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轨道交通综合指挥中心建设项目第二次网上公示 一、建设项目情况简述 本项目建设地块位于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丰和一路以东、会展路以南、丰和中大道以西、世贸路以北地块,项目总占地面积1383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7254.12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101179.12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36075平方米,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地下室、指挥控制中心裙楼、高层办公楼。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
1、本项目施工期将产生扬尘、废水、噪声和固废污染 该项目施工期粉尘主要来自于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的风力扬尘,土石方和建筑材料运输所产生的动力道路扬尘。 该项目施工期的废水排放主要来自于建筑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施工过程中挖土时抽取的泥浆废水、材料冲洗和混凝土养护产生大量冲洗水;大量施工机械在作业和维修中可能发生油料外溢、渗漏,经雨水冲刷而影响地表水环境。 该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建筑施工、装修过程。施工中使用多种施工机械,特别是混凝土搅拌浇筑,渣土、建材运输等,施工周期较长,产生噪声较高。建设期间产生的噪声具有阶段性、临时性和不固定性。 该项目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有施工过程中挖出的土方、建筑垃圾、装修垃圾以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2、本项目营运期将产生废水、废气、噪声和固废污染 本项目建成后排水主要为办公、商业污水等。 本项目建成后废气主要来源于地下车库的汽车尾气、备用发电机废气、锅炉废气、食堂及规划餐饮油烟。 本项目噪声主要来自水泵、电动机、发电机、锅炉风机等设备噪声。 本项目建成后固废主要源于办公等产生的生活垃圾和餐饮垃圾,其组成以有机成份为主。 三、施工期和营运期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1、本项目施工期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间的料堆、土堆等应加防起尘的措施,挖出的土壤等固体废弃物应及时清运,运输车辆要采用防止散落和尘土飞扬的措施;工地周围用围墙或防护板围护,减少工地扬尘对环境的影响。 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高噪声施工尽可能安排在昼间时段,如需夜间施工,须提前向环境保护部门提出申请,或批准后方可在指定日期内进行。 将施工现场的固定噪声源,如搅拌机(车)、临时加工车间、建筑料场等相对集中,并尽可能布置于远离周边声敏感点处; 建议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建造若干简易泥浆沉淀池,泥浆水经沉淀处理后方可排放。 2、本项目营运期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废气:①食堂油烟:油烟净化器净化油烟,除油烟效率可达80%以上②地下车库汽车尾气:换风频率设置为6次/h,地下停车场排气百叶窗下沿高度应至少距地面2.5m,高于人群呼吸带③锅炉废气:采用燃气锅炉,可达标排放,通过8m高烟囱排放④发电机废气:燃料为轻质柴油,可达标排放。 废水:生活废水经隔油池和化粪池处理后,达到红谷滩污水处理厂接管要求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经红谷滩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赣江北支西河段,减轻对受纳水体的影响。 噪声:采取必要的隔声、隔震、减振措施。 固废:生活垃圾统一收集,进行分类处置,可回收部分回收,不可回收部分交由市政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四、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主要结论 拟建项目符合相关产业政策要求。 本项目建成后各类污水、噪声和大气污染源都较小,经相关处理设施后能够达标排放,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切实有效地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中要求的在项目建设期及建成服务期的各项环境保护对策措施,拟建项目从环境保护角度是可行的。 五、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或索取补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和期限:公众可在本公告发布后的10个工作日内,到本项目的环评单位或建设单位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索取补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公众可在本公告发布后的10个工作日内,到本项目的环评单位或建设单位索取补充信息。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 本项目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为拟建项目厂址周边居民、企事业单位以及对本项目关心的公众。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在本次信息公示后,公众可通过向指定地址发送电子邮件、电话、传真或者其他便利的方式发表关于该项目建设及环评工作的意见看法。 八、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公众可以在本公告发布后的10个工作日内,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或者其他便利的方式,向建设单位或者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提交书面意见。 项目建设单位:南昌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3970053170 环评单位:南昌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791-3852721 南昌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1年11月1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