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建设项目环评、验收信息公示平台
开启左侧

[环评公示] 广西普通公路省道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复制链接]
suyuanhong 发表于 2011-10-14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广西普通公路省道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1 规划概况
⑴ 规划目标
① 服务于深入推进“两区一带”协调发展,加快发展服务业和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市到县、相邻县基本实现有普通公路省道便捷通道相连,构筑城际、县际快速公路网络;
② 服务于广西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等多区域经济合作以及实施国家外交战略的需要,普通公路省道网应连接邻省周边县城及以上节点和国家二类及以上口岸,形成出省出边快速通道;
③ 服务于推进广西城镇化跨越式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普通公路省道网应连接各县城以及70%以上的乡镇,形成县城至地级市、县城至县城、县城至全国重点镇和自治区重点镇的快速通道;
④ 服务于广西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加快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加快发展旅游业,普通公路省道网应与自治区级以上重点产业园区、主要港口、铁路、民航等客货运输枢纽、自治区级重点旅游景区通道相衔接,形成工农业产品快速货运通道和旅游快速客运公路网络;
⑤ 服务于加强国防建设,保障我国海洋权益与能源运输通道的安全,增强应对突发事件能力,适应公路交通量快速增长需求,普通公路省道网应提高重要通道的通行能力,重点区域内适当增大路网密度,形成可靠的普通公路省道网和国边防快速公路网络。
⑵ 规划方案
广西普通公路省道网布局方案由16条南北纵线、15条东西横线、17条联络线组成,总规模19534km,使广西基本形成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全区县市,连接所有机场、主要港口、国家二类以上边境口岸、3A级以上旅游景区及自治区级以上开发区,对接相邻省份和越南主要公路通道的普通公路省道网。
2 环境现状
2.1 自然环境
⑴ 广西简称“桂”,陆地区域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2.5%,居各省区市第9位。
⑵ 广西地处我国南部,具有独特的地貌特征,北、西接云贵高原,南临大海,属云贵高原至东南沿海丘陵过渡地带,整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周围山地环绕,中间低平,形似盆地,盆地边缘多缺口。
⑶ 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气温高、热量丰富,夏长冬暖,雨量充沛,夏湿冬干,雨热同季。
2.2 社会环境
⑴ 广西是全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唯一的沿海自治区。
⑵ 全区辖14个地级市、34个市辖区、7个县级市、57个县、12个民族自治县,首府在南宁。
⑶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是全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资源丰富,旅游产业为其支柱产业之一。
⑷ 自1978年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广西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国民经济呈现持续、稳定、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⑸ 据2010年度全区土地变更调查成果,全区土地总面积2376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442.4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8.62%;园地面积109.9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63%;林地面积1334.1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6.15%;草地面积112.33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73%;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面积84.1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54%;交通运输用地面积26.7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3%;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86.29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63%;其他土地180.05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58%。
⑹ 目前,广西交通已形成以公路为主,水运、铁路、航空相配套的立体运输网络,有效支撑了广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2.3 生态环境
广西地处低纬度地带,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南濒热带海洋,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明显,光热充足、雨量丰沛、雨热同季,自南向北依次出现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三个生物气候带;山地、丘陵、台地、谷地、盆地、平原等各类地貌纵横交错,河流众多,地层组成复杂多样且地区性差异明显。特殊、复杂、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孕育了极其丰富的生物物种,形成森林、湿地、海洋等多种类型自然生态系统,并相对稳定地维持着各种生态服务功能。但是广西生态环境形势还比较严峻,仍然存在着自然灾害频繁、森林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水土流失和石漠化较严重、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对环境压力较大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安全面临着威胁。
2.4 环境质量现状
广西地表河流纵横交错,年径流量大,水资源丰富。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以及种植、养殖业迅猛发展,产生大量的工业、生活、农业面源污染物并进入地表水环境,对水环境质量构成很大威胁,特别是枯水季节一些河流河段如钦江、邕江等水质已达不到功能要求。除水环境外,环境空气和声环境质量已逐渐好转。
2.5 环境敏感目标分布
① 截止2009年9月,全区共建立自然保护区78处,总面积1458979.4hm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个,自治区级50个,市级3个,县级9个。
② 广西现有森林公园48个,总面积257330.01hm2,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20个,自治区级22个。
③ 广西现有风景名胜区35个,5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自治区级35个。
④ 广西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8种(类),二级保护植物61种(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2种,二级保护动物135种;广西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47种。
3 环境影响分析
3.1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⑴ 对水土保持影响评价
① 公路建设诱发水土流失主要表现为路基工程的填筑或挖方,造成地表植被的破坏,使土壤表层裸露,原地表坡度、坡长改变,从而使地表的抗侵蚀能力降低。
② 根据《广西水土保持规划》,对可能穿越桂西北石土山区和桂东南低山丘陵区重点治理区的路段进行了识别,识别结果表明待建路段中田林~凤山(横3)、罗城~环江(横3)、金秀~蒙山(横6)、平南~梧州(横7)、隆林~西林(纵16)、乐业~凤山(联络线16)等路段穿越或临近重点治理区,建议在项目阶段严格做好水保防护,将对水土流失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⑵ 对敏感区的影响分析
自然保护区:在所有拟建路段中,横4中的融水~河池段、纵5中的荔浦~金秀段、纵12中的上思~防城港段、联络线15中的大直~防城段1km范围内分别分布有九万山自然保护区、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横3中的桂林~临桂与凌云~田林段、横4中永福~融水与富川~阳朔段、横15中的硕龙~龙州~弄陇段、纵8中的来宾~黎塘段、纵10中的大化~扶绥段、纵13中的隆安~崇左段1km范围内分别分布有海洋山自然保护区、凌云泗水河自然保护区、寿城自然保护区、银殿山自然保护区、下雷自然保护区、老虎跳自然保护区、红水河来宾段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三十六弄-拢均坝自然保护区、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9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横15中的硕龙~龙州~弄陇段1km范围内分别分布有古龙山自然保护区、春秀自然保护区2个县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公园:拟建路段横3环江~河池段、联络线6昭平~苍梧段5km范围内分布有爱山自治区级森林公园和五叠泉自治区级森林公园。
风景名胜区:拟建路段中纵5中的荔浦~金秀段5km范围内分布有大瑶山风景名胜区。
地质灾害:规划线路中有43段不同程度的穿过地质灾害多发区,其中有9段为待建公路、12段为在建路段、22段为已建路段。对于拟建路段在下一步项目环评阶段进一步优化路线方案,尽量减少地质灾害多发区路段长度,同时做好《地质灾害评估报告》;对于在建路段严格落实环评报告及地质灾害报告提出的相应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对于已建路段做好公路养护管理,发现灾情及时清障并总结经验教训做好防范。
⑶ 岩溶地貌影响分析
横3中的凤山~凌云段、横4中的南丹~河池段、横13中的松旺~张黄~那思~钦州段、横7马山~大化~田东段、横8桂平~上林段、纵16隆林~西林段、联络线9白沙~柳州段等6段路段经过岩溶强度发育区。
⑷ 生态服务价值影响分析
公路网规划拟建公路建设导致的生态服务价值损失为8960.47万元,同时交通设施用地也具有其生态服务价值,整个公路网规划占地38036.07hm2,其对应的建设用地生态服务价值489.18万元,因此实际生态服务价值损失为8471.29万元,约占规划期末生态服务总价值的0.0992%。
3.2 水环境影响分析
公路网规划实施可能会影响到部分源头水保护区,报告书通过水功能区划和路网布局图叠加进行了初步的识别。
⑴ 横3中的凤山~凌云段、横2中的富川~阳朔、河池~南丹、融水~河池段、横6中新圩~金秀段、横7中的那坡~弄陇段、横15东兴~凭祥段、纵10扶绥~板烂段、联络线3富川~钟山、联络线11大塘~来宾10段拟建路段1km范围内分布有10处源头水保护区。
⑵ 横3中的环江~河池段、横12中的崇左~靖西段、联络线1桂林~双牌段1km范围内分布有3处水源地。
3.3 声环境影响分析
报告书在不考虑路堤、路堑、障碍物及其他声源的情况下以典型路段为例估算了噪声达标控制距离,在实际计算中还应叠加背景噪声。但在具体项目布线阶段可以此为依据,为噪声敏感点预留出足够的空间距离,尽可能减少因交通噪声引起的拆迁或其他矛盾。
3.4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在本次规划环评中由于缺少各路段交通量及相关的车型分布数据,仅对典型交通量状态下不同行车速度时CO、NOx排放源强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机动车尾气中的CO随着车速的增加排放量将会减小,NOx的排放量则随着车速的增大而增多。
3.5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⑴ 公路网建设能有效增强综合国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带动广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促进广西社会全面进步。
⑵ 按静态投资匡算,完成广西自治区公路网的建设任务需要投资1030亿元,可累计创造生产总值309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206万个,将对广西自治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⑷ 报告书对可能压覆矿产资源的路段进行了识别,识别结果表明可能有6条拟建路段压覆不同种类的矿产资源,建议在项目阶段针对这些路段进行具体分析。
4 规划协调性分析
⑴ 与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协调性分析
国高网规划经过广西境内的国家高速公路有“二纵四横”,总里程为3899km,其中重复里程130km。普通公路网的建设减轻广西境内规划的国家高速公路压力的同时,对其形成了有效补充,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
⑵ 与高速公路网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至2030年,广西高速公路网总规模将达到7980km,形成横贯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全区的“5纵8横8支线”的高速公路网格局。在高速公路没有布局和到达的区域,普通公路网能成为广西高速公路网的有效补充,有效连接广西高速公路网,方便车辆有效运输,快捷出入高速公路网。
⑶ 广西城镇体系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普通公路线路在发展主轴基本上都有布设,公路网布局在城市(镇)群和城市(镇)带也均有分布;符合城镇体系规划中综合交通规划要求。
⑷ 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协调性
普通公路省道网布局充分考虑了与广西地区经济结构和发展的协调性,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公路网的实施可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公路交通的需求,并且公路建设适当超前还可以拉动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⑸ 与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主要规划的矿产资源重点开采区和鼓励开采区均有规划公路分布,有利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全面规划的普通公路省道网可以缓解经济欠发达区因交通运输条件差而影响矿产开采的状况,促进矿产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利用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以及全自治区尤其是矿产资源丰富而经济欠发达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⑹ 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普通公路省道网规划原则能有效保障环保“十二五”的顺利实施;普通公路省道网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能有效配合和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重点工程的实施,最大程度上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⑺ 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协调性
广西地貌类型多样,地质环境条件较为复杂。其中由于降雨以及削坡等人为因素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都会对公路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顺利实施是普通公路网能否顺利施工和运行的前提保障。同时建议在公路网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提出采取措施对地质灾害进行预防和治理,保证公路建设和运营的安全。
⑻ 与旅游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协调性
普通公路省道网规划明确提出服务于旅游业发展,将普通公路省道网规划的主要公路与规划旅游线路有机结合,能确保公路规划满足旅游发展的需求。
⑼ 土地资源合理性分析
通过对普通公路省道网规划土地利用的模拟分析和计算,可以得出以下两点:1、公路占用耕地的比例较大,因此在施工阶段将会对耕地及农作物产生较大的影响,在项目环评阶段应注意重点分析具体项目对耕地的实际影响,同时由于占用荒地及其它类型土地比例较小,也可在项目环评中在进一步合理设置线路走向,尽量减少占用耕地、高覆盖度林地和草地;② 公路网规划土地利用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发展的要求。
5 环境保护措施
5.1 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⑴ 整体保护措施
① 避绕生态保护对象
② 合理规划穿越山地线路,减少对山地生态系统的破坏
③ 减少平原区生态破坏
④ 在可绿化地区加大公路绿化和植物防护工程
⑤ 积极推广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⑥ 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教育
⑵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① 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总原则;
② 在项目阶段合理规划具体线位走向,从源头避免控制水土流失的产生;
③ 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相结合的办法。
⑵ 占地影响减缓措施
① 坚持“尽量不占、少占耕地和基本农田,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和既有道路改造”的原则;
② 在计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可能条件下尽量采用低填路基,多利用既有路改扩建,适当增加桥涵数量;
③ 施工过程中合理布设取弃土场,尽量利用已有道路作为施工便道,减少临时占地量,施工完成后,及时对临时用地进行恢复,还地与农,还田与民,减少路网建设对农业的影响。
⑶ 沿线动植物影响减缓措施
① 规划阶段:明确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繁殖地,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做好沿线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施工时避开其繁殖季节,在野生动物活动范围和迁徙途径中设置动物通道等。
② 实施阶段:禁止非法猎捕和破坏国家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建立动物绿色通道、设置警示标志及保护屏障。
⑷ 生态敏感目标的减缓措施
① 自然保护区
合理布线,遵循地形选线、地质选线与环保选线相接合的原则,尽量避让自然保护区,减少对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② 其他敏感区域
在具体项目阶段,对可能涉及到生态敏感区的路段,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应提前开展相关调研分析,避免由于工作深度不足造成对环境的破坏。
5.2 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与建议
⑴ 合理选线
在路网规划和路线勘察设计阶段要认真调查论证路线走向与地表水系的相互关系,设计足够的桥梁、涵洞,以减少高路基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在跨越河流、湖泊等水体时,尽量采用桥涵跨过,减少使用堆填式的路基结构,减小对地表水体的影响;尽可能避免使现有河流水体改道,维系原有地表水体水文条件。
对于涉及敏感水体的新建路段,建议在路线规划和设计中合理布设线位,远离水源地。对于改建路段,建议对于跨越地表水源地的大桥设置桥面雨水径流收集系统,将桥面雨水导入桥头沉淀池中,避免直接进入水体。
⑵ 加强施工期水污染防治
在公路工程的施工期,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生活污水处理,施工材料应远离水体,施工废水、废渣禁止排入水体。
⑶ 路面径流水污染控制
在自然保护区、地表水源地、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等区域,若公路距此类对水质有特殊要求的水体较近时,应注意解决好路面径流对水环境的污染问题,路面排水不能直接排入这些水体。应结合实际情况在路边设置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后排放或利用天然洼地、池塘等收集处理路面径流。
5.3 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与建议
⑴ 规划阶段:控制路线距环境敏感点的距离;调整纵坡;改进路面结构类型,改善面层混合料成分,适度修正横向刮纹间距或改作纵向拖纹处理;尽可能采用降噪效果好的路堑型式,尤其是路线通过敏感区时。
⑵ 降噪措施概述
公路运营期间,应视交通量、人口密度、污染程度以及环境条件,分别采取绿化、搬迁个别住户以及采取适当的隔音措施。
5.4 环境空气影响减缓措施与建议
⑴ 实施具体项目时严格执行环评报告书所提环境空气减缓措施。
⑵ 加强绿化、完善监督管理体制,与能源规划和城市规划相结合。
5.5 社会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⑴ 居民生产生活影响对策
严格征地,妥善拆迁。在路线选址设计中,应在为沿线居民提供生活便利的基础上,尽量绕避村落、学校以及其它环境敏感建筑物,进行多方案比选,避免大规模拆迁方案。如有拆迁,应根据有关政策,提出妥善安置方案。
公路建设邻近居民区的路段应根据现有道路分布合理设置通道,减少阻隔,方便两侧居民出行。
⑵ 文物古迹保护
⑶ 矿产资源开发影响对策
公路规划中可能影响到矿产地的路段,这些路段设计阶段应注意避免压覆核心矿产资源开发区。
5.6 景观影响减缓措施
⑴ 合理的线型设计,做到连贯、均匀、协调、舒畅,使其具有良好的视觉诱导性和优美的外观。
⑵ 科学的附属设施设计,集服务、休息、娱乐于一体。
⑶ 通过绿化改善景观。
6 规划优化调整建议
6.1 规划目标的优化
原规划目标缺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论述,在全国上下大力提倡绿色GDP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应在规划阶段体现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宗旨,因此在规划目标中应该增加“保护生态环境,构建绿色通道,节约土地资源,推广新材料、新技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公路运输网络”和“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的内容。
6.2 可能经过重要敏感区(点)路段优化建议
⑴ 涉及自然保护区的拟建路线优化建议
横4中的融水~河池段、纵5中的荔浦~金秀段、纵12中的上思~防城港段、联络线15中的大直~防城段1km范围内分别分布有九万山自然保护区、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横3中的桂林~临桂与凌云~田林段、横4中永福~融水与富川~阳朔段、横15中的硕龙~龙州~弄陇段、纵8中的来宾~黎塘段、纵10中的大化~扶绥段、纵13中的隆安~崇左段1km范围内分别分布有海洋山自然保护区、凌云泗水河自然保护区、寿城自然保护区、银殿山自然保护区、下雷自然保护区、老虎跳自然保护区、红水河来宾段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三十六弄-拢均坝自然保护区、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9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横15中的硕龙~龙州~弄陇段1km范围内分别分布有古龙山自然保护区、春秀自然保护区2个县级自然保护区。规划阶段所划定的是公路走廊带,在规划阶段,听取环境保护部门和各自然保护区各部门对路网布局和线路走向的意见,了解全自治区自然保护区的分布情况和具体范围,在规划线路时,进行多方案比选,在满足工程和交通要求的前提下,选择尽可能远离保护区的方案,应尽量避让自然保护区,避免分割自然保护区。在具体项目实施阶段,对这些路段进行详细考察论证是否穿越自然保护区或项目的建设是否会对自然保护区造成影响,如穿越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或缓冲区,应根据周边的线路布设和地形地貌情况提出了调整方案,严禁穿越核心区或缓冲区;如穿越保护区实验区,论证项目穿越保护区的必然性,有可调方案的应提出比选方案,无比选方案的要经过保护区管理机构的认可;如项目不穿越保护区但项目的实施会对自然保护区产生影响,应论证项目的可行性,并提出严格的保护措施。对所有可能对自然保护区产生影响的公路项目应在项目环评阶段组织进行专题报告:论证项目的可行性。
⑵ 涉及森林公园的拟建路线优化建议
拟建路段横3环江~河池段、联络线6昭平~苍梧段5km范围内分布有爱山自治区级森林公园和五叠泉自治区级森林公园。如果这些路段线位布设不当将会对广西森林公园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建议在下一阶段的规划设计时避开相关森林公园,特别是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
⑶ 涉及风景名胜区的拟建路线优化建议
拟建路段中纵5中的荔浦~金秀段5km范围内分布有大瑶山风景名胜区,规划公路应尽量临近而不是穿越风景名胜区,若规划公路确有需要穿越风景名胜区,必须保护好风景名胜区内的景物、水体、林草植被、野生动物资源和地形地貌,不能随意开山取石。
⑷ 涉及源头水保护区的拟建路段优化建议
横3中的凤山~凌云段、横2中的富川~阳朔、河池~南丹、融水~河池段、横6中新圩~金秀段、横7中的那坡~弄陇段、横15东兴~凭祥段、纵10扶绥~板烂段、联络线3富川~钟山、联络线11大塘~来宾10段拟建路段1km范围内分布有10处源头水保护区,建议对这些路段在具体项目阶段采取避绕措施,避免公路建设对源头水产生不利影响:包括切断水源和污染水质等。
⑸ 涉及饮用水源地的拟建路段优化建议
横3中的环江~河池段、横12中的崇左~靖西段、联络线1桂林~双牌段1km范围内分布有3处水源地,建议对这些路段在具体项目阶段尽量采取避绕措施,避免对水源地产生影响。
⑹ 涉及文物古迹的拟建路段优化建议
横3中的环江~河池段、横4中的富川~平乐段、横7中大化~田东段、横13中的松旺~张黄~那思~钦州段、横15凭祥~硕龙段、纵8融水~柳城段、纵10扶绥~板烂段、纵13隆安~崇左段、联络线3钟山~回龙段、联络线9大柳江~金秀段等10段路段两侧500m范围内分布有文物古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对这些路段要论证其与文物估计的位置关系,确需经过文物保护范围的,要办理相关手续,且要确保文物安全。
⑺ 涉及强岩溶地貌发育区拟建路段优化建议
由表5.1-7可知,横3中的凤山~凌云段、横4中的南丹~河池段、横13中的松旺~张黄~那思~钦州段、横7马山~大化~田东段、横8桂平~上林段、纵16隆林~西林段、联络线9白沙~柳州段等6段路段经过岩溶强度发育区,路线方案设计时应尽可能避开这些区域。
⑻ 涉及地质灾害多发区的拟建路段优化建议
横3凤山~凌云~田林段、横4融水~河池段、横5田阳~百色段、纵7富禄~融安段、纵13天峨~东兰段、纵15旧州~那腊段、纵16隆林~西林段、联络线1隆林~西林段、联络线16凤山~乐业段拟建路段不同程度的经过地质灾害多发区,对于拟建路段在下一步项目环评阶段进一步优化路线方案,尽量减少地质灾害多发区路段长度,同时做好《地质灾害评估报告》;对于在建路段严格落实环评报告及地质灾害报告提出的相应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对于已建路段做好公路养护管理,发现灾情及时清障并总结经验教训做好防范。
7 综合评价结论
广西普通公路省道是具有全区政治、经济、国防意义的干线公路,是对高速公路干线网的补充和完善,也充当农村公路的主集散通道,在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中起着基础衔接和中转支撑作用。普通公路省道网规划实施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完善规划阶段的环境保护措施,公路生态环境影响和环境污染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公路建设与环境敏感区的矛盾基本得以解决,与区域发展规划相互促进,以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普通公路省道网规划布局总体合理,与其他相关规划基本协调。从生态和环境保护角度,在按照评价提出的调整建议修改后,广西普通公路省道网规划可行。

8 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和期限,以及公众认为必要时向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索取补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在环评网站公示,从2011年10月14日~10月27日,在此期间公众如有疑问,可致电以下部门咨询。
--单位、联系电话
建设单位:广西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联系电话:0771-2115695
联系人:覃处长
评价单位: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联系电话:010-58278967
传真:010-58278968
E-mail:wuyurong@163.com
联系人:伍玉容
电话开通时间:
公示日期范围内,上午:8:00~12:00,下午:13:30~17:00
公众反映问题请留下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以便意见反馈。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主要事项
主要事项:征求公众对项目建设的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问题。
--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公众通过电话、信函、Email和网站提出意见。
--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2011年10月14日~10月27日
公示单位:广西交通运输厅
评价单位: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2011年10月14日
天生一水 发表于 2012-2-28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广西蓝海洋环境工程监测技术有限公司是经广西区工商局批准登记注册的专业环境监测服务机构,是一家社会服务性环境检测机构。公司,拥有现代化实验室的工作环境和一批价值百万元的国内外先进检测分析仪器设备;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工作人员全部为大专以上学历,其中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占78.5%,高级工程师和工程师占21.4%。
公司长期与广西区环境监测中心站和贵港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保持技术磋商机制;拥有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以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公正性、权威性,为社会检测服务出具检测数据具有法律效力的权威机构。公司实验室完全依照国家实验室认可(CNAS)要求建设,2011年12月,经广西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批,获广西中国计量认证CMA证书。
公司业务范围: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及治理咨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三同时”监测、ISO14001认证环境监测、EICC认证环境监测及其他有偿检测服务。
公司具备噪声、振动、水、大气等的检测资质和能力,拥有680多平方米的环境检测工作室,先进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微电脑烟尘平行采样仪、大气采样器、红外测油仪、电子天平、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见分光光度计、多功能声级计、环境振动分析仪等大型仪器设备。

检测能力
水和废水:水温、色度、浊度/浑浊度、pH值、残渣、电导率、流量、六价铬、总硬度(钙和镁总量)、酸度、碱度、溶解氧、溶解性总固体、矿化度、亚硝酸氮、透明度、悬浮物、硫酸盐、硝酸盐氮、氨氮、总氮、总磷、甲醛、游离氯和总氯、氯化物、氟化物、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硫化物、挥发酚、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石油类和动植物油、铜、锌、铅、镉、铁、锰、钾、钠、钙、镁、镍、总铬等。
环境空气和废气:气象参数、烟(粉)尘烟气参数、烟气黑度、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甲醛、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氮氧化物、氯化氢、氟化物、氨、六价铬、氯气、硫化氢、铜、锌、铅、镉、铁、锰、镍等。
噪声和振动:环境噪声、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厂界噪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社会生活环境噪声、城市港口及江河两岸区域噪声、铁路边界噪声、声源噪声、振动等。
联系人:小梁 电话:13317663255  QQ:415603553
希望能和大家合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点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联系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Archiver|环评爱好者 ( 鄂ICP备0601659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293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关注官方抖音号

GMT+8, 2025-5-13 12:58 , Processed in 0.07421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