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核电科研创新基地项目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二次公示 北京欣国环环境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核电科研创新基地项目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已进入尾期,环境影响评价、污染防治措施分析以及评价结论基本完成。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的有关规定,现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有关内容进行公示,欢迎各界人士参与到本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 由于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内容较多,以下仅对报告书主要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一、建设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国家核电科研创新基地项目工程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单位:国核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未来科技城”内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项目建设用地面积约为23公顷(合345亩),用地性质为教育科技设计用地。总规划建设面积约30万平方米(地上约25万平方米,地下约5万平方米),主要用于科研办公、培训、会议和展览,并配套建设餐饮、健身,以及停车、动力站等服务保障设施。 工程计划分三期建设,一期建筑面积(地上)约为15万平方米,二期和三期建筑面积(地上)约为10万平方米。 本项目总投资235192万元,其中工程费1851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50092万元。建设项目资金企业自筹为主,同时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政策性资金支持。 本项目建设工期拟定为30个月,预计2011年7月开工,2014年12月完成竣工验收。 二、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监测数据得出,本项目评价区内SO2、NO2 、PM10和TSP质量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的要求评价区域内空气环境质量较好; 评价区域内所有监测点位的监测值均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要求,本项目所在地的声环境质量较好; 根据北京市环境保护局网站公布的水环境质量—河流水质状况月报显示,2010年1-11月温榆河上段现状水质已达到Ⅴ3类,不能满足规划Ⅳ类功能水体水质标准要求。目前,温榆河上段现状水质较差,主要是由于昌平区排水口多且分散,市政基础设施又不完善,没有专门的排污管道,沿线污水大多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河道,形成雨污混合排水河道的原因造成的。 本次地下水质量现状引用约距3.7km的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中试基地(昌平区北七家镇内)的水井监测数据进行评价,由监测结果可知,本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各项指标均优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规定的Ⅲ类标准限值,地下水水质较好。 三、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 1、本项目施工期将产生扬尘、废水、噪声、固废和水土保持污染: 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扬尘的施工活动主要包括挖填土方、砂石料开采及建筑材料的运输;施工期废水排放主要包括建筑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两部分。施工期内的噪声主要为施工设备作业时产生的机械噪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来自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另一部分来自施工区的垃圾,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废弃的建材及包装材料等;在不采取任何水土保持措施的前提下,拟建道路建设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新增土壤流失量。 2、本项目运营期将产生废气、废水、噪声和固废等污染: 本项目营运期环境空气污染源主要是来自试验室废气、地下车库废气和食堂油烟。 本项目运营期水污染源主要来源于办公室、卫生间、食堂等产生的生活污水;各实验室产生的清净下水和试验过程中产生的硼酸化学水。 项目建成后噪声源主要来自试验设备、试验动力辅助设备等,主要噪声源来自项目南地块的三个实验室。 本项目建成排放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和少量的实验室固废。 四、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 1、本项目施工期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建筑工地周边必须设置围挡;所有土堆、料堆必须全部覆盖;要采取袋装、密闭、洒水或喷洒覆盖剂等防尘措施;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应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除此之外,使用高噪声设备的施工阶段应尽量安排在白天。 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检修,以防止设备漏油现象的发生;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应在专业厂家进行,防止施工现场地表油类污染。 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守《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垃圾渣土管理的规定》,施工期固废及时清运,避免对环境造成影响。 2、本项目运营期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在试验中会产生氮气和氦气,氮气和氦气是空气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实验室排放氮气和氦气引至实验室屋顶上约15m的排气筒排放,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本项目南、北地块地下车库均设置6个排气口。地下车库废气中的CO、THC、NOx浓度、排放速率均能满足北京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501-2007)中的限值要求。对周围大气环境质量影响不大。为降低油烟对环境的影响,建设单位拟安装一台油烟去除率>85%的油烟净化器进行处理,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有关大型餐饮行业油烟排放限值要求。 本项目生活污水和食堂废水分别经化粪池、隔油池处理后,进入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北七家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各实验室排放的废水为清净下水,清净下水经冷却、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网,最终进入北七家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硼酸化学水经污水处理设备(酸碱中和处理)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最终进入北七家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本项目运营期不直接向地表、地下排放废水,本项目所在地不属于地下水源防护区范围内。本项目应该施工过程中 需对地下水进行降水,对地下水水质进行保护,并对污水管道、隔油池、化粪池等设施采取防渗措施,做好如上措施后,评价认为本项目排水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很小。 经预测,本项目南地块实验室噪声对各边界的贡献值在18.97-33.75dB(A)之间,边界噪声能够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标准要求,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 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和实验室固废。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定期由市政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实验室内存放硼酸化学水的容器循环使用,使用后的氮气瓶和氦气瓶厂家回收再利用,实验室产生的固体废物均不外排。 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符合未来科技城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厂址选择合理。所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实用有效、先进可行,可实现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要求,对区域环境质量影响较小。只要建设单位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认真实施环评中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投产后强化管理措施,确保各项污染物达到国家和地方环保相关规定的要求,从环境保护角度看,本项目建设合理可行。 六、联系方式 若需要了解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详细内容,您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查阅《国家核电科研创新基地项目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查阅地点:北京西城区车公庄大街9号院五栋大楼B2-12层 查阅期限:公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2011年9月8日~9月22日) 征求意见范围:受建设项目影响和关注工程建设的公众 主要事项:对工程建设的意见;对工程拟采取的环保治理措施的意见;对与项目建设和环境保护有关的意见。 征求意见形式:你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以及书信的形式与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联系,具体联系方式如下: 建设单位:国核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57961704
电子信箱:yjl1297@sina.com 环评单位:北京欣国环环境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88395770、88395760
电子信箱:xgh@xgh.cn 通讯地址:北京西城区车公庄大街9号院五栋大楼B2-12层
意见反馈时间:自公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公示期间若建设单位或评价单位未接到公众相关意见,则视为公众对本项目建设无反对意见,同意本项目建设。 国核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欣国环环境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2011年9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