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现代交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白鹿镇至大垭口(什邡界)道路改建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的信息公示
一、工程基本情况
白鹿镇至大垭口(什邡界)道路改建工程选址涉及白鹿镇社区和金桥村。该公路为双向车道,水泥混凝土路面,满足四级公路要求。目前本项目路面严重破碎,道路弯急坡陡,行车条件差,大部分边沟已淤积,丧失排水功能,路基排水不畅,因此对本项目的改建及其紧迫和需要,为此彭州现代交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承担了该路段的改建工程。
白鹿镇至大垭口(什邡界)道路改建工程全线总全长9.012km,路基宽6.5m,总投资5438.24万元。本次工程线路走向为:路线起点位于小夫路改造设计终点白鹿镇康文山庄山前,沿既有道路布线,在K0+700开始转向白鹿镇围城路,完全利用围城路前行至K3+700右转进入山区,顺着既有道路前行,经冯家湾、双石包、小垭口、椿垭坪,最终在K9+012.171到达项目终点大垭口处。
全线按四级公路进行建设,线路基宽度6.5m,水泥砼路面,设计行车速度为20km/h,双向两车道。全线路基土石方共计96669.1m3(其中挖土方72554.3m3,挖石方24114.8m3),填方42917.4m3(其中填土方29958.2m3,填石方12959.2m3),木桩利用25918.4 m3,远运利用16999 m3,无借方,弃方53121.8m3,排水及防护工程22.22km3,无拆迁建筑物。
本段路线无桥梁,涵洞31道,全线平面交叉6处。沿线均设置各种交通标志、标线、防护栏等交通设施。
白鹿镇至大垭口(什邡界)道路改建工程项目已由彭州市发展和改革局对本项目进行了立项批复(彭发改可研[2011]15号)。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该项目属第一类(鼓励类)项目中第二十四条内容,不属于国家禁止、限制或淘汰类,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根据彭州市规划局《关于白鹿镇至大垭口(什邡界)道路改建工程的规划意见》和彭州市国土资源局《关于白鹿镇至大垭口(什邡界)道路改建工程项目用地的预审意见》,该项目选址符合正在修编的彭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原则同意项目选址。
二、环境影响信息公示
根据国家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要求,彭州现代交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成都市生态环境研究所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将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及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公示如下:
1、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
施工噪声、扬尘会对声环境、环境空气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干扰附近居民的正常工作、生活。就本工程特点而言,由于是改建公路,施工噪声干扰最为严重的时期为路基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为推土机、载重汽车和压路机等。本工程使用大型机械及高噪声设备的施工工点、需要的作业时间均较少,施工期噪声的环境影响范围和程度均有限。
施工扬尘和粉尘的主要来源是挖方填方作业、施工车辆运行中的临时起尘及未铺装路面起尘、筑路机械不断运行起尘等。可采用洒水及车辆加盖篷布等措施来降低扬尘污染。
另外,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开挖、取土、弃土等活动将破坏原地貌,增加水土流失。总的来说,施工期仅征地拆迁等工程活动对环境造成永久性影响,其余均为暂时性影响。只要施工方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文明施工,采取适当的防尘、降噪措施,可以将影响减少到最小。
2、营运期主要环境影响
如不采取措施,公路营运期交通噪声会使部分临路学校、居民点的声环境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采取措施后各超标敏感点均能达标。另外,有毒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品的运输可能造成风险事故。
3、项目的有利影响
此改建工程能改善道路现有不良状况,缓解日益增加的交通量,项目建成可促进交通运输及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意见收集与投诉监督
对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如果在本公告发布后一周内有意见和建议,请问询编制单位、建设业主、彭州市环保局,便于及时修改、完善。在建设中或建成后,如果有意见和建议,也可向我们提出。
投诉监督见下表。
单位名称 电话号码 地址及邮编 备注
成都市生态环境研究所 028-87057760 成都市芳邻路8号,610072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
彭州现代交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028-83701713 彭州市天府中路257号,611930 建设业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