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bob5202004 于 2012-7-15 10:06 编辑
兴义市环湖旅游公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信息第二次公示 一、工程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名称:兴义市环湖旅游公路工程
行业类别:E4721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
工程概况:兴义市环湖公路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境内,路线全长100.44km。它是兴义市南部片区围绕万峰湖旅游开发特别重要的道路。该公路的建成对进一步开发南部片区各旅游景点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促进兴义市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带动南部乡镇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兴义市环湖公路,起于中寨接X606线,经白云港、三江口、安沙、洛万、仓更、泥凼、歪染、箐口、吉隆堡,终点为红椿码头。建设方案路基宽度7.5m,设计速度30km/h。大、中桥梁共184m/2座、小桥共217m/8座,占路线总长的0.4%,涵洞301道。本工程估算总投资16020万元。 二、环境影响信息公示 根据国家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要求,兴义市交通运输局已委托西藏国策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将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及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公示如下: 1、有利环境影响方面 ①促进交通运输及区域经济发展,促进沿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发展。 ②促进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公路的建设和投入营运,交通更便捷,加快了城乡贸易流通,带动了诸多行业的兴起和发展,因而将有力地促进沿线人民收入水平的显著提高。同时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城镇对社会基础设施的需求将不断上升,为了满足这些社会需求,相应地如交通、通讯、文化娱乐、教育、卫生事业等则会被更加重视和重点投资建设,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了反过来直接地提高,促进了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本段线路的建成运营,将为游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经济、快捷的交通工具,进一步促进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的快速形成,带动服务业、商业及其它产业的发展,增加地方的财政收入。 2、施工期主要不利环境影响 施工噪声、扬尘会对声环境、环境空气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干扰附近居民的正常工作、生活。就本工程特点而言,施工噪声干扰最为严重的时期为路基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为推土机、载重汽车和压路机等。本工程使用大型机械及高噪声设备的施工工点、需要的作业时间均较少,施工期噪声的环境影响范围和程度均有限。 施工扬尘和粉尘的主要来源是挖方填方作业、封闭不严的混凝土拌和、施工车辆运行中的临时起尘及未铺装路面起尘、筑路机械不断运行起尘等。可采用洒水及车辆加盖篷布等措施来降低扬尘污染。 另外,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开挖等活动将破坏原地貌,增加水土流失。总的来说,施工期仅征地拆迁等工程活动对环境造成永久性影响,其余均为暂时性影响。 3、营运期主要不利环境影响 如不采取措施,公路营运期交通噪声会使部分临路居民点的声环境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采取措施后各超标敏感点均能达标。另外,有毒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品的运输可能造成风险事故。 4、环境保护措施 针对本工程施工、营运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分别对水环境、环境空气、声环境、水土流失、移民安置、环境风险及其它环境影响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如:严禁夜间在居民集中区进行机械施工;加强对工程运输车辆的管理,严格按规范进行文明施工,洒水降低扬尘污染;对公路进行养护、绿化;施工营地生活污水利用既有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机械设备尽量集中维修和冲洗,含油冲洗废水经隔油及沉淀处理后回用;在混凝土搅拌场设沉淀池,拌合工艺产生的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采取工程和植物防护措施治理水土流失;对营运期交通噪声超标的敏感点采取安装通风式隔声窗的措施降噪等。 同时制定了环境管理、监测及监理计划,以减免工程不利影响。 5、移民安置 工程建设对当地社会经济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拆迁安置的影响。结合道路沿线移民安置意愿,公路占地移民全部靠重新建房安置,不降低原有生活生活水平。 三、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及环评单位联系方式见下表: 联系人表 单位名称 | 电话号码 | 联系人 | 备注 | 西藏国策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15828181905 | 侯麟 |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 | 兴义市交通运输局 | 0859-3222730 | 李工 | 建设业主 |
四、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和期限 2011年 8月 20日至2011年8月 31日期间,如果您需要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请与建设单位或评价单位联系,我们将尽快将报告书简本的电子版或印刷版给您发送过去。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为听取社会各界对兴义市环湖旅游公路工程有关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特将本工程公示,征求公众宝贵的想法和建议。
①对目前区域范围内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的认识; ②该项目的建设对本地整个区域范围内环境(可能)的影响; ③对本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 ④对本项目建设的态度。 六、公众提出意见的期限及主要方式
自本次信息公示之日起,公众可在11日内通过向建设单位及环评单位发送电子邮件、电话、信函或者面谈等方式发表关于该项目建设及环评工作的意见看法,便于及时修改、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