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大东街大西街学院街交通综合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本)已完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 28号),在报送南充市环境保护局审批前向公众公告如下信息: 一、项目概况 南充市大东街大西街学院街交通综合改造工程起点位于大东街与滨江大道交叉处,终点位于大西街与人民南路交叉处,全长约1200m,宽29米,局部拓宽为47米。本项目为城市道路改造工程,建设内容包括:车行道板块修补、沥砼罩面,绿化带改造,人行道路铺设及主要道路交叉口的交通解决方案,其中人民南路-大西街节点的车行下穿地道为本项目的重点和难点,地道全长280m,宽19米。 下穿隧道方案:设置跨线桥段平面线形与原大西街平面线形一致,大西街及表方街在节点处适当拓宽为47m,地道全长280m。 由于大西街、表方街现道路面高程较节点处低,本次设计地面层道路控制高程为现状道路地面高程。地道最大纵坡4.747%、最小纵坡0.442%。凸型竖曲线半径1000米,凹型竖曲线最小半径800米。 下穿地道考虑交通量的需求设计为双向四车道,地面层两侧各设置2车道的辅道,用以解决转向交通以及掉头车辆的交通,地道框架段净高不低于5m,地道段横断面划分如下: 47m=5.5m(人行道)+7.5m(辅道)+ 19m(机动车道) +9.5(辅道)+ 5.5m(人行道) 建设工期为2012年8月至2013年4月,共计9个月。 二、拟建项目的环境影响 1、声环境影响 道路施工时对附近仍然居住的居民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施工期影响是暂时的,道路建设本身也是改善当地居民的出行交通条件,故在做好周围群众的安抚工作的情况下,取得他们的谅解和配合,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期噪声影响是可以承受的。 营运期后,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车流量增加,防治交通噪声影响仍很重要,建议通过道路相邻两侧建筑采取安装隔声窗、道路两旁加强绿化建设、限制车速等措施,最大限度的减轻交通噪声对居民住户的影响。 2、水环境影响 施工期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施工营地生活污水、构件预制场混凝土搅拌废水、含油污水和建筑材料的运输与堆放等,污水总量不大且做到不外排,在采取相应措施后对水环境影响不大。营运期在降雨过程中,路面径流通过路面横坡自然散排、漫流到排水沟或边沟中,或通过边坡急流槽集中排入排水沟的过程伴随着雨水稀释、泥沙沉降等各种作用,路、桥面径流中污染物到达水体时浓度已经大大降低。因此,可认为营运期对沿线水质无影响。 3、环境空气影响 拟建公路施工期主要污染物为扬尘、沥青烟和苯并(α)芘,其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范围较小,一般只在公路沿线附近,且为短期影响,施工期一结束,其影响将随之消失。营运期间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均不会显著改变环境质量。同时,公路绿化将采取乔灌草结合的方式,缩短怠速以及燃用达标燃料,尽量减缓汽车尾气的影响。故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三、报告书提出的环评结论 根据评价区域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对环境的主要有利影响表现在有助于南充市的城市发展和改善交通拥堵。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地占用所带来的土地资源损失的环境问题;另外,施工期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导致局部区域水土流失,主要产生部位在于工程临时堆渣场渣土的流失。施工“三废”排放将对局地环境污染影响。在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后,各种不利影响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减免和改善。公众参与调查表明,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对工程的建设是支持的。因此,从环境影响的角度分析,在切实作好该项目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本工程的新建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是可行的。 四、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 公众可以到南充市政府投资非经营性项目代建中心阅览报告书简本,或者通过来人、来电、来信等方式提出对本项目的意见和看法。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 建设项目沿线附近与项目有直接、间接关系的居民、企业单位或个人等。 六、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2012年3月27日至2012年4月5日。 七、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联系人:蒋克军 电话:18990816958 环评单位联系人:青丽华 电话:158817216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