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鄱阳湖南昌赣江区域水利建设项目(一期) 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本建设项目位于赣江北岸的南昌城区北部乐化地区,也是南昌市“一核五片”城市总体空间格局中的外围五个片区之一。本项目区域地处北部交通要冲,西靠梅岭、东临赣江之滨;经过历年的防洪水利建设,现状区域内基本建成了一定规模的以农田与村庄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防洪治涝工程体系。区域内已建防洪治涝设施主要有圩堤、电排站、排水(防洪)闸等。 现状规划区域内防洪治涝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区域内尚未形成独立、完整、有效的防洪治涝工程体系,防洪治涝工程保护对象主要为农田及农村,防洪标准低,防洪治涝设施不完善,洪涝灾害发生频繁。与此同时,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幸福河河床淤堵,河道过水断面小,过流能力低;幸福河出口西河闸规模较小,泄水能力不足,当遭遇赣江高水位时,西河路堤漫顶过水,幸福河区域内完全受赣江高水位的威胁,严重影响区域防洪安全及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 在这个背景下,南昌水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拟投资87.8亿元建设环鄱阳湖南昌赣江区域水利项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信息予以公示。相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如对该项目及周围环境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以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的形式,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反映。 (1)建设项目情况简述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赣江区域水利建设工程和市政基础工程。 ①赣江区域水利建设工程包括:幸福河圩堤加高加固工程(长11.5km)、西河路堤新建工程(长7.5km)、电排站重建与改扩建工程(2700KW)、水闸重建与改扩建工程(共9座)、河道整治工程(25km)、湖泊岸线整治工程(19km)等; ②市政基础工程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给水排水及污水处理等其他配套工程。道路工程主要包括:6条主干路、12条次干路和31条支路。桥梁工程主建设内容主要为16座桥梁;其他配套工程主要包括:雨污水排水管线、10万吨给水配套设施、7万吨污水处理配套设施及配套污水提升泵站的相关工程和15050亩场地平整工程。 鉴于项目中7万吨污水处理配套设施废水处理规模、处理工艺尚不明确、10万吨给水配套设施水净化工艺尚不明确,日后污水处理配套设施和的给水配套设施的建设需另外有关环保手续。 (2)相关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联系信息 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及写信等方式与项目建设方及评价方联系。
1、建设单位联系方式 ⑴ 单位名称:南昌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会展路红谷大厦 联系人姓名:杨菲菲 联系人电话:13870858920 2、环评单位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南昌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会展路29号24层 联系人姓名:熊卿 联系人电话:0791-83850785 (3)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及工作内容 1、工作程序 ①准备阶段:研究有关文件,进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评价工作等级。 ②正式工作阶段:进一步进行工程分析和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③编制报告书阶段:汇总资料和数据,提出环保措施和建议,给出结论,完成报告书编制。 2、主要工作内容 ①工程分析:介绍工程概况、项目建设地点环境概况和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质量现状,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阶段在不同时期对环境的影响及其评价,并提出环境保护建议和措施。 ②产业政策及规划的相符性分析:分析本项目是否满足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要求,分析项目是否满足当地规划、环境规划要求等。 ③环境质量现状:按照国家法规的要求,对工程建设地区的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监测和评价。 ④环境影响预测:对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因子进行预测,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价。 ⑤公众参与:采取环境信息公告、调查公众意见等公众参与方式,进行公众参与,在环评中反应公众参与的反馈意见,并给出采纳或不采纳的结论。 ⑥提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在前述工作的基础上提出环境影响书评价结论。 (4)征求意见的主要事项 1、您是否了解该建设项目? 2、该项目建设是否有利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3、项目建设前您对周围环境是否满意? 4、您认为该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5、从环保角度出发,您对该项目持何种态度? 6、您对该项目环保方面有何建议和要求? 7、您对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该工程有何建议和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