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欣国环环境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承担的“北京通州运河核心区市政配套工程-北环环遂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已进入尾期,环境影响评价、污染防治措施分析以及评价结论基本完成。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的有关规定,现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有关内容进行公示,欢迎各界人事参与到本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 由于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内容较多,以下仅对报告书主要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一、建设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北京通州运河核心区市政配套工程-北环环隧工程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单位:北京新城基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北京市通州区运河核心区北区内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本项目北环环隧位于核心区北区,主体结构布置在北关北街、北关南街、北关大道、新华东路、北关中路、永顺东一街、永顺东街、永顺南街的地下,隧道工程设置4对进出口(4处进口、4处出口),主体全长为2.2km。主隧道按单向1车道布置,两侧布置多功能车道。 主隧道净宽14.15m,其中行车道宽度10.75m,两侧设备空间各1.7m;主体结构从上至下依次分别设置行车道层、综合管廊设备夹层、综合管廊,行车道结构净高(含设备层1.2m、车行净空2.8m)4m,综合管廊设备夹层结构净高2.2m,综合管廊结构净高2.8m。 本项目包含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桥隧工程、排水工程、综合管沟、消防工程、通风工程、供配电与照明工程、监控工程、人员逃生系统、交通诱导及信息系统及其他附属管线(给水、再生水、电力、电信、热力、有线电视、真空垃圾等)。 本工程估算项目总投资为187189.13万元,资金来源为全部申请北京市发改委资金支持。 工程计划建设期为12个月,2011年4月开工,2012年4月竣工。道路及附属设施按规划全部一次建成。
二、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监测数据得出,本项目评价区内SO2、NO2和TSP质量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的要求, 通州三中(待拆迁)PM10监测点的日均浓度存在超标现象,超标率为14.29%,最大浓度占标率为102.00%。项目所在区域现状监测点大部分土地已平整,地表裸露,土地干燥,刮风卷起扬尘是造成监测因子PM10超标的主要原因; 评价区域内所有监测点位的监测值均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本项目所在地的声环境质量较好; 本次监测地表水通惠河中各监测因子除BOD、总磷外,其余均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标准要求,监测因子BOD和总磷的监测值均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标准要求,超标原因主要为通惠河河水水质富营养化严重。 西海子公园水井中的地下水各项监测指标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要求,本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较好。 三、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 1、本项目施工期将产生扬尘、废水、噪声、固废和水土保持污染: 道路建设过程中产生扬尘的施工活动主要包括挖填土方、砂石料开采及建筑材料的运输;施工期废水排放主要包括建筑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两部分。隧道施工过程中对下水会产生一定影响;施工期内的噪声主要为施工设备作业时产生的机械噪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来自路基铺设时产生的建筑垃圾,主要包括弃土、少量沥青渣等,另一部分来自施工区的垃圾,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废弃的建材及包装材料等;在不采取任何水土保持措施的前提下,拟建道路建设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新增土壤流失量。 2、本项目运营期将产生废气、废水和噪声等污染: 本项目营运期环境空气污染源主要是各种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的主要污染物是NO2、CO等。 在本工程建成投入运营后,隧道内主要的排水为道路冲洗水和隧道口雨水。 本项目穿越通州区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二级保护区。隧道的建成对地下水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项目建成后噪声污染源主要隧道内的车辆行驶噪声和通风系统噪声及排水泵噪声。 运营初期主要是沿线绿化尚未完全完成,水土流失依然存在以及对沿线景观的影响。 工程运营后,能够改善区域交通现状,全天的特定时段地面空间只提供给人行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系统,确保核心区内各地块地下车库能够便捷地与周边干道系统相衔接。 四、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 1、本项目施工期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建筑工地周边必须设置围挡;所有土堆、料堆必须全部覆盖;要采取袋装、密闭、洒水或喷洒覆盖剂等防尘措施;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应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除此之外,使用高噪声设备的施工阶段应尽量安排在白天。 施工单位严禁任何废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附近通惠河,应做好建筑材料和建筑废料的管理,避免污染通惠河,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检修,以防止设备漏油现象的发生;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应在专业厂家进行,防止施工现场地表油类污染。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推荐采用排桩+桩间旋喷桩的帷幕隔水方法,并结合基坑内井点降水。施工降水方案应通过专家评审。 评价建议工程降水排水优先考虑回灌和供北运河、通惠河等景观水体。 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守《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垃圾渣土管理的规定》,施工期固废及时清运,避免对环境造成影响。 2、本项目运营期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根据工程设计方案,北环环隧隧道全线共设11座排水泵站,其中雨水泵站8座,废水泵站3座。隧道进、出口处设横向截水沟及雨水泵房,绝大部分雨水被横向截水沟截留后经排水边沟引入雨水泵房抽升排除。 隧道低点附近设废水泵房,消防废水、冲洗废水、结构渗漏水及车辆轮胎携带的少量雨(雪)水和少部分未能被进、出口处横向截水沟截留而进入隧道内部的雨水经设于道路一侧的碟形排水沟引入废水泵房抽升排除。雨水及废水泵站抽升出水均就近进入地面道路下市政雨水管道系统。 本项目各路段均不设置服务区和车站。因此,该项目在营运期不存在服务区和车站的大气环境影响问题。本项目营运过程中,各种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的主要污染物是NO2、TSP等。由预测结果可以看出,2012年、2025年和2031年隧道内污染物的浓度值均可达到评价标准的限值要求。上下班时段发生交通堵塞时,隧道内CO、NO2浓度显著增加,近期、中期仍能满足PIARC推荐的发生交通阻塞时的浓度限值要求,2031年CO浓度能满足限值要求,NO2浓度略有超标。 在日均车流量、昼间车流量和上下班(峰值)车流量时段车流量的情况下,地面风亭口处的汽车尾气排放浓度均能满足相应的排放标准限值要求,因此,对风亭出口处周围的环境空气影响较小。 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由隧道口喷射出来后,污染物浓度扩散衰减变化较快,在交通高峰时段,仅会对距隧道口100m范围内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本项目位于地下7-11m处,隧道内噪声经隔声后,传到地表的噪声很小,可以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2类区域标准的要求,即不大于60 dB(A)的要求,隧道内噪声主要对司机和维修人员有一定影响,对地面声环境影响不大。 根据工程设计方案,北环环隧隧道全线共设11座排水泵站。分布在地下11个集水坑中,为减少水泵噪声影响,建议本项目选用低噪声水泵,在水泵吸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设置可曲挠橡胶接头,水泵采用减振基础,采取以上措施后,水泵运行时噪声值约为70-80dB(A),运行时会对隧道内的环境产生一些影响,但经隧道隔声后,对地上环境影响很小。 为减小风机噪声的影响,本项目选用高效低噪声的优质射流风机和轴流风机,射流风机进出口各加装长度为2D的消声器,大幅降低噪声。轴流风机进出风口均设置大型消声器,地面风亭出口采用消声百叶,减少轴流风机对内对外噪声影响。 项目的建成,为区内提供了便利的进出交通条件,在核心区北区的特定区域、全天的特定时段地面空间只提供给人行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系统,确保核心区内各地块地下车库能够便捷地与周边干道系统相衔接。 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项目在施工期将会对沿线居民生活质量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只要认真落实本报告所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落实环保措施与主体工程建设的“三同时”制度,可使影响降至最小程度,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完全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并能为环境所接受并且使沿线居民生活环境得到保护。 本报告书中提到的环保措施包括:实施道路防护工程、排水工程、绿化及种植林带工程;临时占地生态修复工程、合理规划道路两侧土地功能等。 本项目路线布设不占耕地,工程建设不存在重大环境制约因素,从环境角度评价,在落实环保措施的前提下,“北京通州运河核心区市政配套工程-北环环遂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 六、联系方式 若需要了解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详细内容,您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查阅《北京通州运河核心区市政配套工程-北环环遂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查阅地点:北京西城区车公庄大街9号院五栋大楼B2-12层 查阅期限:公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2011年7月22日~8月4日) 征求意见范围:受建设项目影响和关注工程建设的公众 主要事项:对工程建设的意见;对工程拟采取的环保治理措施的意见;对与项目建设和环境保护有关的意见。 征求意见形式:你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以及书信的形式与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联系,具体联系方式如下: 建设单位:北京新奥通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3661312079
电子信箱:xcjyghb@126.com 环评单位:北京欣国环环境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88395770、88395760
电子信箱:xgh@xgh.cn 通讯地址:北京西城区车公庄大街9号院五栋大楼B2-12层
意见反馈时间:自公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公示期间若建设单位或评价单位未接到公众相关意见,则视为公众对本项目建设无反对意见,同意本项目建设。 北京新奥通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欣国环环境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2011年7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