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口中心渔港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次公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乳山渔港监督委托中国海洋大学进行“乳山口中心渔港工程”的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海洋环评工作已基本完成,现公布于众以征求公众意见和建议。 一、建设项目名称及概要 项目名称:乳山口中心渔港工程。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乳山口中心渔港工程,是在现有乳山口渔港基础上进行扩建,本工程新建顺岸码头427m、驳岸11m,现有码头地坪整修1.2×104m2,并建设港区道路、通讯导航设施、污水排放设施、给排水及消防工程等。项目总投资5648万元,其中环保投资8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5%。 地理位置:建设地点位于山东省乳山市乳山湾内,其坐标范围为: 北纬36°47′18.45″~36°47′59.33″,东经121°29′06.09″~121°29′42.64″。 二、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及治理措施概述 (1)工程产生的污染环境因素分析 施工期,施工作业时产生悬浮泥沙的源强为块石抛填3.80kg/s,基槽开挖1.41kg/s,间断性排放;船舶机舱含油废水产生量为0.6t/d,生活污水产生量为3.16t/d,生活垃圾产生量为52kg/d。施工产生的含油污水送有资质单位处理、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生活垃圾运至城市垃圾处理厂统一处理,对海洋环境无污染影响。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悬浮泥沙会对海水和沉积物及海洋生态产生影响。 工程施工使工程区内的水深地形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工程区流场(流向和流速)的变化,进而引起海底地形地貌与冲淤的变化,可能会对岸滩稳定性产生影响。 工程施工将造成工程区内底栖生物的损失,同时开采产生的悬浮会对周围海域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卵和仔稚鱼、底栖生物产生影响。 (2)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潮流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工程区周围500m以内的流速变化小于10%、流向变化小于2°。工程建设对500m范围以外海域的潮流场没有明显影响。 施工产生的悬浮泥沙,提高海水的浑浊度,从而降低海洋初级生产力,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同时会造成工程区内底栖生物的死亡。本项目造成鱼类损失量51.9kg,甲壳类和头足类等损失量为7.3kg,浮游动物(含鱼卵仔稚鱼)损失量为0.1kg,底栖动物损失量为4125.8kg。生态补偿金共计41.26万元。 (3)工程污染物治理措施 1)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施工船舶位置,使施工船舶配合得当,提高效率,以尽量减少施工作业流失的悬浮物。 2)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设备的日常维修检查工作,保持设备的良好运行和密闭性,发生故障后应及时予以修复,检修后的含油废料禁止随意向海抛弃,应统一收集后运至陆地后处理。 3)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排入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施工船舶固废应集中存放,统一处理。船舶含油污水送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接收处理。 三、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要点 该项目符合《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04年)和《威海市海洋功能区划》(2008年)。项目建成后增加乳山口渔港的泊稳条件,增强港区安全生产,极大地改善乳山口渔港的服务功能和码头秩序,提高码头的停靠能力,增加渔货卸港量,大大提高港口自身竞争力,为该区渔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有力促进港区及腹地经济的发展,维护当地的社会稳定。在严格执行“三同时”、严格执行本报告书所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各项环境管理、监理与监测计划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四、建设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乳山渔港监督 联系人:宋元涛 联系方式:电话:0631-6652367 邮箱:sdsyt@126.com 地址:乳山市府前路4号 邮编:264500 五、承担评价工作的环评机构名称及联系方式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中国海洋大学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2404号 联系人: 吴建政 联系方式:电话: 0532-66781882 传真: 0532-66781882 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 邮编:266100 六、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若您对本项目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于公示之日起15日内向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反馈,来电、传真、来函、电子邮件均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