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建设项目环评、验收信息公示平台
开启左侧

[环评公示] 石狮市长福片区改造安置房A、B、C地块工程建设项目》二次公示

[复制链接]
zhangpengfei 发表于 2012-4-23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zhangpengfei 于 2012-4-24 08:27 编辑

1.1 项目概况
石狮市长福片区改造安置房A、B、C地块工程建设项目建设项目位于石狮市湖滨街道长福社区,由泉州嘉信置业有限公司石狮分公司负责建设,拟建成以商住为主的现代住宅小区。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90797.42m2,总建筑面积503129.54m2,其中A地块建设内容为8幢24F、4幢25F,2幢22F高层住宅楼及2幢3F配套商场;B地块建设内容为1幢28F、7幢25F、1幢24F、2幢29F、3幢30F高层住宅楼及3幢2~3层配套商场;C地块1幢F22、15幢30F高层住宅楼及2幢4层门厅、3幢2F配套商场及店面等其他配套设施。
本次评价现场调查时本工程已开始土方开挖和桩基施工,并存在施工营地生活污水排放不符合环保要求、扬尘产生较大等问题,建设单位在下一步工作中需按本报告要求进行改进。
本项目的主要环境问题是项目建设施工期和运营期所产生的水、气、声和固废等污染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问题以及场地开挖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
1.2 工程环境影响评估
1.2.1 水环境影响评估
1.2.1.1 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石狮市中心区污水处理厂临时尾水排放水体塘头沟的监测结果表明,塘头沟水质现状较差,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劣V类水体,主要受上游农业废水未经收集处理直接排入及污水厂尾水排放导致。
1.2.1.2 水环境影响预测结论
⑴施工期
本项目施工期污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最大排放量为96m3/d,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GB8978-1996表4三级标准同时可达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标准后接入市政污水管网纳入石狮市中心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此外,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清洗水等工地废水经隔油沉淀后循环使用,或作为场地抑尘用水。
⑵运营期
本项目运营期废水产生量为2405m3/d,主要为居民及商铺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接入区域市政污水管网纳入石狮市中心区污水处理厂处理。本项目在石狮市中心区污水处理厂的服务范围之内,污水量不会对污水处理厂水力负荷构成冲击,水质符合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因此,本项目运营期污水纳入中心区污水处理厂可行。
1.2.1.3 水污染防治措施
⑴施工期
①加强施工管理,实施工地节约用水,减少项目施工污水的排放量。
②依据JGJ146-2004《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做好施工生活污水的处置工作。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经简易化粪池加石灰消毒沉淀处理后方可排放。
③施工工地污水隔油、沉淀处理后清水回用,部分作为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冲洗用水,部分作为场地抑尘、降尘喷洒用水,不得直接排放。
④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检修,防止设备漏油现象的发生,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应在专业厂家进行。
⑵运营期
建设单位采取室外雨污分流、室内污废分流,生活污水经地块内设置的4个地埋式化粪池处理后接入区域市政污水管网纳入石狮市中心区污水处理厂处理。
1.2.2 环境空气影响评估
1.2.2.1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施工期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主要为周边附近的商住区、西侧长福村住宅楼、东北侧石狮一中、石狮交通局办公大楼、石狮市政府办公楼、塘后村、东侧的前坑村、前园村等。
1.2.2.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1.2.2.3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⑴施工期
本项目施工期废气污染源主要为土建施工、粉质建筑材料运输、装卸、堆存及拌合等作业过程产生的施工扬尘。通过类比调查,施工扬尘的影响范围主要在工地围墙外150m以内,200m以外影响甚微。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期防尘力度,做好洒水抑尘工作,施工料场尽量远离邻近敏感点布置,并在工地边界设置围挡或屏障,最大限度降低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影响。
石狮市一中位于本项目东北侧400m外且位于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受本项目施工扬尘影响较小。项目周边附近的商住区、西侧长福村住宅楼、石狮交通局办公大楼、石狮市政府办公楼等在项目施工扬尘影响范围之内,且位于下风向,通过加强施工期间管理,做好抑尘工作后,控制项目施工扬尘对敏感目标的影响。
⑵运营期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气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废气、油烟、地下车库和柴油发电机废气,以及垃圾收集点(包括垃圾房)和化粪池可能产生的恶臭。
地块内居民生活及沿街饮食业店面以清洁燃气为燃料,正常燃气废气排放对环境空气基本无影响。住户厨房油烟经楼房内置烟道引至屋顶排放,地下车库废气通过排风竖井从车库上方排放,备用柴油发电机废气经专用排烟管直通屋顶排放,进驻小区的饮食单位安装油烟治理设施并确保油烟治理达标后通过专用烟道排放,对小区自身对本次评价提出的周围环境空气敏感目标影响不大。
地块内垃圾收集点采用密闭带盖分类塑料垃圾桶储存收集垃圾,装车时将垃圾能内用塑料袋分装的垃圾直接倾倒入垃圾运输车;垃圾房采用封闭式建筑,及时清运和清洗地面保持清洁,项目建设的垃圾房对项目自身及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化粪池在采取有效的恶臭防治措施后,产生的恶臭经大气扩散稀释及绿化带阻隔后,不会对项目自身及周边大气环境敏感目标造成恶臭污染。
1.2.2.4 主要环保措施
⑴施工期
①道路运输扬尘防治措施
运输车辆应按照批准的路线和时间进行建筑材料、土方等的运输,车行至环境敏感点分布较为集中地路段时,应低速行驶或限速行驶;实行密闭运输,防止超载;运输车辆驶离工地前,应在洗车平台冲洗轮胎及车身,其表面不得附着污泥。
②施工场内扬尘防治措施
施工现场应进行围栏或设置屏障。施工工地表压实并定期洒水。天气预报4级风以上天气应停止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合理安排工期,尽可能地加快施工速度,减少施工时间。
③堆场扬尘防治措施
施工期临时弃渣堆场应设置高于废弃物堆的围档、防风网、档风屏等。散装粉状建筑材料,宜采用仓库、封闭堆场、储藏罐等形式堆放。工地内露天堆置砂石,应采取覆盖防尘布、覆盖防尘网等措施。尽可能采用商品混凝土。
⑵运营期
①建设单位应预先集中安排进驻地块内的饮食单位的店面位置,预留送、排风机、油烟净化设备等设施的专用配套空间,设置专用排烟管道,饮食业单位应安装有效的油烟治理设施并确保油烟达标排放。
②垃圾收集点采用密闭带盖分类塑料垃圾桶储存收集垃圾,并用塑料袋分装。
③地下车库设置机械排风、排烟系统,车库废气通过排同竖井至车库上方排放,废气排放口设在地块绿化带内,排放口高度在2.5m以上,且出口朝向避开敏感建筑物。
④地下室发电机房设置专用的排烟管道,柴油发电机燃油废气经设有消音器的排烟管直通建筑屋顶排放。
1.2.3 声环境影响评估
1.2.3.1 声环境保护目标
施工期环境声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周边附近的商住区、西侧长福村住宅楼、东侧长福新建城区、石狮市交通局办公大楼、石狮市政府办公楼、石狮市防汛大楼等。
1.2.3.2 声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区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能达到GB3096-2008 2类功能区标准。
1.2.3.3 声环境影响分析
⑴施工期
本项目施工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噪声、运输车辆噪声以及施工作业噪声。预测结果表明,昼间施工噪声的影响范围大约在施工场地周边50~200m以内,项目施工期敏感目标主要为地块周边附近的商住区、西侧长福村住宅楼,东侧的长福新建城区、受本项目施工噪声影响较大;石狮市交通局办公大楼、石狮市政府办公楼、石狮市防汛大楼,办公时间主要为昼间,昼间受施工噪声影响较大,夜间无影响。
⑵运营期
本项目运营期噪声主要来自配套设备噪声、社会噪声及车辆交通噪声。通过对备用柴油发电机、水泵等高噪声设备采取有效的隔声降噪措施,加强小区内社会生活噪声管制,同时加强对进出车辆的管理,地块内声环境可以满足GB3096-2008 2类标准,上述噪声源对项目自身及周围声环境敏感目标影响不大。
1.2.3.4 主要环保措施
⑴施工期
①从声源上控制噪声,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选用先进工艺和低噪声设备。
②对高噪声机械设备设置隔音设施,施工场点尽量远离周围敏感目标布置,施工区边界设置隔声屏障。
③施工车辆途经沿线敏感路段时应限制行车速度,夜间严禁鸣笛。
⑵运营期
①地块内噪声源控制措施
建设单位应严格控制地块内备用柴油发电机和水泵等配套设备的噪声污染,在设备选型时优先选择先进可靠的低噪声设备,并对噪声较大的设备采到隔音消声减振等措施。
物业管理部门应积极开展创建安静居住区的活动。禁止在小区内商业店面内引进娱乐场点、机动车修配及其他超标排放噪声的加工厂(点)。商业店面安装的空调、风机等产生噪声的设备应远离周边敏感目标,并应采取综合降噪措施。
②外部交通噪声防治措施
对沿街高层住宅的立面阳台作封闭处理,对非阳台的室外窗户加强隔声效果,采用较好铝合金密封门窗或新型硬塑料保温隔热型门窗,同时对沿街建筑功能进行合理配置与布局。
1.2.4 固体废物影响评估
1.2.4.1 固体废物来源及产生量
⑴施工期
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由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组成,其中施工建筑垃圾产生量约为2.52×104t,生活垃圾最大产生量约为640kg/d。
⑵运营期
本项目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来自地块内住宅、商业店面及其他公建配套设施的生活垃圾,产生量为7040kg/d,约2570t/a。
1.2.4.2 固体废物处置措施分析
⑴施工期
①施工场地内应设置建筑垃圾临时堆放场,堆放场用地进行固化、建设围墙、备有防雨塑料薄膜,并由施工单位派专人负责管理。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应集中堆放,及时清运,在工程结束前清扫干净。
②建筑垃圾应尽量加以综合利用,用于土方回填、道路铺设等用途。多余的建筑垃圾或不能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应按照有关规定首先向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根据指定地点、运输路线、时间运行处置。
③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应分类收集、袋装化、定点投放,并委托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尽量做到日产日清。
⑵运营期
地块内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分类收集、定点投放,物业管理部门委托环屯部门每天定时收集清运,做到日产日清。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本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固体废物均得到妥善处置,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1.2.5 外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
本项目临街第一排建筑室内噪声可能超过GB3096-2008 2类标准。要求对非阳台的室外窗户加强隔音效果。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有效减轻交通噪声对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确保沿街住宅楼室内噪声满足GB3096-2008 2类标准要求。
1.3 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
1.3.1 产业政策
本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的限制类或淘汰类项目,不在国土资发[2006]296号《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及相应增补本中的限制和禁止供地项目之列。项目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鼓励类项目中的“城镇园林绿化及生态小区建设”相一致,同时符合《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有关要求。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1.3.2 选址合理性
本项目的建设基本符合石狮市主城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相关规划要求,与区域大气、水、声等环境功能区划相适应,与周边环境基本相容且相互协调,故选址基本合理。
1.3.3 清洁生产
本项目能从清洁生产和节能的角度规划本项目,设计使用节能和清洁的建筑用料和家装材料,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建设单位还应在施工、室内装修和物业管理等环节全方位地实施“绿色房产”系统工程,全面实施清洁生产。
1.3.4 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表明,本项目的建设得到了绝大多数公众的支持与认可,被调查者普遍认为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改善世纪大道陈村片区的形象、居住环境及投资环境,对项目建设表示支持。同时,公众对项目施工时可能存在的生态影响、建筑垃圾、施工污水、扬尘等环境污染和扰民事件表示了担忧,希望建设单位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严格执行各项环保措施,文明施工。因此,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进一步加强施工环境管理,认真落实本报告书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解决好公众担心的施工扬尘和噪声等问题,尽量避免或减轻对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
1.3.5 总量控制
⑴约束性总量控制指标
本项目约束性总量控制指标为COD和NH3-N。COD年排放总量为52.67t/a,NH3-N年排放总量为7.02t/a,COD和NH3-N总量从石狮市中心区污水处理厂总量中调剂。
⑵其他非约束性总量控制指标
其他约束性总量控制指标由建设单位根据环境报告核算量作为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在报地方环保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作为本建设项目的污染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其他污染物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如下:固体废物2570t/a。
1.3.6 环保措施
本项目施工期主要环境保护措施见13.3-1章节,运营期主要环境保护措施见表13.3-2章节。
1.4 评价结论
本项目位于石狮市湖滨街道长福社区,用地性质属于商住用地,符合石狮市主城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周边环境相容且相互适应。项目建设符合当前国家和地方相关产业政策要求,从绿色设计和绿色施工方面加强清洁生产。项目所在区域大气、声环境、水环境质量现状良好,基本满足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在施工与运营过程中严格落实本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目环境保护措施要求,确保各类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或妥善处理处置,且排放总量控制在本报告书核定指标以内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项目建设可行。
1.5 建议与要求
⑴加强建设施工过程的环境管理和监督工作,尤其应在施工扬尘、噪声、废处理及垃圾收集等方面作统筹考虑,尽量减少施工期对当地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影响。
⑵根据环办[2008]70号《关于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有关规定,要求建设单位在项目预售房时必须公示有关环评及环保验收信息。
⑶根据环监[1995]100号《关于加强饮食娱乐服务行业环境管理》和《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对地块内商业、服务经营场所提出如下要求和建议:
①饮食企业必须设置收集油烟、异味的装置,并通过专门的烟囱排放,专用烟囱排放的高度有位置,应以不影响周围的居民生活环境为原则。
②经营场所安装的空调器产生噪声和热污染的,经营单位应采到措施进行防治。对离居民点较近的空调装置,应采取降噪、隔声措施。
③严格把关商业、服务经营性质,禁止举办产生恶臭、异味的修理业、加工业等服务企业,有涉及污染项目的,应按照环境保护法及有关行政法规,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环境影响申报登记或审批手续。
⑷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设置有可回收标识或图案的保洁桶收集饮料灌、纸张、包装、玻璃瓶、电池等可回收物。
⑸对垃圾桶(箱)等实施定期冲洗、消毒管理。
⑹在小区内推广太阳能设备,如太阳能热水器,公共照明系统采用太阳能照明系统,减少电力消耗。
⑺将项目周边的规划路面采用改性沥青路面,降低交通噪声影响。
⑻设置中水回收系统,通过中水回用系统处理部分生活污水达到中水回用标准,用于小区绿化、冲洗道路、车库及冲厕用水,可以大大节约水资源。建议建设单位可根据实际需求和资源综合利用需要完善设计。
                                                       联系人:小张 联系电话:0592-3833891
                                                              日期:2012.3.23

tangxufeng27 发表于 2014-4-14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能否把这个项目发我一份,邮箱2313331539@qq.com,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点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联系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Archiver|环评爱好者 ( 鄂ICP备0601659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293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关注官方抖音号

GMT+8, 2025-5-5 11:41 , Processed in 0.59955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