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建设项目环评、验收信息公示平台
开启左侧

[环评公示] 广州市110kV新风输变电工程公众参与公示

[复制链接]
luyueia 发表于 2012-3-19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项目名称

110kV新风输变电工程

建设单位

广州黄沙铁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环评单位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

项目概况:

110kV新风输变电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新建110kV新风变电站1座,采用GIS全户内布置,拟征地面积3000m2。本期规模主变容量3×63MVA110kV进线3回,采用地下电缆出线,电缆线路长度约1.8km(不属于本次评价工作范围);10kV出线3×15回;10kV电容器组3×2×6012kvar
本工程动态总投资为11246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118.3万元,占工程总投资1.05%。本工程于2013年度夏前建成投产。

主要环境问题:

施工期:
变电站在施工期间,由于地表的开挖、工程车辆的行驶、施工人员生活等,施工区域将产生水土流失,粉尘、扬尘,噪声,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施工废水、生活污水等,但由于施工区域远离居民区,施工产生的粉尘、噪声对环境的影响不会很大。
运行期:
工频电、磁场,无线电干扰
变电站内高压设备的上层有相互交叉的带电导线,下层有各种形状高压带电的电气设备以及设备连接导线,电极形状复杂,数量很多,在它们周围空间形成了一个比较复杂的高交变工频电、磁场。这种高电场的影响之一是对周围地区的静电感应问题,即变电站周围存在一定的工频电、磁场。此外,站内各种电气设备、导线等亦可能产生局部电晕放电,这些都可成为无线电干扰源,通过出线顺着导线方向以及通过空间垂直方向朝着变电站外传播干扰波。
废污水
变电站为综合自动化无人值守变电站,日常运行无生产、生活污水排放。检修人员定期巡检时,可能会有极少量生活污水产生。
噪声
变电站的噪声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站内电气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如变压器、电容器等通电运行时产生的噪声;二是站内辅助设备,如变压器的风扇、配电装置的通风设备等运转时产生的噪声。
固体废物
变电站正常运行时,无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当变压器事故漏油或检修时,会产生少量废变压器油。
变电站运行期有人值守,会有少量生活垃圾产生。

污染防治措施:

a) 施工期
①变电站施工用地全布置在征地范围内,减少土地扰动、植被破坏;严禁踩踏非施工区域内地表植被。
②变电站场地平整时,应对表层土进行剥离,留作后期站区绿化用土;场地平整后,挖方边坡应修筑挡土墙、排水沟、护坡等水土保持措施,以防水土流失。
③严格按设计占地面积、基础型式等要求开挖,多采用原状土开挖基础,避免大开挖。
④文明施工,施工材料、临时堆土集中堆放,做好临时堆土的围护拦挡和合理利用工作;对基础开挖后的裸露地表用塑料覆盖,避免降雨时水流直接冲刷;土方开挖前进行表土剥离,与弃土分开堆放,采取拦挡、苫盖措施,用于工程完工后的站区、塔基绿化用土。
⑤施工区域的可绿化土地在具备条件时及时进行绿化恢复;绿化植被应选择与周围植被相同或相近的物种,避免外来物种入侵,保持景观协调一致。
⑥原料、土石方运输车辆覆盖蓬布,避免沿途漏撒;合理装卸、规范操作,易起尘作业面洒水作业;临时弃土及时外运。
⑦施工废水采用沉淀池处理,上清液回用于喷洒降尘;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采用防渗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运。
⑧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分开堆放,及时清运;变电站弃土交由广州市余泥渣土排放管理处处理。
⑨施工场界设围栏,选用低噪声工程机械,对高噪声设备采取隔声、降噪声措施;向周围公众告知工程情况,尽可能避免夜间施工,确需夜间施工时应规定提出申请,取得许可后方可施工,夜间禁止打桩作业。
b) 运行期
①变电站采用全户内布置,除主变压器其余电气设备均布置在配电装置楼内, 110kV配电装置采用GIS设备;对产生大功率电磁振荡的设备采取必要的屏蔽措施,对机箱的孔、口、门缝的连接处采取密封措施。在设备的高压导电部件上设置不同形状和数量的均压环,以控制导体表面的电场分布和强弱,避免或减少电晕放电。
2在设备订购时,提出电气设备等的噪声水平限值,选用低噪声的电气设备;每台主变压器两侧均建有防火隔声墙;主变、风机进行基础减振,进风口、排风口设置微穿孔消声器和微孔折板式消声百叶。
3变电站内设防渗化粪池1座,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4变电站每台变压器下设事故油坑,通过集油铸铁管与总事故油池(钢筋混凝土结构,容积21m3)相连,一旦事故漏油可全部收集,废油交有资质单位按国家相关规定处理;建议建设单位建立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5加强变电站内绿化植被的养护与修剪。

主要环评结论要点:
本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广州市城市发展规划,符合广州市电网规划,工程选址合理。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采取本环评中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和生态保护及恢复措施后,各项指标均满足相应标准的要求;公众参与的调查结果表明,项目区公众支持本工程建设。从环境保护角度,本期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点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联系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Archiver|环评爱好者 ( 鄂ICP备0601659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293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关注官方抖音号

GMT+8, 2025-5-14 14:21 , Processed in 0.06625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