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泓兵钒镍有限责任公司20kt镍铁扩能技术改造(二期)第二次公示 根据相关规定,现将白马铁矿及及坪采场矿石破碎胶带运输系统环境影响评价情况进行第二次网上公示,欢迎公众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建设单位及环评单位 建设单位:攀钢集团攀枝花新白马矿业有限公司 联系人 吴绍林 联系电话:0812-15984586575 环评单位:四川省工业环境监测研究院 联系人:肖再亮 联系电话 028-66824589 二、公众查询简本的方式: 简本附后 三、公众参与办法及时效 从本公示即日起10个工作日内(2011-7-28至2011-8-8),公众可以通过电话、邮件、书信等有效方式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提出书面的意见或建议。 附:环评简本 一、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1)地表水及地下水现状 金沙江水质:各监测断面的污染因子评价指数都不大于1,受纳水体金沙江各项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域标准要求,地表水水质状况良好。 (2)环境空气现状 评价区域环境空气中,各点各测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及《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标准限值,项目所在区域空气环境质量较好。 (3)声环境现状 各监测点都能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中3类标准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990)中的Ⅲ类标准。项目厂界附近声环境现状较好。 二、产业政策的符合性 本项目通过外购的氧化镍矿(红土矿),使用一台回转窑(φ6.1×100m)将原料中的金属氧化镍预还原为金属镍和氧化亚镍,再经33000KVA熔分电炉实现深还原精炼和渣铁分离,生产精镍铁。最后经转炉炉吹氧脱碳、脱磷、脱硫等工序进一步脱除杂质,提高产品的牌号。项目属特殊铁合金冶炼。 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9号令)鼓励类 八 “钢铁”第14款“利用低品位锰矿冶铁合金的新工艺技术,以及高效利用红土镍矿炼精制镍铁的回转窑—矿热炉工艺技术”,项目属于鼓励类。 《铁合金行业准入条件》中第五条监督与管理第(一)款规定:新建和改扩建铁合金项目必须符合上述准入条件,铁合金项目的投资管理、土地批租、贷款融资等也必须依据上述准入条件。本项目在工艺与装备、能源消耗、资源消耗、环境保护和监督与管理这五个方面均符合《铁合金行业准入条件》。 本项目为20000吨/年镍铁生产项目,属于四川省人民政府《推进四川省铁合金行业加快结构调整的意见》川办函[2007]50号(二)“十一五期间我省铁合金行业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4…..大力开发生产钒氮合金、稀土合金等,我省具有优势资源的铁合金产品以及镍铁金属……”。因此,本项目是符合四川省当前的产业政策的。 综上所述,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四川省当前发展的产业导向,符合攀枝花市工业发展重点方向。 三、 规划的符合性 项目选址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的四川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马店河片区内(原四川省攀枝花高耗能工业园区),新增地44.5亩。 “四川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属2004年四川省政府川办函[2004]48号文保留的47个开发区之一,是攀枝花市工业布局总体规划(2005-2020)中省级重点工业园区,重点发展钢铁、钒钛、电冶金、化工等重化工业,其总规已经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攀枝花高耗能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的批复》(攀府函[2005]3号文)予以批复。项目选址位于四川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内,符合攀枝花市工业布局总体规划。 四川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实施一园多区的规划布局,共分为三个分区,其中鱼塘片区以加工工业为主,团山片区以冶炼工业为主,马店河片区(本项目所在地)以化工为主。马店河片区的区域环评报告书已经四川省环保局以川环建函[2003]104号文批复。 本项目产品为镍铁合金,建设内容符合该工业园区工业以钢铁为主导的发展方向。其生产过程是一个冶金、冶炼过程,符合马店河片区的分区规划。项目占地为三类工业用地。项目评价范围内,无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生态敏感点或其它需要特别保护的对象,无重大环境制约因素。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建设开发局出具了《关于攀枝花泓兵钒镍有限责任公司20kt/a镍铁扩能技术改造项目规划选址意见》,同意项目选址,其相关规划手续正在办理中。 综上所述,项目选址符合四川省工业发展规划和攀枝花市城市和工业布局总规划。符合四川攀枝花市钒钛产业园区产业发展方向和园区规划。
四、 达标排放 生活污水采取生化处理,对噪声实施减震,隔声等环保措施。对项目 “三废”污染源采取治理措施后,项目排放的“三废”主要污染物可实现达标排放。 五、 清洁生产 项目生产冷却水全部循环使用,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使项目工业用水循环率达到了95.7%,项目固体废物通过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使废物资源化,避免了可能造成的二次污染。本项目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4.27吨标煤/吨,低于国内其它镍铁企业。本项目清洁生产水平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总之,项目通过在生产工艺、内部管理、污染治理、废物回收利用等多方面采取合理可行的清洁生产措施,较好地贯彻了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的清洁生产,符合清洁生产的原则。 六、总量控制 本次项目总量控制建议指标为:烟(粉)尘:339.32t/a;SO2:90.96t/a。建成后全厂总量控制建议指标为:烟(粉)尘:435.6t/a;SO2:113.7t/a。 七、 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1、 施工期影响 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水土流失、扬尘、噪声、施工废水。施工过程中只要严格按照建筑施工的有关规定执行,可大幅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本项目在建设施工过程中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妥善处理施工废水、废气、弃土后,不会对当地区域产生明显影响。 2、 运行期影响 (1)对环境空气影响 经预测分析,项目建成后,对评价区域内各敏感点TSP、SO2的贡献值均较小,与本底值叠加后都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基本维持现状。 (2)对水环境影响 由于项目无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外排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体,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会对环境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影响。当地区域水质将基本保持现状。 (3)对声环境影响 项目建成后,对于厂区内的高噪设备采取合理布局、隔声消声等降噪措施。其噪声源对厂界的贡献值较小,区域声环境质量将基本维持现状。能够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中三类标准。 (4)工业固废对环境的影响 工程主要工业固体废物是:原料破碎工段收尘灰、回转窑收尘灰、电炉炉渣、转炉炉渣、转炉收尘灰、煤气发生炉炉渣、煤气发生炉旋风除尘器收尘灰、废耐材和生活垃圾。临时渣场在做好了防雨、防渗、防漏等措施后,短期堆存于临时渣场的固废不会对周围地表水体、地下水、土壤环境造成污染危害。 总之,本项目对固体废物的处置情况表明,对本项目固体废物采取的处置措施是合理有效的,对环境影响较小。 (6)卫生防护距离 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以主生产厂房及辅助厂房边界外200m的包络线。根据外环境调查,该范围内无常住居民分布,不涉及搬迁问题。 本项目要求在卫生防护范围内不得规划修建医院、学校、居民聚居区等敏感保护目标。 (7)风险防范措施 本项目为镍铁生产,存在的环境风险因素为废气的事故排放造成的环境影响、除尘设备中停留的CO对检修工人的安全隐患以及废水的事故排放对地表水的影响。煤气发生炉煤气发生泄漏对环境的风险。经过预测,煤气发生炉管道发生泄漏时,会在项目下风向160m范围内造成CO浓度超标。所在范围内无居民,且在本项目200m卫生防护距离以外。 因此本项目风险影响较小,其风险水平可接受。风险防范措施可行,从环境风险角度看,本项目在园区建设是可行的。 八、建设项目环保可行性结论 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合理,符合当地区域总体规划,总图布置可行。拟采用的生产工艺,满足清洁生产要求,污染治理措施技术经济可行,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后可使污染物达标排放。只要严格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工程设计提出的环保对策措施,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确保项目产生的污染物达标排放,则从环保角度,本项目在拟选址地进行建设是可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