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委托重庆国咨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编制“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在接受委托后,我公司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完成了报告表的初稿,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有关规定,现向公众公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的相关内容。有关公告内容如下: 一、建设项目名称及概要 1、项目名称: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项目 2、建设单位: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 3、建设地点:重庆市嘉陵村69号(门诊住院综合楼11F~15F) 4、项目总投资:1400万元; 5、工程内容和规模:拟建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临床技能模拟中心、教学用房、全科医学示教门诊及学员宿舍等,其它公用配套设施将依托门诊住院综合楼的公共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为建筑面积为7032.3m2。 二、项目建设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预防或减轻不良影响的措施 (1)施工期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和采取的环保措施 噪声:工程施工阶段产生的噪声,会对场界外100m范围以内敏感点产生一定影响,而100m以外满足标准要求,采取隔声和夜间禁止高噪声作业等处置措施后影响将有较大减弱。 大气:施工机械燃油产生的CO、NO2烟气对区域大气环境影响轻微、对施工场地采取洒水降尘措施后,施工粉尘对区域大气环境影响较轻。 水环境:主要废水来源于场地开挖、平整产生含SS废水、施工机械维修冲洗产生的含SS和石油类废水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废水,采取分类处置措施后达标排放,对区域水环境影响小。 生态环境: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相对较小,其对生态环境影响有限。 (2)营运期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和采取的环保措施 大气环境:本项目不单独设置备用柴油发电机和食堂等,备用柴油发电机依托门诊住院综合楼的设施,食堂依托医院现有的营养食堂,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臭气在《重庆市北碚区第一人民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已明确其处理措施及排放口的位置,本评价不另作评价,因此本项目无废气产生。本评价认为本项目对大气环境无影响。 地表水:本项目投入营运后将产生一定量生活污水。废水经过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后,可以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然后排入市政管网引入北碚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其对地表水影响很小。 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分类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运往城市垃圾处理场; 噪声:本项目备用柴油发电机、污水处理站水泵、冷却塔、风机等均依托门诊住院综合楼的公用配套设施,因此本项目不存在噪声污染源。营运期噪声对评价区内的声学环境基本无影响。 三、环境影响报告表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 1、产业政策: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 2、环境质量现状:项目建设所在地环境质量良好,各项指标均基本符合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3、污染防治对策:经过污染物处理措施后,各项污染物能够实现达标排放; 4、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结论: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将得到有效控制; 5、公众参与结论:对本建设项目的普遍持支持态度,同时也提出希望建设过程中注意防止扬尘、噪声污染。 四、总体结论 拟建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选址符合北碚区规划要求;在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实施后,项目排放的废水、废气、噪声可达标排放,固废能够得到妥善处置;项目的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且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本项目是可行的。 五、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表简本的方式和期限,以及公众认为必要时向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索取补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公众若要查阅《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简本》,以及公众认为必要时需索取有关补充信息,请于即日起十个工作日内与重庆国咨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联系,联系方式如下: 环评机构名称:重庆国咨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 联系人:汪章杰 电话:86589986、86589979(传真) 电子邮箱:93400614@qq.com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1、范围:建设项目周围居民、关心本项目的相关人员; 2、主要事项: (1)如何减少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给周围居民带来的影响? (2)对建设项目的建设和环境管理上有何具体意见或建议? (3)本项目上的建设过程和建成后,如何采取措施保护周围环境?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公众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书信和填写问卷调查等形式提供意见。 八、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即日起十个工作日
重庆国咨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
201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