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建设项目环评、验收信息公示平台
开启左侧

[环评公示] 湖北省五峰县关门峡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复制链接]
wen179510 发表于 2011-8-16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湖北省五峰县关门峡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次公示(简本)

为缓解五峰县发展所需用电紧张局面,加强其与中西部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拟对五峰县白溪河流域进行水电开发,本单位受宜昌恒源投资有限公司委托,编制白溪河流域一级关门峡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现已基本完成编制工作,即将报送环保部门审查,二次公示期限即日起10日内,欢迎公众来电来函咨询。
1 建设项目概况
关门峡电站为并网运行的水电站,主要是向五峰县电网供电,并通过在建的五峰220 kV变电站并入宜昌电网,位于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五峰镇境内,是白溪河流域梯级水能开发规划的第一级。拟定电站装机容量为40000 kW,保证出力654 kW,多年平均发电量1123.2万kW•h,年利用小时2808 h。水库正常蓄水位1094.80 m,总库容14.05万m3,工程规模为Ⅴ等小(2)型,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级别为5级,地震设防烈度为Ⅵ度。关门峡电站是一座低坝引水式电站,以发电为主。工程静态总投资4325.41万元。
2 工程分析
2.1 施工期工程分析:工程总占地面积9.86 hm2(永久占地5.26 hm2,临时占地4.60 hm2),其中草灌地4.28 hm2,占43.4%;耕地0.67 hm2,占6.80%;林地0.70 hm2,占7.1%;河床0.03 hm2,占0.30%,河滩地4.18 hm2,占42.4%。主体工程共产生弃渣约4.42万m3,折合松方5.30万m3,共设6个永久渣场。预计施工高峰期用水总量约751.4 m3/d。噪声源有3种即:施工爆破瞬时噪声源,砂石料加工系统、施工机械、混凝土拌和系统等固定噪声源,运输车辆流动噪声源。废气中污染物有TSP、SO2、NOX、CO、烃类等,其中,TSP污染物主要由施工开挖、运输、爆破、石料粉碎等作业产生;作业点排放的TSP浓度可达150 mg/m3,IP约0.45~0.6 mg/m3。按施工高峰期150人/天计算,每天最大排放生活垃圾和粪便分别为150 kg和120 kg,施工期最大排放总分别为126 t和101 t(施工期按28个月计)。
2.2 运行期工程分析:水力发电运行时对环境的污染较少。运行期间工程本身没有污染物排放,但发电机组运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跑、冒、滴、漏废油,其主要污染物质是石油类。运行期定员16人,按生活污水排放指标200 L/人•d计算,生活污水总量为3.2 t/d,主要污染产生量为CODcr0.96 kg/d,氨氮0.106 kg/d。生活垃圾以每人每天0.5 kg计,则每天产生垃圾8 kg,年垃圾排放总量为2.92 t。水库淹没总面积4 hm2,不涉及文物古迹等问题,不存在库区移民安置。
3 环境现状
3.1 生物多样性及关键敏感种:重点评价区共有种子植物129科、487属、966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11属、13种;被子植物124科、476属、953种。自然植被共有4个植被型组(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丛和灌草丛)、7个植被型(暖性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温性竹林,灌丛、灌草丛)、12个群系(马尾松林、杉木林;曼椆+水丝梨林、多脉青冈林,多脉青冈+白辛树林、宜昌楠+化香树林,领春木林、檫木林;箬叶竹林;马桑灌丛、盐肤木灌丛,白茅草丛)。建群树种有马尾松、多脉青冈、曼椆、领春木、宜昌楠、化香树等。在工程直接影响区未发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古树名木、地区特有植物和独特资源植物等关键敏感植物种,但在工程重点评价区内共发现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种共15株,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1株,国家Ⅱ级保护植物厚朴2株、鹅掌楸2株、楠木1株、香果树7株、连香树1株、水青树1株。两栖动物有2目7科15种;爬行动物有2目7科21种;鸟类有13目25科73种;兽类有8目15科31种;没有记录到国家Ⅰ级保护陆生野生动物,记录有国家Ⅱ保护陆生野生脊椎动物19种,其中兽类4种,鸟类15种。湖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脊椎野生动物52种(两栖类9种,爬行类7种,鸟类25种,兽类11种)。工程直接影响区没有发现地方特有和重要的资源动物物种。白溪河为山溪性河流,具有河窄、水浅、流急、水底石质以及水温较低等特点,基本无浮游藻类和水生高等植物分布;着生藻类较为丰富,共观察到5门37种;浮游动物比较贫乏,共观察到4大类26种;底栖无脊椎动物贫乏,共检出13属(种);鱼类区系简单,生物量非常低,录鱼类共有3目5科12种,均为广布性鱼类,无该地区特有种类分布,无国家重点保护鱼类存在,未发现鱼类大型产卵地,但湖北省重点保护鱼类有鳤1种。评价区未发现有保护价值的鱼类栖息地、产卵场、索饵场和越冬场。
3.2 水环境现状:评价区无工业污染源分布,评价区域内各水体水质状况良好。白溪河地表水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Ⅰ类水域水质标准。
3.3 声环境现状:评价区声环境良好,施工区昼夜噪声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Ⅰ类区标准。
3.4 空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一级标准。
3.5 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评价区水土流失属轻度,土壤侵蚀模数为1740 t/km2•a。
4 环境影响
4.1 生态影响:电站建成运行后,评价区景观体系净初级生产总量由现状的120222.68 t/a增加到120226.13 t/a,净初级生产总量增加3.45 t/a。电站建设运行对区域景观体系自然生产力不会造成负面影响,更不会使该区域自然体系衰退至低一级别自然体系。坝下河段原有天然涨水过程被削弱,对需要涨水刺激才能产卵鱼类的繁殖有不利影响,可能使某些鱼类不能产卵或另寻适宜的河段产卵。工程完成后,如能保证流域内生态用水量,水质清洁,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原有的水生生物资源及生息环境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且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各种动植物将恢复到一种新的平衡状态。本工程河段水文由于受特殊的岩溶地貌的影响,故本工程的运行对水生态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运行期形成一定容量的水库,以及生态基流的流入有利于改善下游干枯河床的生态环境,对两栖类、爬行类动物和溪流水鸟的栖息和繁殖将有利。总体而言,工程建设对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及功能的影响因保护对象的不同而略有差异,对其影响非常有限。
4.2 水文情势影响:建库后,库区水文情势与天然河道情况下相比,均发生一定变化。库区回水段水位会有所升高,流速减缓,电站以下河段径流过程比较平衡。汛期流量有所减小,枯水期流量将会增加,河流对生活用水稀释自净能力提高,有利于枯水期水质的改善。
4.3 泥砂情势影响:工程运行对评价区泥沙的时间、空间分布略有影响,总体上对泥沙情势影响不大,泥沙淤积不会成为一个明显的环境问题。
4.4 水环境影响:评价区水域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Ⅰ类水域,禁止新建排污口。施工期间生产废水的排放是暂时的,其排放量较小,经处理后不含有毒有害物质,且产生的废(污)水经处理后必需回收利用,不得排入白溪河,因此正常情况下工程施工对下游水环境影响很小。水库电站水库水温在为混合型水库特征,关门峡水库电站水库水温对环境影响较小。预测到2015年水库水质总氮、总磷浓度为0.08 mg/l和0.0027 mg/l,且入库N、P总量远远小于纳污能力,水库建成后水库水质仍属于贫营养型,地表水水质可以达到Ⅰ类的功能要求。
4.5 声环境影响:施工期机械噪声对居民基本无影响;高噪声的挖掘机和装载机对现场施工人员产生不利影响,但其为短期或间歇式影响,此影响随施工结束而逐渐消失。施工机械运行及装载机运输等产生的噪声会对施工区及公路沿线200 m范围内的野生动物将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炸药爆破噪声会影响1500 m范围内野生动物的生存、繁殖迁移规律等。受噪声影响区域的野生动物不得不迁移到适宜的环境中去栖息和繁衍,但施工期的影响仅限于运输线路和施工区,影响范围为局部不利影响,且其不利影响随施工结束而消失。考虑到距离保护区核心区较近,应杜绝在野生动物繁殖期爆破。运行期间除电站水轮发电机噪声和油泵、潜水泵等水力机械产生的噪声外,无其它噪声产生,影响范围仅限于厂区内的工作人员,对周围环境无明显影响,可以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的1类标准的要求。
4.6 大气环境影响:施工活动会对施工作业区环境空气造成一定的污染,但其影响范围很小,仅限于施工区,且随施工结束不利影响消失。工程运行期间无大气污染物排放,对工程周围地区的环境空气没有不利的影响。因此本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极为有限,环境空气质量将恢复到原有水平。
4.7 固体废物影响:本工程施工产生4.42万m3弃渣。施工期和运行期产生的生活垃圾如不妥善管理,乱堆乱放,不但影响景观,对环境产生影响,影响工程生产管理人员的身体健康,生活垃圾必须集中堆放,在进行初级化处理或将其部分加以利用后,剩余部分必须全部运出自然保护区。
4.8 取水对农户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减水河段区域内居民生活用水、农业生产用水以山泉水,小型支流以及水窖和堰塘蓄水为主,河段内没有直接从河道提水、引水用户,对当地的人畜用水影响甚微。
4.9水土流失影响:项目扰动占压地表面积9.86 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5.65 hm2;产生弃土弃渣量为4.42万m3,折合松方5.30万m3;水土流失量为2976.10 t,原生土壤在预测期间土壤流失总量为98.12 t,如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在预测期内新增水土流失量为2877.58 t,将对区域土地生产力、区域生态及白溪河河道冲淤变化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5 环境保护措施
5.1 陆生植物保护措施:施工结束后加速植树造林,恢复森林生境,为动物的生存与繁衍提供多种栖息地;确保最低生态流量;防止水质污染;尽量减少生境的扰动;减少噪音;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严禁捕捉(扑杀)野生动物。
5.2 陆生动物保护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幼林抚育和天然林保护规划;按照生态学原理,选择地方品种和地方特色,遵循植被演替规律,在绿化的基础上进行环境美化;弃渣场尽量占用未利用地,不允许占用林地,严禁占用天然林;避免碾压植被和破坏林地;竖立防火警示牌;采用巡山和设卡2种方式加强森林管护;对工程占地区域道路旁发现的、工程直接影响区较近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行挂牌保护或移栽;临时性的占地通过复垦进行补偿,永久性的占地要采用异地种植的方法进行补偿。
5.3 水生生物保护措施:加强弃渣场防护,加强施工人员的各类卫生管理,避免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减少水体污染;严格控制引水量减小对水生生态的影响;做好鱼类资源的保护和监测工作。
5.4 下泄生态流量保证措施:要求设计适当的管径保证关门峡电站总下泄生态流量0.15 m3/s,不但要求在大坝处设置下泄0.074 m3/s,三条支沟也要求累计设置下泄0.077 m3/s(其中干沟0.026 m3/s、纸厂河0.036 m3/s、薛家大槽0.015 m3/s)。
5.5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项目区属湖北省水土流失重要预防保护区。通过实施科学的水土保持方案,项目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可得到有效控制,方案实施后,建设区水土保持方案应措施到位,各项拦渣等防护工程充分发挥效益,植物措施初具规模,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8.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为97.7%,土壤流失控制比为1.0,拦渣率为100%,林草植被恢复率为99.2%,林草覆盖率为38.1%。通过治理,使评价区的水土流失强度不高于原生地面的水土流失强度。
5.6 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废水包括基坑排水、砂石加工和混凝土拌和产生的生产废水、机械冲洗废水和生活污水等,通过分别采用向基坑投加絮凝剂沉淀、三级混凝沉淀法、沉淀池油水分离设施处理后回用等方法处理后回用或农用。运行期含油废水、生活污水可分别采用隔油池收集,地埋式化粪池处理达标后用于浇树等绿化用水或排入耕地。
5.7 噪声控制措施:施工期通过改进工艺降低噪声,如对施工机械产生震动的环节进行加固或改造。在施工区及主要运输道路两旁进行绿化以减轻噪音的污染。对长期处在高噪声环境条件下的施工人员配备个人防噪用具。减轻噪声对施工人员及动物的影响。
5.8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弃渣场应修筑拦渣坝、截水沟,防止碴石随地表径流进入河体,污染水质。运行期电站生产和管理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采用垃圾桶分类收集,委托当地环保部门进行清运处理,无利用价值的部分要全部运出自然保护区,防止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5.9 环境空气保护措施:尽量选用低能耗、低污染排放的施工机械、车辆,对于排放废气较多的车辆,应安装尾气净化装置。砂石加工系统粉尘防护。石料粗破应在破碎机上设置喷水设施,对受料口均匀喷洒水雾,降低粗破生产时产生的粉尘。施工区内干道车辆实行限速控制,干旱、多风季节每天洒水不少于2次,减少扬尘对人员和附近农作物的危害。
6 综合评价结论
关门峡水电站工程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总体规划、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工程建成后,可以提高白溪河水资源利用,为五峰县提供优质的电能,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程实施对提高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枯水季节可改善河流生态环境。关门峡水电站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利弊并存,电站建设使工程区自然环境质量有所降低,但该项目在加强环境管理、严格遵守“三同时”等环保制度、认真落实本报告书所提出的环保措施的前提下,可将环境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范围或允许限度,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从环境的角度评价,该电站建设是可行的。
7 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和起止日期
公众对环境影响评价有何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来信、发电子邮件或直接上访等方式提出。
来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评价研究所
邮编:430074
Email:gejiwen2002@yahoo.com.cn
联系人:苗文杰
联系电话:02762493959
提出意见的起止日期:2011年8月16日至2011年8月25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点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联系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Archiver|环评爱好者 ( 鄂ICP备0601659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293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关注官方抖音号

GMT+8, 2025-4-30 21:29 , Processed in 0.07367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