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a、施工期:(1)运输车辆覆盖蓬布;(2)易起尘作业面洒水作业;(3)临时弃土及时外运;存储时做到防护、苫盖。(4)大风天减少作业。
水污染防治措施
a、施工期:(1)采用沉淀池处理,上清液用于作业面、道路降尘,沉淀物交由环卫部门处理;(2)采用防渗化粪池处理,定期清运。
b、运行期:防渗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进入大沙地污水处理厂。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a、施工期:(1)废弃包装物可回收部分送至废旧物资回收站,不可回收部分交由环卫部门处理。(2)加强管理,防超载,用帆布覆盖,防散落。(3)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分开堆放,及时清运。
b、运行期:生活垃圾经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a、施工期:(1)选用低噪声工程机械,对大型施工机械采取减振措施,施工场界设围栏。
(2)向周围公众告知工程情况,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夜间施工,防止出现施工扰民现象。确需夜间施工时应规定提出申请,取得许可后方可施工。(3)加强管理,文明施工。
b、运行期:(1)变电站采取全户内布置,110kV配电装置采用GIS设备;(2)合理进行变电站平面布置;(3)选用低噪声设备。
工频电磁场无线电干扰污染防治措施:
a、运行期:(1)变电站采用全户内布置,主变压器、电容器、配电装置均布置在综合楼内;110kV配电装置采用GIS设备,这种设备最大优点是将各类开关、连线母线组合密封,采取这些措施后可以屏蔽变电站产生的95%以上工频电场、无线电干扰,有效降低对外环境影响。
(2)变电站进出线采用电缆敷设,选用屏蔽效果好的电缆。
(3)对工程周围公众进行高压输变电和环保知识的宣传、解释工作。
运行期其他措施:
(1)加强维护,防止事故漏油。(2)一旦漏油及时处理,净化后回收利用,废油交有资质单位按国家相关规定处理。(3)建议建设单位建立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生态保护措施:
(1)变电站施工用地全布置在征地范围内,减少占地面积,减少土地扰动、植被破坏。(2)文明施工,施工材料、临时堆土集中堆放,严禁踩踏非施工区域内地表植被。(3)土方开挖前进行表土剥离,采取苫盖措施,用于工程完工后的站区绿化用土。
(4)加强施工期的施工管理,做好临时堆土的围护拦挡和合理利用,在干旱季节定期洒水等。(5)施工区域的可绿化土地在具备条件时及时进行绿化恢复,防止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