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油田公司2012年伏龙泉、小城子气田产能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受中石油吉林油田公司的委托,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承担了吉林油田公司2012年伏龙泉、小城子气田产能建设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国家《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性文件的有关要求,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在报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前,对该项目建设基本情况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等信息公告如下,希望广大公众积极参与,对项目建设提出环保建议。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吉林油田公司2012年伏龙泉、小城子气田产能建设工程 项目性质:扩建 建设规模:吉林油田公司本次拟在伏龙泉气田、小城子油气田共部署气井31口,其中小城子气田25口气井,伏龙泉气田6口气井。预计建成后生产能力2.3×108m3/a,总进尺7.818万m。本次工程共计敷设管道50.4km,新修道路7.5km。占地主要为旱田、林地。工程总投资12000万元,全部由企业自筹。 建设地点:本次计划开发气井分别位于:小城子气田(农安县境内)、伏龙泉气田(长岭县境内)等2个地区。 二、项目建设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 1、废气污染及防治措施 由于钻井井场地处旷野,扩散条件较好,对环境空气造成的污染相对较小;在开发初期即敷设集输系统,进入生产运行期后,天然气直接进入密闭集输流程,大大降低了烃类气体的挥发量;加强对采气井口的密封性,经常检查和更换井口密封垫,最大限度地减少烃类气体的泄漏和溢出;本项目利用现有已建成的集气系统进行天然气的集输和处理,现有加热炉及新增的加热炉以自产的天然气为热源,烟气中各污染物排放量很小,对环境空气影响很小。 2、废水污染及防治措施 钻井废水全部用于配置泥浆,多余水分自然蒸发;集气站分离废水分别经相应的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回注。 本项目无新增工作人员,因此无新增生活污水。 3、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做好泥浆池的防渗;钻井时下表层套管,深度应达到地下水层以下,固井时水泥套管应上返至地表井口,并保证固井质量,防止套外返水;配制无毒化学泥浆、选用无毒水基菁胶压裂液、井口防喷器、井口自封器等。 4、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废弃泥浆及时采用无害化处理技术进行处理,泥浆池必须防渗。钻井岩屑用于铺垫井场和油区的土路。施工期的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定期用车就近运往垃圾处理场处理。 5、噪声防治措施 钻机柴油机和发电柴油机机组排气管安装消声器,并将柴油机组安装在活动板房内,工程车辆在夜间经过村屯时应禁止鸣笛,并教育司机按路线行驶。与本次拟开发气井相距最近的村屯为250m,正常情况下本项目建设不会造成噪声扰民。 6、生态保护措施 合理规划,控制占地面积;按设计标准规定,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带面积,钻井井场用地面积和道路、管线敷设施工宽度控制在设计标准范围内;施工作业结束后,恢复地貌原状。 三、本次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和范围 1、您对拟建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的防治措施是否满意? 2、您对拟建项目在采取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后,污染物排放做到达标排放是否满意? 3、您认为在本次环境影响评价中还有什么环境影响因素没有考虑全面,或那些方面还需改进? 四、征求公众意见的时间 征求公众意见的时间于2012年1月14日公布开始,截止时间为2012年1月31日。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公众意见可通过指定地址发送电子邮件、电话、信函等方式发表关于该项目建设及环评工作的意见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