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路南延线下穿世纪城路东延线遂道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一、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简述
项目名称:红星路南延线下穿世纪城路东延线遂道工程
建设性质:下穿遂道
建设地点:红星路南延线与世纪城路东交延线叉口
建设内容: 红星路南延线下穿世纪城路东延线遂道起于红星路南延线与绕城高速交处以南约30米处,止于红星路南延线与绕城高速交处以南约680米处。本工程改造范围全长约650米,道路红线宽度为24.4米不等,其中隧道框架长度210米,船槽段及挡墙段长度440米。采用双向六车道。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概述
施工期:
拟建工程在施工期的污染源包括废水、废气、固废和噪声。
1.废气
施工期的废气主要是施工场地作业和运输过程产生的扬尘、施工机械产生的废气以及沥青烟。
2.废水
本工程废水包括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废水和施工废水两部分。
施工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pH、SS。
生活污水主要含CODCr、BOD5、氨氮和SS等污染物。
3.噪声
本项目施工使用各种施工机械,如,锹、掘、夯、钎、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钻探机、打桩机、平地机、空压机、吊车、发电机、电锯等,在运输过程中使用各种运输车辆等均会产生施工噪声,这些噪声一般情况下强度值为80~85分贝。
4. 固体废物
本项目施工期主要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过程开挖方,还有施工工地少量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废渣。
运营期
1.废气
工程在运行期内产生的废气主要为汽车尾气及道路扬尘。营运期运输车辆行驶产生的道路扬尘、汽车尾气排放等将对沿线地区环境空气产生一定影响,污染物主要为CO、CH化合物、NOx和粉尘。
2.废水
作为城市交通道路,路面径流是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非经常性污水。
3.噪声
项目在营运期噪声影响主要来自于车辆行驶产生的交通噪声。
4. 固体废物
运行期内的废渣主要为区域范围内产生的道路清扫垃圾。
三、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要点
施工期
1. 大气环境保护
项目施工时必须打围施工,必须硬化道路,市政工地应设置硬纸板材隔离围栏,结构安全可靠,高度不应低于1.8米,设置冲洗设备设施,湿法作业,定时清扫现场。不准露天搅拌混凝土;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运载车辆超载、冒载,不准高空抛撒建渣,不准场地积水,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
2. 水环境保护
施工时产生的生活污水均经过城市污水管网收集进入区域范围内的污水截流管,最终进入成都市三瓦窑水处理厂处理。施工中的泥浆水和冲洗废水经过简易沉淀池沉淀后循环使用,对环境不会带来明显影响。
3. 声环境保护
使用商品混凝土;产生高噪声的机械施工时尽量远离环境敏感点;选用低噪施工设备、对施工机械采取隔声、降噪措施;在工地四周设置隔声屏等设施;道路两侧架设隔声屏;在分布有敏感点的区域施工时,应严禁夜间进行高噪声作业。
4.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
主要是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置。
5. 生态环境保护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一旦施工结束,尽快清理现场,撤出场地,恢复交通。施工过程应注意保护相邻地带的树木绿地,施工结束时,对临时堆放地、施工便道应及时恢复植被,按规定进行绿化。及时对施工产生的渣土、弃料及其废弃物进行清除,区域没有积存垃圾。废渣装运时应注意保持道路的清洁,防治扬尘飞扬,影响市容、景观。
运营期
1. 大气环境保护
严禁机动车尾气超标排放;加强市政建设和交通交通管理,减轻机动车尾气排放量;由交通管理部门制订淘汰落后车型方案,在一定时期内限制落后车型的行驶区间。严格限制混凝土搅拌车、渣土运输车、工程施工机械车等行驶的时间和范围,同时,治理柴油公交车的黑烟,确保达标排放,经治理仍不能达标的必须淘汰。
2. 水环境保护
本工程设计建设有雨污水收集系统,雨水经收集进入雨水管网后就近排入地表水中,最终进入高攀河,不会污染地表水体。
3. 声环境保护
项目离周围环境保护目标较过,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4.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
运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道路清扫垃圾,统一收集运往成都市垃圾填埋场。
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 本项目建设内容符合国家当前产业政策;
(2)本项目的建成对成都市南部新区和东部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3) 本项目配套的环保设施比较完善,治理方案选择合理,预测表明对评价区的水、气、声环境影响较小,所产生的污染物可实现达标排放;
(4) 本项目建成后不会改变地区环境质量现状;
(5) 现场公众参与调查结果表明: 本项目建设得到了被调查对象的认同和支持。
在贯彻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言,该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五、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和期限
在2011年12月11日至2011年12月21日之间的10个工作日内, 公众可通过电话向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索取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单位名称:西南交通大学
联 系 人:李工
联系电话:13668177894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四川省成都市
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从环保角度出发,您对该项目持何种态度,请简要说明原因。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对本项目建设环境保护的有关意见和建议可通过信函、电话、传真和电子邮件反馈至环评机构或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成都高投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联 系 人:萧工
联系电话: 13980896763
环评机构的联系方式及联系人见本公示第五条。
八、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自本次公示发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
在网上公示期间,我校和成都高投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未接到任何对本项目的建设持反对意见的相关信息。因此,公示结果表明无人对本项目的建设持反对意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