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中央大路西段改造工程项目
环评公示
一、建设单位:四平市四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二、建设项目:
为了改善四平市生活环境和完善城市公用设施的需要,以及满足四平市中心城区交通发展的需要,四平市四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投资6967.25万元,修建四平市中央大路西段改造工程。
三、项目可能产生的环保问题
在施工期产生粉尘、噪声、固体废物等;在运营期主要有噪声,废气,生态环境的等。
四、拟采取的治理措施
(一)施工期
1.噪声:
(1)施工期的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工艺。振动较大的固定机械设备应加装减振机座,同时加强各类施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持其更好的运转,尽量降低噪声源强。
(2)筑路机械施工的噪声具有突发、无规则、不连续、高强度等特点。如噪声源强大的作业时间可放在昼间(06:00~22:00)进行或对各种施工机械操作时间作适当调整。为减少施工期间的材料运输、敲击等施工活动声源,要求承包商通过文明施工、加强有效管理加以缓解。
(3)在路线近距内有居民区的路段(距道路150m以内),强噪声施工机械夜间(22∶00~6∶00)应停止施工作业。必须连续施工作业的工点,施工单位应视具体情况及时与当地环保部门取得联系,按规定申领夜间施工证,同时发布公告最大限度地争取民众支持,并采取利用移动式或临时声屏障等防噪声措施。
(4)施工机械噪声对机械操作者及施工人员将产生较严重影响,建议对操作者及有关人员采取戴耳塞,头盔等个人防护措施。(5)运输车辆要限速行驶并且尽量避免鸣笛,减轻对声环境的影响。车辆噪声控制、道路交通管理制度以及隔声设施和路面的保养维修逐步完善和提高机动车噪声的排放标准。
2.废气:
(1)对从业人员采取一定的措施,如带眼罩、口罩等。
(2)对运输建筑材料的车辆加遮盖物,减少散落。水泥、石灰等容易飞散的物料采取盖棚等防风遮挡措施。
(3)运输材料的道路、施工现场采取必要的洒水措施,防止扬尘。(4)路基填筑时,根据材料压实的需要相应洒水。承包商还必须在材料压实后经常洒水,以保证材料不起尘。
3.废水:
(1)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严禁物料等堆放在河流岸边或民用水附近。
(2)综合施工场应设置围墙,避免筑路材料被雨水冲刷流失。在临时营地生活区,应设室外旱厕,定期清掏。防止施工中产生的污水直接进入水体。
4.固体废物:施工营地应该设置垃圾桶,定期运往指定的垃圾处理场处理。
5.生态措施:
(1)绿化所需的种植土均利用新建路面的表层种植土,不设取土场。(2)加强管理,不准砍伐征地以外的树木(3)施工营地及材料加工场站尽量设在沿线未使用的工厂厂房,减少或避免工程征用临时用地。
6.水土保持防治措施:
本项目施工应尽量避开雨季。施工单位应与气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以便在降雨前采取必要的临时防护措施。雨季施工时要随时保持施工现场排水设施的畅通,填筑路堤时应随填随压,以保证路堤的质量。选择在远离农田水体和不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方,取土点在开挖前应开挖边沟并将表层腐殖土保留,待取土结束后立即将取土点恢复,包括平整绿化恢复农田等。在路基开挖段取土点应备有一定数量的成品防护物,如草席等在施工期间突然降雨时进行覆盖,防止土壤侵蚀;在易发生水土流失的边坡取土点附近挖设0.5m深的土沉淀池、设置挡土墙,待施工结束将沉淀池填平绿化或还田。
(二)营运期
1、噪声
车辆噪声控制、道路交通管理制度以及隔声设施和路面的保养维修逐步完善和提高机动车噪声的排放标准。实行定期检测机动车噪声的制度,对超标车辆实行强行维修,直到噪声达标才能上路行驶。淘汰噪声较大的车辆。制定机动车单车噪声的控制规划和目标,逐步降低其单车噪声值,是降低道路交通噪声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安装高效能消声器,以降低引擎和排气噪声;在敏感路段严格限制行车速度,特别是夜间的超速行驶;加强对机动车鸣笛的管理,禁止在环境保护目标较多的路段鸣笛;定期保养、维修隔声设施;作好路面的维修保养,对受损路面应及时修复。采取治理措施后的改善情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汽车工业制造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逐步提高车辆噪声的排放标准,从而可以逐步降低其道路交通噪声值。对该项目沿线的声环境敏感目标,采取安装隔声窗措施后,其室内环境噪声可以达到相应的标准要求。
2、废气
营运期的空气环境污染主要来自汽车尾气,随着道路的运行,通行车辆逐渐增多,汽车尾气污染将有所加剧。为控制汽车尾气污染,要做到如下措施:
(1)严格执行尾气排放车检制度,禁止尾气排放超标的车辆上路。
(2)要求汽车使用清洁燃料(CNG),提倡使用新型环保汽车。
(3)要求车辆安装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以减少尾气有害物质。
(4)装运含尘物料的汽车应使用蓬布盖住货物,严格控制物料洒落。
(5)结合道路绿化设计,在环境敏感点附近种植乔、灌木,净化车辆尾气污染物,衰减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
3、营运期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
运营期的排水系统会因道路上的尘砂受雨水冲刷等原因产生沉积、堵塞,因此应定期清理排水系统及全线的边沟,从而保证排水系统疏通。
4、营运期生态环境防治措施
①对道路征地范围内非硬化的尽量做到绿化美化。
②路界外的临时用地,凡是裸露处均应尽量植树、种草,进行绿化。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方式
网上发表留言:spepi@163.com
向环评单位进行反映:
陈女士 0434-508385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