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体育局综合训练馆建设项目 第二次公示 1、建设项目概况 本工程总投资为28486.39万元,全部由企业自筹解决。 建设地点及周围环境状况:本项目建设地点是长春市长春市自由大路2476号项目用地功能主要规划为教育科研用地,现为运动场地。位于自由大路与吉顺街交汇处,自由大路以南,西临东北师范大学院墙,东、南与吉林省体育学院接壤。吉林省体育局综合训练馆为一栋单体建筑,总用地面积1.6974公顷,建筑基地占地面积4599.18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7643.66平方米,地上8层、地下1层。本项目建设是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运动员教训一体、学训结合的新型教学训练模式需要。提高体育馆建筑规划设计和建设水平,合理确定和正确掌握建设标准,改善训练条件,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创造适合运动员全面发展的训练环境,结合吉林省体育局综合训练馆的实际情况,以及吉林省体育局提出训练馆资金投入计划,综合考虑土地、适度发展等多方面因素,本项目在体育馆的东侧新建综合训练馆一幢,同时对现有锅炉房进行升级改造。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概述 施工期环境影响概述如下: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主要工程为各综合训练馆和锅炉房改造的建设,体育设施的安装,调试,施工期产生的环境影响将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故对环境的影响不大。
运营期环境影响概述如下: 1、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运营后,本项目用水主要为工作人员和受训体育学员的生活用水及锅炉生产用水。 本项目产生的厨房排水经过隔油池处理后排入下水道,厂区废水污染物的浓度满足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排放标准,通过自建的污水管网排入南关区市政污水管网,进入长春市第一污水厂处理,处理达标后排入伊通河,不会对其水质产生较大的影响。 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建成后,冬季取暖用热采用升级后的锅炉房供热,食堂厨房使用天然气作为炊事用热,属清洁燃料,燃烧后产生CO2和水蒸汽,采取抽油烟机排风后,经楼内统一烟道外排,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因此,本次环评仅对锅炉烟气及厨房油烟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进行预测分析。 本项目锅炉房共设置3台锅炉,其中1台4.0t的锅炉非采暖期运行,2台10.0t的锅炉(一用一备)只在采暖期运行,锅炉房全年的燃煤量为4200t/a,燃煤为东北地区的原煤,灰分含量为42.58%,含硫量为0.4%。3台锅炉均分别配制湿式高效脱硫除尘器,除尘效率可达97%以上,脱硫效率可达70%以上。 3、声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建成后,综合楼内设置了商铺,为了保证附近学校、居民不受噪音的困扰,本次环评建议商业用房应用于低噪的商业用途,例如超市、理发店等,禁止设立机动车维护与修理及产生噪声、振动的娱乐和加工等服务业项目;设立产生油烟的餐饮等服务业项目,应当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油烟净化器设施,并按规定设置专门烟道;设立洗浴等服务业项目,不得设置锅炉,需购买热水,烟囱的设立应当符合规定标准,洗浴用房应当有符合规定的隔热、防渗、防噪声、防振动等设施。若建设单位在按照上述要求出售商铺的情况下,不会对附近学校、居民产生太大不利影响。 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的固体废物主要有职工及学员的生活垃圾、厨馀和锅炉房燃煤产生的炉渣及除尘器除尘后产生的灰渣。 厂区生活垃圾总产生量为112.2t/a。通过采取分类收集、集中清运方式,暂存在垃圾箱中,每天早上8:00由环卫部门清运,送至城市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 厨馀垃圾主要为食堂厨房产生的烂菜叶等以及训练馆工作人员以及受训学员、运动员产生的剩饭、剩菜等垃圾,产生量大约为210.0t/a,需交由有处理资格、处理能力的单位进行处理,不得与生活垃圾一起混合、堆放、填埋。 锅炉产生的炉渣为1260.0t/a,可以用于修路或外卖制砖。除尘器除尘后的灰渣进入沉淀池沉淀后灰渣量为89.64t/a,石灰石循环利用后产生的硫酸钙量为39.99t/a,可以与炉渣一起外运。 燃煤产生的炉渣和和石灰石脱硫后产生的石灰渣堆放在临时堆渣场,除尘器除尘后的含水灰渣排放至灰渣储池,堆渣场及灰渣储池在锅炉房北侧,占地约为60m2,可容纳150t的灰渣量,可用于水泥掺合料和制砖材料,体育馆锅炉灰渣可出售综合利用。 本项目所有固废物均得到了合理的处理处置,对环境不产生二次污染。 a、 传真:(022)65358123 b、 网络:tjqc818@163.com 7、征求公众意见的方式说明 为广泛征求广大公众对双辽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综合处理厂建设项目的意见和建议(与环保有关),公众可通过①
邮寄信函(以邮戳日期为准);
②
电话反馈;③
电子邮件等方式发表您的意见。发表意见的公众请注明发表日期、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我们根据需要进行反馈。公众意见征询时间为2011年8月7-2011年6月17日,共10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