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建设项目环评、验收信息公示平台
开启左侧

[环评公示] 昆玉河220kV站扩建工程环评简本

[复制链接]
lanlin7637 发表于 2011-9-22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昆玉河220kV站扩建工程
建设单位:北京市电力公司
建设地点:北京市四季青乡巴沟路北侧
建设内容与规模:
拟建昆玉河220kV站扩建工程总投资为3044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5万元,约占工程总投资的0.16%,环保投资主要用于变电站内的主变等设备的隔声降噪、强化站区内绿化、以及施工和运行期间的环境管理工作等。
本工程对现状昆玉河220kV变电站进行扩建,工程内容主要为新增一台主变(3#主变),主变单台容量为250MVA,变压器安装在一期预留的主变基础上。
本站现状220kV进线7回, 110kV电缆出线8回。
本期工程预计投产年限:2012年06月。
2.建设必要性
昆玉河220kV变电站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四季乡巴沟路,于2006年12月投产运行,是北京电网西北部地区一座重要的220kV枢纽变电站。现状昆玉河220V变电站安装2台220/115/36.6kV 250MVA主变,220kV侧采用双母线接线,进出线7回,分别至东升220kV变电站、八里庄220kV变电站和上庄220V变电站各2回,至知春里220kV变电站1回;现有110kV出线间隔12个,已用8个,分别至六郎庄110kV变电站、苏州街110kV变电站、紫竹院110kV变电站和青龙桥110kV变电站各2回,备用110kV出线间隔4个;35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现状仅作为无功补偿,无出线。现状昆玉河220kV变电站所带负荷总计约370MW。
2010年最大负荷日期间,昆玉河220kV变电站所带苏州街、紫竹桥、青龙桥和六郎庄110kV变电站内主变均处于高负荷状态,昆玉河220kV变电站内2台主变不满足N-1运行要求,且随着地区负荷的逐步增长和规划北坞村110kV变电站的接入,昆玉河220kV变电站内2台主变重载的问题将更加突出。
综上考虑,为解决地区负荷增长的需求,缓解昆玉河220kV变电站内主变重载的问题,提高地区供电可靠性,实施昆玉河220kV站扩建工程十分必要。
3.环境保护目标
现状昆玉河220kV变电站位于海淀区四季青乡巴沟路北侧,变电站东侧、西、北均为现状绿地,变电站厂界东南侧为现状地铁10号线二期施工场地,西南侧为一处市政垃圾处理站,与变电站最近的居民住宅区为巴沟路南侧的万城华府住宅小区,与变电站厂界最近距离约100m。本次将上述三处列为环保目标,同时保护变电站区域长期活动的人群。
4.环境质量现状
4.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根据北京市2011年8月空气质量月报,北京市8月份空气质量二级及好于二级天数为29天,占全月天数的93.5%,比去年同期减少1天,空气质量水平总体较好。全月一级2天,二级27天,三级2天。
    从气象因素分析,本月北京市冷空气活动较频繁且持续时间较长,大气垂直方向扩散条件持续有利,降水较多,有利于抑制扬尘,空气质量基本保持在优良水平。仅9日、31日受地面若低压和中低空迅速升温影响,气象条件较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空气质量超标。
4.2声环境质量现状
通过在变电站站址周边区域进行监测,在各个监测点处测得的昼间噪声和夜噪声现状值均达到所在区域噪声功能区划标准要求,变电站站址西北侧为四环路、南侧为巴沟路,且变电站南侧现状为地铁10号线施工场地,所以站址区域声环境质量受到交通噪声和现状施工噪声的一定影响。
4.3电磁环境现状
通过对项目所在区域电磁环境进行现状监测,监测因子为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和无线电干扰场强,各电磁环境现状监测点处工频电场强度监测值满足《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中推荐执行的居民区工频电场4kV/m和工频磁场0.1mT的评价标准限值的要求。
5.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本期工程施工期环境影响是短期的,由于本变电站大部分土建施工作业均在一期建设时完成,所以本工程施工时的主要环境问题来源于各种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设备安装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运输车辆产生的二次扬尘及少量的建筑垃圾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干扰和影响。
5.1施工噪声防治措施
本期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噪声的主要来源为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及设备安装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因本期工程中运输车辆主要运输拟安装的电气设备,除新增主变压器外,其他新增电气设备的安装均在变电站现有建筑内进行,加强运输车辆管理,减少汽车鸣笛,可以使本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声环境影响降至最低。
5.2施工扬尘防治措施
本变电站内场地内地表均硬化或氯化,所以运输车辆进入站区产生的扬尘量较小,主要运输易产生扬尘物料时,注意对运输车辆上物料的覆盖,对施工场地地表应注意定期对地表进行喷洒,减少扬尘影响。
5.3施工垃圾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施工期间基本不涉及大量土方开挖,仅为变电站内新增电气设备的安装,电气设备安装期间会产生少的固体废弃物,如水泥、砖瓦、石灰、沙石等,虽然这些废物不含有毒有害成分,但粉状废料可随降雨产生地面径流进入水体,使水中的悬浮物增加,导致水体产生暂时性的污染。因此,对施工期建筑垃圾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及时清理建筑垃圾,严禁随意丢弃和堆放。
6.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6.1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废水为变电站值守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本期工程不会增加变电站现有生活污水排放量,现状变电站内生活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排入肖家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不会对水环境产生影响。
6.2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建成后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负责收集和处理。
变电站事故时产生的固废为变压器事故废油,变电站内设有事故集中油池,事故产生的废油由厂家回收或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6.3声环境影响分析
本工程将采取隔声减振等降噪方法,能够有效控制设备噪声向外环境的传播,具体措施为:主变压器、通风设备等主要噪声设备将选用低噪音设备,在订货时向设备制造厂家提出严格的降噪要求;新增主变布置在站区中部,并采用主变减振基础,主变两侧设置隔声墙,并在变电站内强化绿化吸声降噪措施,可见,本工程经过加强噪声防治措施,不会对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产生影响。
6.4电磁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对现状已经营运的同规模变电站类比监测结果可以预测,拟建昆玉河220kV变电站扩建工程建成后,在变电站厂界外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满足4kV/m标准限值要求,在变电站厂界外产生的工频磁感应强度满足0.1mT标准限值要求,在变电站厂界外20m处、0.5MHz频率产生的无线电干扰场强满足53dB(μV/m)标准限值要求。

7.评价结论
   本工程在贯彻环评报告中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后,污染物能够达到相应标准排放,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昆玉河220kV站扩建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
ljg0219 发表于 2012-9-19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点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联系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Archiver|环评爱好者 ( 鄂ICP备0601659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293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关注官方抖音号

GMT+8, 2025-5-13 15:54 , Processed in 0.07473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