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快乐的鱼 于 2012-1-14 15:49 编辑
1、赣江区域水利建设工程。包括:幸福河圩堤加高加固工程(长11.5km)、西河路堤新建工程(长7.5km)、电排站重建与改扩建工程(2700KW)、水闸重建与改扩建工程(共9座)、河道整治工程(25km)、湖泊岸线整治工程(19km)等; 2、市政基础工程。包括:地块土地平整、6条主干路、12条次干路和31条支路及16座桥梁、雨污水排水管线、10万吨给水配套设施、7万吨污水处理配套设施及配套污水提升泵站的相关工程等。其中,地块土地平整面积15050亩,城市道路总面积为3436900平方米,桥梁总面积为6万平方米,绿化工程120万平方米。 鉴于项目中7万吨污水处理配套设施废水处理规模、处理工艺尚不明确、10万吨给水配套设施水净化工艺尚不明确,日后污水处理配套设施和的给水配套设施的建设需另外有关环保手续。 4、工程污染及影响分析 4.1施工期 1. 施工废气 评价结果表明,本项目通过采取定期洒水等措施,本项目施工产生的扬尘对周围主要敏感点的环境影响不大。同时针对运输车辆采取加盖封闭运输;在运输过程中要做到不洒落尘土;对运输车辆进行清洗;同时采取洒水等措施,运输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由工程分析表明,河道清淤散发的恶臭强度低于3级,30m以外基本嗅不出异味。同时在积极采取措施,采用密闭罐车运输,以防止沿途散落,散发臭气,严格淤泥堆场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项目淤泥恶臭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 项目采用商品沥青,施工现场的影响只有沥青冷却固化过程中挥发的少量烟气,并且沥青摊铺采用全幅一次摊铺成型,再加上沥青摊铺工程历时较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时间也比较短暂。因此,铺设过程中沥青烟的排放可以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沥青烟气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制要求,沥青烟对周围环境无明显影响。 2. 施工噪声 项目施工过程中只要合理布局施工现场,安排施工作业的时间安排,严禁在夜间及中午休息期间进行作业以及采用低噪声的作业方式,同时,积极采取消音、隔声措施后,工程施工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程度在可接受范围内。 3. 施工废水 项目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达标外排,对生产废水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行回用,禁止无组织漫流。施工现场设立隔油池和沉淀池,施工废水经隔油再沉淀后将上清液循环使用,实现废水零排放,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水对环境影响不大。 4. 施工固体废物 施工中主要排放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建筑垃圾首先应考虑废料的回收利用,如钢筋、钢板、木材等可分类收集,定期由废物收购站处理;混凝土废料、废砖、含砖砂石的渣土应集中堆放,定期清运。对生活垃圾应加强管理,在施工区域应设立垃圾箱和垃圾堆放点,并由专人定期将垃圾清运至垃圾处理场(站),生活垃圾不得与建筑垃圾相混合。 合理选择淤泥堆放场地,淤泥堆放点与道路应相隔一定距离挖排水沟相隔,使用淤泥进行填平时,应在淤泥堆场设人工防渗层等防护措施,防止二次污染。 施工期固体废物均能够得到妥善处置,对环境影响较小。 5. 水土流失 在施工期采取积极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的情况下:①本工程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有关规定,加强整个建设期的施工监督和管理工作;②施工尽量避开雨季,护坡工程中,应保持土方堆放坡面平整、压实,减少因雨水冲刷而造成的土壤流失;③同时采用生物措施使防治水土流失和景观设计相统一,在堤面边坡及道路绿化,场地平整恢复景观、河道边绿化中加强乔、灌、草相结合的种植方式。项目施工不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4.2运营期 4.2.1环境空气 根据预测,本项目路网在各预测年在路肩处的CO、NO2浓度即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对周边环境空气影响较小。 4.2.2 声环境 本项目周边敏感点均在道路建设前拟实施搬迁,因此本项目建成后,对目前的敏感点不产生影响。通过本评价预测,2015年、2021年、2029年昼夜间噪声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情况,超标范围主要是第一排建筑物。本评价建议政府严格控制道路两侧用地,并对其进行合理规划。 本评价认为,对于一个新的城区来说,新的建设规划合理性是保障交通噪声影响程度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应在规划中确定一定的道路隔离带,在隔离带后第一排居住建筑物不宜建高层;前排可布置商场、机关、写字楼等公共建筑物;居住建筑物可比前排建筑物依次增高。同时,建议在邻街第一排建筑上采取降噪措施,考虑在城市路段设置声屏障的可能性较低,建议为邻街第一排住户安装隔声窗降噪。 4.2.3水环境 本项目营运期无生产废水排放。本环评主要就雨、污水排放系统的合理性进行简单分析。依据《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本项目建设区域内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各生活区、辅助生产装置区、公用设施等区域的生产污水、化粪池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排入污水管网系统;城市雨水通过雨水集排系统排入水体。 4.2.4固体废物 路面清扫垃圾和垃圾桶垃圾,均为一般性固体废物,通过收集后运往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可有效地实现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因此项目产生的固废在合理收集,及时清运的情况下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 5、产业政策、选址合理性分析 (1)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第一类鼓励类中第二项水利 “1、江河堤防建设及河道、水库治理工程”、“8、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和第二十二项城市基础设施 “4、城市道路及智能交通体系建设”、“9、城镇供排水管网工程、供水水源及净水厂工程”。本项目水利建设工程及市政基础建设工程均为鼓励类。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2)本工程所处昌北经济开发区,道路建设区域属低洼地形,多为林地、经济作物地、水塘等,无基本农田,沿线无历史文物古迹等,生态破坏程度较低。 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选址较合理;与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6、结论 综上所述,本工程的建设将极大的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区域的发展。通过完善此地块的交通、排水体系,推动了周边经济的快速发展、居住人口的增长,为促进城市功能的提升和均衡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虽然在开发建设同时不可避免地也会带来相应的生态影响和环境影响,但只要在开发建设和日常运作管理中,能够落实本报告书所提出的各项有关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可将其不利的环境影响控制在环境允许的范围之内。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本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