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ianyuhe 于 2011-11-6 01:34 编辑
G319彭水县下塘互通至县城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二次公示 尊敬的先生、女士们: 你们好! “G319彭水县下塘互通至县城改建工程”正在开展项目的前期工作,我公司接受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报告书现已完成了初稿,广大群众以及有关单位可到重庆市彭水县福冠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办公室查看《G319彭水县下塘互通至郁江大桥段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对本项目改建后的环境问题和污染防治措施进一步提出意见和建议,敬请按照公示时间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给予答复和采纳。 一、项目介绍
随着彭武高公路的建成通车,城市车流将明显增大,原有G319已不能满足县城出入高速公路快速通道要求,为深入贯彻建设“五个重庆”精神,打造畅通彭水、森林彭水、宜居彭水、文化彭水、和谐彭水,按县委县政府要求,需打通彭水县出入彭武高速公路的快速通道,建成一条集城交通、休闲、娱乐、观光于一体的城市景观走廊带。因此彭水县福冠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将对G319彭水县下塘互通至县城道路进行改造。 二、工程概况 路线起于彭武高速公路下塘互通收费站,沿G319改建,下穿渝怀铁路桥,大湾、大院子、观音岩,将长里隧道扩建成四车道,新建北斗村大桥,明挖青林至香里隧道间中短隧道,扩宽香里和方石隧道(其中香里隧道为顺层),经新滩、外河坝,为提升城市形象明挖观音岩隧道,新建九曲河大桥,止于九曲河大桥桥头,路线全长9.507公里。全路段采用设计速度为60km/h,行车道为双向四车道,荷载等级:公路-Ⅱ级标准。
三、项目改建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工程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建设工程对土地的占用,工程的开挖对水体、植被等生态环境的影响,施工粉尘、扬尘、沥青摊铺对空气环境的影响以及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由车辆行驶噪声、施工期机械噪声、汽车尾气、施工场地对沿线环境的影响。 工程营运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汽车尾气;对附近水域产生的污染途径主要为路面径流,在汽车保养状况不良、发生故障、出现事故等,可能泄漏汽油和机油,在遇降雨后,雨水流入河流,造成石油类和CODCr的污染影响;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道路上行驶的汽车产生噪声。 四、项目建设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拟建道路属非污染生态建设类项目,其施工阶段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较为严重的阶段,做好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工作,是做好整个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所在。 生态环境:①开工前对施工临时设施的规划要进行严格的审查,以达到既少占农田、林地,又方便施工的目的。 ②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确定征占土地范围,对征占农田的应按相关手续办理征地手续并获得相应批复文件后开展地表植被的清理工作。 ③严格控制路基开挖施工作业面,避免超挖破坏周围植被。 ④施工期临时设施用地尽量选择在征地范围内,施工场地尽量选取在道路征地范围内;因道路施工破坏植被而裸露的土地(包括路界内外)均应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在施工结束后立即整治利用,恢复植被。 ⑤尽可能保护表层有肥力的土壤,集中堆放并采取临时防护措施,以便于后期绿化利用。 ⑥对于坡面工程应及时采取工程或植物措施加以防护以减少水土流失。 ⑦及时处理固体废物如弃土、建筑垃圾等,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影响。 水环境保护:①施工用料的堆放应远离各类水体,选择暴雨径流难以冲刷的地方,各类物料应备有防雨遮雨设施。 ②尽量选用先进的设备、机械,以有效地减少跑、冒、滴、漏的数量及机械维修次数,从而减少含油污水的产生量。 ③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产生的部分废水应利用周边现有道路已建成的配套设施进行收集。 大气环境:①设置专职人员在无雨日或干旱季节对施工现场、料场及主要施工道路洒水降尘,避免扬尘对施工人员及周围敏感目标的影响。 ②土方、水泥等散装物料运输和临时存放,应设置在居民区主要风向的下风向300m
以外,同时采取防风遮挡或洒水以减少起尘量。 ③选用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的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使其排放的废气达到有关标准,保持车身清洁,防止运输过程中泥土脱落。 ④加强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工作,配发相应的防护装备。 声环境:①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设备和工艺,振动较大的固定机械设备应加装减振机座,同时加强各类施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持其良好的运转,以便从根本上降低噪声源强。 ②承包商应做好施工人员的噪声防护工作,对于操作噪声高的设备人员应限定工作时间,同时注意劳动保护。 ③优化施工布置,在下塘起点处附近禁止布设运行噪声较大的施工设备。 ④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段,在夜间(22:00~06:00)禁止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如夯土)。如确需连续施工的,应取的相应管理部门的许可批准,并及时进行公告。 ⑤承包商应在施工标段设置公众投诉电话,对投诉问题建设单位应及时会同当地环保部门给以解决,以免产生环保纠纷。 固体废物: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开挖渣料如果随处乱倒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的污染和危害,同时也会对沿线景观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因此,工程施工产生的渣料应及时进行处理。 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社会环境保护措施:①应做好运营期交通运输安全预防和宣传工作,确保道路畅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沿线设置安全警告牌,避免行人或学生随意穿行道路造成事故。 ②为保证沿线城市建设规划与拟建道路景观建设相协调,主管部门应加强路侧用地的规划工作,对沿线建筑物的性质、规模和建筑风格的严格审批。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①及时实施道路两侧的绿化工程,并加强对绿化植物的管理与养护,保证成活。 ②强化道路沿线沿线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监督工作,要求运输含尘物料的汽车应加盖蓬布。 ③土地补偿措施及农田环境保护应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执行。 ④道路绿化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等行为的通知》(国发电[2004]1 号)的有关要求,对道路沿线是耕地的,要严格控制绿化带宽度。在切实做好道路用地范围内绿化工作的同时,要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绿色通道建设。对不符合规定的绿化用地,有关部门不予批准。 ⑤施工期临时占用农地在道路修建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复垦。 水环境保护措施:①在道路两侧间隔一定的距离设置沉砂池。 ②确保沿线排水设施正常运行。 ③严禁各种泄漏、散装、超载的车辆上路运行,以防止散失货物造成水体的污染。 环境空气质量保护措施:①尽快实施道路沿线绿化工程,在靠近道路两侧,尤其是敏感点附近多种植乔、灌木。这样即可以净化吸收机动车尾气中的污染物、道路粉尘,又可以美化环境,改善路容。 ②加强运载散体材料车辆管理工作,明确要求采取加盖蓬布等封闭运输措施。 ③规划部门在制定和审批城镇建设规划时,应对在道路中心线28m
范围内建设住宅、学校、医院、疗养院等敏感建筑物加以限制。 声环境保护措施:①建设规划控制 要求规划部门不要批准在道路两侧红线28m
内修建学校、医院等对声环境质量要求高的建筑物。如果一定要建,则其声环境保护措施应由建设单位自行解决。 ②预测噪声超标敏感点声环境保护措施 为了使道路沿线两侧居民有一个安静的工作、生活环境,应根据敏感点噪声预测情况、位置、规模、当地条件以及工程特点,在道路沿线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考虑到各敏感点出现或不出现噪声超标的不稳定情况,为确保上述敏感点达到良好的声环境质量,但应在各预测水平年对其噪声值进行跟踪监测。 ③ 通过加强交通管理,可有效控制交通噪声污染。限制性能差车辆上路,规定车辆经过敏感点附近路段禁止鸣笛,并经常养护路面,保证平整度。 景观保护措施:①现有景观保护 道路沿线已经建成部分市政设施及城市绿化景观,应尽可能对其进行保护,充分利用其价值,以营造优美的景观通道。 ②路基工程景观保护 设计部门在道路的路线设计中,除按照设计规范及有关标准要求之外,应从美学角度尽可能使道路线形优美自然,使工程与周围环境较好地融为一体,改善景观环境。 ③沿线附属设施设计 道路沿线附属设施在设计上应与周围区域的景观风格相一致,符合所在区域环境的景观要求。 五、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 G319彭水县下塘互通至县城改建工程是彭水县发展的需要,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促进,目前公路周边环境质量现状良好,业主在认真落实环评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方案后,该工程不会对所在地的区域环境产生新的明显的破坏性污染影响,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G319彭水县下塘互通至县城改建工程是可行的。 敬请各位公众按照公示时间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给予答复和采纳。 公示时间:本公告发布之日2周内。 联系方式: 13650505097
建设单位:彭水县福冠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环评单位:重庆市环境工程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1年6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