(1871人);炼油项目用地2971亩,涉及农户760户(2854人);成都石化基地公司用地2400亩,涉及农户718 户(2554人);其他配套设施用地288亩。80万吨乙烯项目用地已于2006年拆迁完毕;1000万吨炼油项目用地目前正在拆迁中。目前,整个拆迁工作非常顺利。彭州市和隆丰镇、丹景山镇两级政府实施阳光和谐拆迁,把每一次拆迁都作为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实践过程,要求每个拆迁工作人员都要当成是在拆迁自己的家进行换位思考,都当成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工程。东湖花园新居工程共分为三期分期建设,截止目前均已竣工投入使用。为了完善区域交通条件,方便东湖花园住户出行,彭州城市投资有限公司设计建设小区区间道路,本项目属于新居工程一、二期配套道路建设,道路占地68亩,总长2392.75m,包括道路、配套污水管网及照明工程。 本项目为东湖花园新居一、二期区间道路项目,项目道路走向为1、2号线东西走向,3号线南北方向,路线穿越区域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域。 本项目包括道路、配套污水管网、照明工程,其中: 1、道路工程 1号线主要经过区域为寂光村11组、周家院子,全长1132.75m,宽22m(行车道宽14m,人行道8m)。 2号线为1、3号道路连接线,全长360m,宽15m(行车道宽9m,人行道6m)。 3号线主要经过区域为寂光村8组、张家院子、赵家院子,全长900m,宽30m(行车道宽22m,人行道8m)。 2、配套污水管网 ①雨水以就近排放为原则,充分利用现状河流沟渠,经整治后作为片区雨水排放的主要通道。整治长度约2500m。 ②污水管网全线沿道路右线距离道路边界1m处敷设,总长度约2400m。 3、照明工程 包括配电箱安装、电力电缆敷设、道路照明灯等。 全线按城市III级次干路进行修建,道路路面宽度22m、15m、30m,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行车速度为30km/h,设计使用年限15年。全线路基挖方共计4.18×104m3,填方4.1×104m3,弃土800m3(用作工程绿化用土)。项目征用土地68亩,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 4、路线交叉 本工程共有3个交叉口,均采用简单平面Y交叉形式。 5、交通工程 沿线均设置各种交通标志、标线、防护栏等交通设施,全线不设置收费站。 本段路线无河流跨越工程; 不涉及桥涵工程。 项目已于2010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本次评价为补评。 本项目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E4721),项目建设市政道路并铺设污水管网,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9号令),属于鼓励类第二十二条“城市基础设施”之第3条“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及第9条“城市供排水管网工程”。同时本项目建设不属于国土资源部“关于发布实施《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96号)规定的项目。 综上所述,工程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已由彭州市发展和改革局对本项目进行了立项批复:《关于东湖花园新居一、二期道路项目立项的批复》(彭发改审批[2010]4573号,见附件);彭州市国土资源局出具了《关于新居一、二期道路建设项目用地的预审意见》(彭国土资预[2010]3号),确定项目符合正在修编的彭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项目道路建设方案通过了彭州市规划局审批,确定该项目方案设计符合规划要求,出具了选址红线图。 项目符合彭州市的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选址合理。 二、环境影响信息公示 根据国家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要求,成都广智达交通投资有限公司委托成都市生态环境研究所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将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及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公示如下: 1、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 施工噪声、扬尘会对声环境、环境空气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干扰附近居民的正常工作、生活。就本工程特点而言,由于是新建公路,施工噪声干扰最为严重的时期为路基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为推土机、载重汽车和压路机等。本工程使用大型机械及高噪声设备的施工工点、需要的作业时间均较少,施工期噪声的环境影响范围和程度均有限。 施工扬尘和粉尘的主要来源是挖方填方作业、施工车辆运行中的临时起尘及未铺装路面起尘、筑路机械不断运行起尘等。可采用洒水及车辆加盖篷布等措施来降低扬尘污染。 另外,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开挖、取土、弃土等活动将破坏原地貌,增加水土流失。总的来说,施工期仅征地拆迁等工程活动对环境造成永久性影响,其余均为暂时性影响。只要施工方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文明施工,采取适当的防尘、降噪措施,可以将影响减少到最小。 2、营运期主要环境影响 本项目在营运期近期各敏感点的昼间噪声值均无超标,营运后中远期由于交通量的增加,距离公路较近的东湖花园小区住宅夜间噪声有不同程度的超标,采取安装中空玻璃等措施后各超标敏感点均能达标。另外,有毒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品的运输可能造成风险事故,项目全路段禁止危险品运输。 3、项目的有利影响 项目建设给本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显而易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随着工程施工期和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将使短期内受破坏的生态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和改善。 4.项目存在的环境问题及整改措施 施工期: 项目已于2010年10月建成使用。根据现场勘察,项目建成后,大气及噪声影响随之消失,建渣等已及时清运得到综合利用,建设单位做好了生态恢复及破路恢复工作。 项目施工期间做好了环保措施,无噪声、扬尘等相关环境投诉、环境纠纷。根据环评对项目沿线居民回访,当地居民对项目施工期间所做的环保措施及效果基本满意。 项目施工期无遗留环境问题,不存在需进行整改的环境问题。 营运期: 项目应制订有毒有害物质外泄的应急处理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案,并有相应的部门具体负责,一旦发生有毒有害物质外泄,应及时处理、清除,避免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地面水体而造成污染事件。 项目污水管网由于埋于地下,营运期对环境无明显影响。建设单位应加强沿线管道和检查井的检查,制定《污水管网破损泄漏事故应急预案》以做好区域污水处理系统突发事故应急工作,指导应急抢险,及时、有序、高效、妥善处置事故、排除隐患,并在必要时实施紧急支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发展。 三、意见收集与投诉监督 对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如果在本公告发布后一周内有意见和建议,请问询编制单位、建设业主、青白江区环保局,便于及时修改、完善。在建设中或建成后,如果有意见和建议,也可向我们提出。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名称:成都市生态环境研究所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28-87057760 联 系 人:朱莉娜 传 真:028-85509119 电子信箱:zlnwings@126.com 监督机构:彭州市环境保护局 联系方式详见官网网址:http://huanbao.scpz.cn/ 成都市生态环境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