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建设项目环评、验收信息公示平台
开启左侧

[环评公示] 重庆蕴丰建材有限公司48万吨/年建筑用石灰石开采项目环评公示

[复制链接]
zxc1108 发表于 2012-3-7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庆蕴丰建材有限责任公司48万吨/年建筑用石灰石开采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公示
一、项目概况
重庆蕴丰建材有限责任公司48万吨/年建筑用石灰石开采项目位于双凤镇保合村一社,保合场镇东侧300m处。项目为新建石灰岩矿山,设计开采规模为48t/a,总投资1000万元,矿区范围面积为0.113km2,设计开采垂高58.34m+468.34m~+410m),设计利用储量为360.04t,采用露天开采+汽车公路运输开拓方式,开采顺序采用自上而下的台阶式分层开采。开采工艺流程为:剥离表土(在建立首采面时)——钻孔——爆破——排危——大块矿石(若有的话)二次爆破——铲装——转运——破碎加工——汽车外运。项目环保投资48万元,环保投资比例为4.8%,劳动定员为29人,服务年限为5年。
项目建设工程内容主要是根据开采设计扩大矿山开采能力,设立首采面;新建工业场地及附属生活区、堆料场、破碎站;按水保要求设置排土场;新购设备建设破碎生产线。配套建设场地水保设施、环保设施。
二、项目与有关政策及规划的符合性
1)与产业政策符合性
本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的限制类、淘汰类和鼓励类项目,是允许类,故本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2)与环保政策符合性
本项目采取“边开采、边修复”的生态环保开采模式,将对矿山开采破坏的土地采取种植植物和覆盖等复垦措施。而本项目并未处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5109号)要求。
3)与合川区非煤矿山整合规划符合性分析
合川区共设置建筑用灰岩采矿权19个,各矿山建设规模必须达到20万吨/年以上,其中三汇镇4个,清平镇2个,盐井镇4个,草街镇3个,双凤镇3个,狮滩镇3个。本项目矿山是合川区规划在双凤镇的建筑用石灰岩矿山,因此,本项目矿山开采符合合川区非煤矿山整合规划。
4)与重庆市及合川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符合性
矿山为新建矿山,已取得合川区国土局下达的矿区划定批复,划定矿区并未处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矿山未处于规划要求禁止开采区域,符合《重庆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现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和划定矿区范围申请报告均已完成,并通过评审,矿山开采前期工作完备,不属于规划关闭矿山,符合《合川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要求。
三、环境功能区、环境质量现状
1)地表水环境
嘉陵江水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域水质标准。据现状监测可知,本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水域水质标准。
2)环境空气
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类比拟建项目北侧罗家院子处的监测资料,目前本项目矿山所在区域空气环境质量较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3)声环境
本项目所在地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类比拟建项目北侧罗家院子处的监测资料,矿区所在地环境噪声值未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要求,项目当地目前声环境质量现状较好。
四、自然环境概况及环境敏感目标调查
矿区为低山地貌,现状稳定。根据调查,项目生态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无重点文物古迹,也未见野生珍稀动植物。项目划定矿区地表以灌木、灌草、荒地为主,有少量旱地,无农户民房,矿区西侧、南西侧、东北侧和西北侧矿界周边10m~200m处分布有约55户农户,根据露天开采矿山《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1)和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矿区周边这55户农户须搬迁,不列入矿山开采环境敏感点。当地居民敏感点主要包括:矿山南面300m处有散居农户13户,东北面350m处有散居农户6户,北面300m以外有散居农户18户,北西面400m处有散居居民8户,西面300m外保合场镇集中居民点。其他环境敏感点包括矿区附近植被、农田、水井和运输公路沿线居民点等。
五、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
1、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1)生态环境影响
矿山建设会造成评价区内某些植物物种数量上的减少和成分上的改变,但不会对该区域的物种多样性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不会使区域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发生明显变化,也不会造成某一物种的消失。项目的实施对项目区及周边区域生物多样性影响较小。
矿山开采面积较小,对生境的破碎化程度和景观异质性的影响不大,实施“边开采、边恢复”环保型开采方式,闭坑后进行植被恢复和景观再造,景观生态会逐渐恢复。
改扩建后矿山开发产生的少量污废水均能综合利用,一般不外排,不会对当地地表水造成污染影响,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当地地表水现状。矿山开采标高范围内地下水贫乏,开采范围小、深度小,对岩溶水的补给条件破坏小,矿山开采后不会对含水层结构造成破坏,不会引起地下水大气降水补给困难,不会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疏干等。因此,矿山开采不会对深层岩溶地下水造成直接影响。项目矿山开采会对列为敏感点的两口水井造成明显影响,甚至造成水井干枯,但两口水井因周边农户搬迁而废弃,即使遭受破坏后其危害小,不会对当地饮用水源造成明显影响。
矿山开采形成的采石边坡经放坡、抗滑桩稳定后,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小,造成的损失小,危险性小,排土场边坡经稳定化处理后发生地质灾害可能性小,损失小,危害性小。采矿影响范围内少量居民均按要求实施搬迁,矿山开采对地表建(构)筑物的影响和破坏总体较轻。
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矿山的开采方式为由上至下、由顶至低,分层进行开采,可分层实施表层剥离、开采和生态恢复措施。三种措施同时实施,可避免开采后的矿山坡面长期裸露,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同时可减少表层剥离产生的岩土的运距,节约成本。生态恢复采用林、灌、草结合的方式进行。闭矿后工业场地、排土场及时复垦和植被恢复。
2、地表水环境影响及措施
本项目废水排放源主要是采区汇水(雨水)、生活污水、车辆和设备清洗水,机修废水。采区汇水经导流沟收集至沉淀池经沉淀后,部分用于场内洒水抑尘、钻孔浇水、车辆和设备清洗以及绿化,多余部分经排水沟排放,矿区附近无地表水体,汇水排放量不大,可全部被地表吸收。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农田施肥或绿化,不外排。车辆和设备清洗水取自沉淀后的采区汇水这部分废水与采区汇水一起收集至沉淀池。机修废水经隔油池隔油处理后用于工业场地洒水抑尘。
矿山生产期产生的污废水经处理后可得到综合利用,对当地水环境污染影响小。
3、环境空气影响及措施
1)采区
采区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扬尘和爆破废气。矿区开采面和公路运输扬尘主要采取洒水防尘、降尘进行防治,采用湿式凿岩、打孔,对运输原矿洒水加湿,爆破时扬尘量增大时则加大洒水降尘力度等方法,降低采区扬尘排放量。爆破设有300m警戒距离,爆破期间禁止外来人畜进入警戒范围内活动,爆破废气经距离扩散后对警戒范围外人畜影响小。
2)工业场地
工业场地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破碎站排放的粉尘和成品堆场、场地内裸露地面扬尘。破碎站粉尘产生量较大,采用全封闭后引风至布袋除尘器除尘的方法降低粉尘的排放,效果显著,能够满足有组织达标排放的要求;工业场地内成品堆场、裸露地面扰动、矿石装卸产生的扬尘采用洒水或喷水降尘的方式处理,尘污染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工业场地生活区生活油烟排放量小,且排放时间短,经自然扩散后对当地大气环境影响小。
3)排土场
排土场在渣土倾倒、大风时节会产生扬尘,经及时喷水降尘后环境影响小。
4、声环境影响及措施
石灰岩矿山生产期主要噪声源为空压机、露天钻机、挖掘机、运输车辆、破碎机等,其噪声级在70105dB(A)
经预测,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区标准限值要求,昼间工业场地内设备运行可能引起场地设备周边约20米范围内噪声超标,工业场地内高噪声设备均远离场界设置(大于20m),因此工业场地昼间场界噪声能够满足排放标准要求;昼间开采区内设备运行可能引起场地设备周边约135米范围内噪声超标,开采内高噪声设备在开采区内位置随开采进度移动,设备位置不固定,矿山开采由于安全因素留设有300m安全距离,开采面距离周边安全警戒线至少300m,因此开采区昼间运营噪声在安全距离警戒线内能够满足排放标准要求。由此可见,矿山运营开采期昼间噪声排放基本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区标准要求。矿山夜间不开采,对声环境无影响。
由于矿区周边300m安全距离范围内居民住户须按照矿山设计方案、爆破安全规程要求实施搬迁,因此,矿山开采期开采设备至少距离当地居住民房300m,昼间场界达标排放噪声再经150~300m距离衰减后,对当地住户噪声贡献值小,不会改变居民区声环境2类功能区现状,对当地居民生活干扰小。夜间矿山不开采,对当地居民区声环境无影响。
从总体上看,在爆破操作均定期进行,爆破前均广而告之,爆破安全距离内住户均按要求搬迁,爆破采用微差爆破,严格限值爆破炸药量的前提下,爆破噪声对周围农村生态环境及居民生活干扰影响相对较小,基本能够被当地环境和民众所接受。
5、爆破冲击波和振动影响及措施
一次爆破最大用炸药量为20kg时,爆破冲击波安全距离为60m;爆破振动60m外可满足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安全振动速度1 cm/s的要求;爆破产生的飞石可能对300m范围内的人员、设备、构筑物等产生影响。矿山业主应按照设计和《安全专篇》要求,逐步对矿山安全距离(矿界外300m范围)内农户实施搬迁,以确保矿山周边农户居住安全。在爆破作业前,确定好各项安全距离,保证作业人员、设备和构筑物的安全。同时定期对滚落道路和农田的飞石进行清理。
6、固体废物影响和措施
工程开采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表层剥离土和夹层废石,前期剥离土和废石用于铺设简易公路,后期堆存于专设的弃土场,弃土场周围修建截排水沟和挡墙,发生泥石流和滑坡可能性小。
本项目生产工人较少,主要为当地居民,不在矿上住宿,因此产生的生活垃圾量较少,主要为食堂饭菜残渣,在食堂内设渣水桶,产生的饭菜残渣集中收集,由附近农民收集用于饲养家畜;另外少量的其它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垃圾收集点,由矿方定期运送附近垃圾填埋场,对当地环境影响较小。
六、清洁生产水平和总量控制
1)清洁生产水平
从清洁生产识别来看,该建设项目采区汇水大部分利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减少污水排放。废弃土石用于平整工业场地和铺设矿区公路,部分搭配石灰石矿使用,剩余部分堆在指定弃土场,作为闭矿后植被恢复的备用土源。矿山生产中做到了废物综合利用,减少废弃物外排量,减少对环境污染,是一种清洁生产的行为。从评价指标来看,该工程的大部分清洁指标较好,总体上符合清洁生产原则。
2)总量控制
本工程项目建成后污染物主要是粉尘废气和少量废水。由于该项目排放的废水是沉淀处理后的采区汇集的雨水,主要污染物为SS,而废气排放主要为扬(粉)尘,均不是国家规定的需总量控制的污染物因子,因此无须申请总量控制指标。但矿山开采所有污染物排放均应纳入合川环保局环保控制管理。
七、公众参与调查
本项目公众参与现已采取在项目所在地张贴公告的方式进行,目前已就项目建设情况告知当地群众。据现场走访调查,当地群众普遍认为项目建设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就业岗位;就民房搬迁问题,大多数农户表示理解,并希望当地政府统一进行拆迁安置。由此可见,项目矿山开发改扩建建设得到了项目所在地公众的支持。
八、选址合理性
矿山选址符合用地政策要求,符合《重庆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1—2010)》和《合川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相关规定。新建矿山选址一致通过了合川区安监局、公安局、环保局、和所在村镇的同意,矿山选址总体合理。
工业广场拟设在矿区范围内、开采区西侧平坦地带,现状占地为农民自耕旱地,不属于基本农田,场地内无地表水体,出露的1口水井为浅井,水源仅为表层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出水量小,随周边农户搬迁而废弃,对场地建设制约影响小。场地地势平坦,有现成的机耕道与保合乡村公路相接,交通便利。区域水源、电源、交通等基础设施便于场地建设。碎石站拟设于在矿区范围内,现状用地主要是荒坡地,无基本农田,荒坡植被主要为灌木、草本,无乔木植被;碎石站紧靠开采区和预均化料场,可缩短矿山矿区内运输距离,交通方便,同时与工业场地生活区分列于东西两侧,减轻对生活区的影响。碎石站是主要粉尘产生点和高噪声排放点,距离碎石站最近的居民约350m,经布袋除尘和密闭隔声处理后,碎石站粉尘对附近居民影响较小,能够为当地环境所接受。总体来讲,整个工业广场的选址较合理,周边经搬迁后300m范围内无居民点,对周边300m外居民点影响较小。
拟设排土场在完善挡护措施的前提下,选址符合GB18599-2001 I类场选址要求。排下缘须修建浆砌片石挡土墙,避免堆体失稳垮塌。根据分析,排土场在保证每年生态恢复回填量的前提下,排土场容量能够满足5年运营期堆存要求,排土场采取洒水防尘措施和水保措施后对环境影响小。该排土场离设计开采区较近,可以较少运输产生的环境问题,后期覆土方便,其占地能够满足项目建设需要,选址符合环保要求。
九、环境监测与管理
矿山须设置专职环保人员,在矿山生产时负责管理、组织、落实、监督环境保护工作和各污染治理设施实施情况,使其达到相应的环保要求。
根据工程建设与生产特征,工程的环境监测主要为生态环境、声环境、环境空气、地表水环境监测。生态环境的监测可由业主自行观测,其它项目的监测应委托有监测资质的单位承担。
十、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本项目总投资为1000万元,此次工程环保投资为48万元,环保投资占项目总投资比例为4.8%。环保投资产生的有直接经济效益,但更多的为间接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十一、综合结论
重庆蕴丰建材有限责任公司48万吨/年建筑用石灰石开采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重庆市的产业政策,符合区域生态建设规划的要求。项目建设也得到了公众的支持。项目区环境质量现状较好,有一定的环境容量,项目产生的污染物经过处理后可实现达标排放。项目露天开采对当地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在落实评价提出的土地复垦和生态综合整治措施后,项目建设和运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满足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工程建设中只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污染防治工作,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影响,能为环境所接受,区域环境功能不会发生改变。评价认为,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项目建设可行。
十二、建议
1)该矿山严格按设计要求放坡、分阶开采,加强边坡的变形巡视工作。采石场开采完后,为避免周边生态地质环境恶化,应采取防治措施,并作好复耕及绿化工作。
2)应在采石过程中及时清除危石,确保施工预警和施工安全。
3)开采过程中放炮应严格按《爆破安全规程》执行,严格控制爆破药量,并设立警示牌,放炮前加警戒,提前做好安全防护,确保行人及矿山人员不受伤害。
4)对员工进行环保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具备及时处理异常事故发生。
5)为促进环保工作的积极开展,企业应按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要求,建立和规范自身环境管理体系,并创造条件,早日获得ISO14000的认证。
各位公众可以在本简本发布后10个工作日内,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或者其他便利的方式,向建设单位或者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提交书面意见。欢迎各位公众朋友提出您宝贵的意见!
建设单位:重庆蕴丰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通讯地址:重庆市合川区双凤镇保合场镇前进街5号附15
联系人:廖老师
联系电话:15823022919
环境评价机构: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公司地址: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二路177-9
联系人:张先生
联系电话:023-88316311
传真:023-88316315
Emailjimozxc1108@163.com

天天天不蓝 发表于 2012-4-29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点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联系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Archiver|环评爱好者 ( 鄂ICP备0601659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293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关注官方抖音号

GMT+8, 2025-5-14 02:55 , Processed in 0.06782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