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建设项目环评、验收信息公示平台
开启左侧

[环评公示] S348线英德市浛洸至金丰段改建工程第二次公示

[复制链接]
delovex 发表于 2012-2-7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delovex 于 2012-3-28 15:44 编辑

S348线英德市浛洸至金丰段改建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简本)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粤北地区英德市西部,起点位于浛洸镇,连接省道S347线,经浛洸镇区,跨越连江,经罗塘、径塘水库、花树脚、高坡头、树山村、大石凹、龙潭坑、塘背至金丰,接上已改造完成的S348线。项目起点桩号K0+000,坐标N24°16′05.19″,E113°06′48.80″;终点桩号K22+172.98,坐标N23°14′689″,E114°09′305″;本项目属于二级公路,总长度约22.173km,总体呈东西走向;路面宽9m,双向两车道,设计车速60 km/h;全路段共设过涵洞72道,桥梁3座。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
施工期
本项目施工期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主要是工程占地、开挖对植被等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施工期汽车噪声和尾气、机械噪声、施工营地、工程现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建设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表
时期影响分类影响来源与环节主要污染物影响位置影响程度特点
施工期  大气材料运输、堆放、施工机械废气TSPCONOx施工路段较明显与施工期同步,短暂影响   
施工废水、生活污水、垃圾、工程废物及桥墩施工CODcrBOD5、石油类、SS施工营地、连江较明显
运输、施工机械交通噪声、施工机械施工路段较明显
固废施工人员生活、施工过程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施工营地、弃土场较明显
生态征地、占地土石方、废渣临时施工营地、施工便道、弃土渣场轻微长期或短期影响

运营期
(一)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运营期不设服务区、收费站,没有办公设施及工作人员,故没有污水产生。本项目路面的雨水进入雨水口后,通过雨水管道就近排入周边沟渠,最终进入连江。本项目运营期水污染源主要是路面雨水径流。
降雨冲刷路面产生的路面径流污水量的影响因素包括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频率、路面宽度和产污路段长度等。根据有关对南方地区路面径流污染试验的测定结果,降雨初期到形成路面径流的20min内,雨水径流主要含有SS和石油类,SS和石油类的浓度分别可达158.5~231.4mg/L和19.74~22.30mg/L;20min后,SS和石油类的浓度随降雨历时的延长而下降较快,pH值相对较稳定。

(二)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运营期大气污染源主要为公路上行驶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
行驶汽车尾气排放源主要有内燃机废气、曲轴箱泄漏气体及燃料系统蒸发气体,其主要污染物为CO、NOx、THC。

(三)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运营期自身不产生固体废物,场地内各垃圾桶收集的垃圾将由英德市环卫部门每日清运,地面及路面也由环卫部门每日清扫,这些垃圾量不计入本项目污染源统计。

(四)噪声环境影响
本项目通车营运后的噪声源主要是路面行驶的机动车。路面行驶机动车产生的噪声主要由发动机噪声、排气噪声、车体振动噪声、传动机械噪声、制动噪声等声源组成。

(五)生态、景观影响
本项目营运期生态环境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对植被的影响;(2)对陆生动物的影响。
运营期对植被的影响
    运营期本项目对植被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① 对沿线植被生态结构的影响
本项目将占用沿途的部分山体。本工程占用林地仅160.1亩,且基本都是人工林,因此,占用林地对整个评价区的林地覆盖率的影响不大,所以对当体总体生态效应影响不大。
② 森林边缘效应的影响
由于公路的连续分割性,将会在公路路段所经的林地引起边缘效应。
运营期对陆生动物的影响
本项目占用部分山体,占地将在一定程度上缩小野生动物的活动空间,对野生动物的迁徙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

三、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

一)水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施工人员驻地的生活污水;运输车辆离开施工工地前洗车的废水;河道桥墩施工废水;其他施工废水(例如,施工工地水土流失泥水,施工机械设备冲洗废水等)。另外,施工工地上设移动厕所,排泄物定期由环卫部门抽走,无污水外排。只要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和管理,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可杜绝施工机械“跑、冒、滴、漏”产生污水的现象。

(二)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为了使本项目在建设期间产生的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少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建议采取设置工地围挡、洒水湿法抑尘、及时进行地面硬化或复绿、对机动车运输过程严加防范,以防洒漏等措施;运输车辆产生的废气污染物主要为CO、NOx、PM10,产生量较小,只要加强管理,不会对周围环境空气产生明显影响。

(三)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1)根据施工产生的工程垃圾和渣土的量,设置容量足够的、有围栏和覆盖设施的临时堆放场地,分类管理,可利用的渣土尽量在场址内周转,就地利用。
(2)车辆运输散体物料和废弃物时,必须密闭、包扎、覆盖,不得沿途漏撒;运载土方的车辆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指定路段行驶。
(3)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分开堆放,及时清理,以免污染周围的环境。生活垃圾收集后,应及时由环卫部门分类进行处理。
(4)在工程竣工以后,施工单位应立即拆除各种临时施工设施,并负责将工地剩余的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理干净。

(四)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应合理安排时间,中午及夜间休息时间禁止施工;
(2)施工单位应尽量选用低噪音型或带隔声、消声装置的机械设备,平时注意机械维修保养。
(3)合理安排好施工场所,高噪声作业区应远离声敏感点。
(4)对位置相对固定的机械设备,尽量在工棚内操作;不能进入棚内的,可采用围挡之类的单面声屏障。
(5)为尽量降低施工期噪声对各敏感点的影响,建议在施工前为需安装隔声窗的敏感点面向路一侧的窗户安装隔声通风窗。
(6)加强运输车辆的管理,按规定组织车辆运输,合理规定运输通道。经过居民区时,车辆应限速行驶,减少鸣笛。
(7)爆破工程施工期应该加强对爆破作业的管理,减少爆破次数和炸药用量,以有效降低爆破引起的噪声污染。

四、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

(一)产业政策可行性
本项目符合相关产业政策的要求,符合英德市的总体规划,用地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不与现行的环保法律、法规相冲突。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法规的要求。

二)选线可行性
项目选线充分考虑到清远市、英德市交通发展规划;交通运输便利性;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带动性;对当地居民及自然环境的影响等,综合分析、科学论证;项目的选址选线科学、合理。

三)综合结论
综上所述,建设项目如能按本报告的污染治理措施进行各项污染治理,切实保证治理资金落实到位,保证污染治理工程与主体工程实现“三同时”,且加强污染治理措施和设备的运行管理,则建设项目的建成对周围环境不致产生明显影响,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和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出发,建设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但需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项目附近可能受影响的民众,各机关、团体、个人。
主要事项:
1、对项目选址是否合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2、对项目的环境影响提出自己的看法;
3、要求署名提交书面意见,并留联系电话与通讯地址,以便建设单位与评价单位反馈意见,必要时会通知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
4、公示截止时间:2012年02月18日

六、联系单位及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清远市英德公路局
联系人:张主任  
环评单位: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地址:广州市大沙头二马路12号陶乐大厦302室(510110
联系人:邓先生
电话/传真:020-83878216
清远市英德公路局
npx2012zz 发表于 2012-2-19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点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联系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Archiver|环评爱好者 ( 鄂ICP备0601659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293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关注官方抖音号

GMT+8, 2025-5-14 12:53 , Processed in 0.07796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