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兴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1万吨高性能铜合金线材及高精电工铜材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1、建设单位 江西兴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评价单位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影响评价中心 3、建设项目概况 3.1建设项目名称、地点及建设性质 (1)项目名称:1万吨高性能铜合金线材及高精电工铜材项目 (2)建设地点:贵溪工业园区贵四路以北,东环路以西,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 117°10′5.21″,北纬 28°16′36.96″ (3)建设性质:新建 3.2建设规模 (1)项目投资 总投资15028.56万元。 (2)项目组成 本项目所在厂区总占地面积60000m2,新增建筑面积15250m2,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2个生产车间及配套设施等。 建设项目组成表 4、工程污染及影响分析 4.1施工期 主要为施工噪声、施工扬尘、施工固废、施工废水、水土流失。施工期严格执行相关环保措施可减少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 4.2运营期 4.2.1环境空气 项目营运期工艺废气主要包括上引连铸工序产生的烟尘、酸洗工序产生HCl以及镀锡工序产生的镀锡废气。烟尘通过集气罩收集后采用布袋除尘进行处理,镀锡废气与酸洗废气使用一套集气处理设施,拟采用吸收塔碱液喷淋吸收处理,处理后排放浓度、排放速率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要求,分别由两根15米高排气筒高空排放,项目无组织排放的HCL无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食堂油烟经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可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要求,项目废气排放对当地环境空气影响不大。 4.2.2 声环境 主要为生产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机械噪声,在采取了减振、厂房隔声后,再经10米距离衰减后厂界昼夜间排放噪声均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要求,本项目各车间距厂界距离远大于10米,项目噪声排放对当地声环境影响较小。 4.2.3水环境 项目生活污水经粪池预处理(其中食堂废水经油水分离器处理)后,达到贵溪工业园污水处理厂纳管要求后由园区污水管网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最终排入信江,对受纳水体的影响较小。 4.2.4固体废物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不合格产品、边角料、废木炭渣、废乳化液滤渣(HW09)、废酸(HW34)、除尘灰渣、废油类、餐饮泔水、生活垃圾。不合格产品、边角料、废木炭渣、除尘灰渣、废油类、餐饮泔水均可回收再利用;废乳化液滤渣(HW09)和废酸(HW34)属危险废物,交由有资质的单位代为处置;生活垃圾由工业园区环卫部门收集后送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因此,本项目固体废物通过各项措施均可得到较好的处置,能够实现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目标,对环境影响轻微。 5、产业政策、选址及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1)本项目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鼓励类中:第8条“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铁路接触网、道岔、扣配件、牵引供电设备”及信息产业部分第22条“半导体、光电子器件、新型电子元器件等电子产品用材料”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本项目属于铜材精深加工项目,符合《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江西省铜产业发展指导意见》、《贵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完全符合江西省以及贵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要求。 (3)建设项目位于江西贵溪工业园,项目用地不属于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地下水补给区、风景名胜区、温泉疗养区、水产养殖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需要特殊保护区域,为规划工业用地,且项目选址同区域相关规划具有相容性,同周边环境具有相容性,其选址合理。 (4)建设项目厂区内生产车间分布较为集中,厂区内分为明显的两个功能区:生活区(食堂)、生产区,本项目两个车间分布在厂区西侧,位于宿舍楼北面的原有阳极铜生产车间现已停产,主要大气污染物产生源位于1#车间西面和2#车间东面,周边主要布置分别为原辅料仓库和成品仓库;生活区位于厂区东南角,不属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厂区及车间四周建绿化带,将整个厂区与外环境分割开,既美化了厂区,又起到滞尘降噪的效果。评价认为本项目总图布置分区明确、布置较为合理。 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产业政策;选址较合理;与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平面布置较合理。 6、结论 综上所述,拟建项目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当地规划;符合环保审批原则;符合清洁生产要求。项目施工和营运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较少,经治理后均能达标排放,且污染防治措施技术可靠、经济可行,项目在落实各项环保措施的前提下,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不会改变当地环境功能。因此,只要建设单位严格落实环评中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加强环境管理,从环保的角度分析,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