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桂江三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 一、建设项目的名称及概要 项目名称:平乐桂江三桥工程 项目概要:拟建的平乐三桥北岸引道起点接规划同乐新区环城主干路和同乐大道相交的十字交叉口,沿在建的同乐大道向东北721m接上南梧公路平乐县城的北出口互通;南岸引道终点接规划的南北向城市次干路并与在建桂江二桥至潮水二级公路形成十字交叉,沿在建的桂江二桥至潮水公路向西4.64km接上G323国道。两岸引道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23m,设计速度为V=60km/h。大桥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桥宽采用26.5~33.5m。大桥及引道设计总长2.932km,其中大桥长696m,引道长2.236km(北引道长1.870km,南引道长0.366km)。 平乐三桥桥型采用扇形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门式独塔斜拉桥。 项目建设内容: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交通工程、交叉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等内容。 投资及工期:计划2012年底开工,工期24个月。总估算投资为28722.7326万元 技术标准 (1) 引道:四车道一级公路,平纵面满足城市Ⅱ级主干道要求; l 设计速度V=60Km/h l 路基宽度23m l 汽车荷载:公路—Ⅰ级。 l 设计洪水频率:1/100。 l 路面标准轴载:BZZ-100KN。 (2) 桥梁:四车道一级公路,同时满足城市Ⅱ级主干道要求; l 设计速度V=60Km/h l 桥梁宽度26.5m l 汽车荷载:公路—Ⅰ级。 l 设计洪水频率:1/100。 l 通航标准:桂江阳朔~梧州旺村航道等级按接国家Ⅴ(3)级标准。通航净空:通航净高为8m,侧高为5.5m,双向通航孔净宽80m,上底宽72m;最高通航水位频率10%。 l 设计年限:结构耐久性年限要求100年。 二、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城市桥梁工程项目,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声、废气、施工废水以及施工固废,同时,在建设过程中会涉及居民的拆迁等问题,也会对周围植物景观有一定的破坏或改变并对周围居民出行交通造成一定的影响。项目建成后将完善区域路网结构,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改善当地人居环境,由于交通量的增加,会给沿线居民带来交通噪声和交通粉尘的影响。 三、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施工过程中将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并严格限制夜间施工,使施工噪声所产生的影响降至最小;材料运输过程中尽可能做到全封闭,在多风季节加强施工区的洒水降尘工作,减轻大气污染;工程弃渣和生活垃圾要定点堆放,集中处理;施工结束后尽量恢复植被,维护原有的生态平衡。 运营期沿线两侧征地范围内应根据生态环境条件,实施全面绿化,临时占地全部恢复植被。对于公路两侧敏感居民住宅,采取拆迁或安装隔声窗或者通过建筑物自身的隔声后,使其环境噪声不低于现状功能要求或昼间满足现状功能要求,夜间室内满足使用功能;在沿线种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用来净化、吸收车辆尾气中的污染物。 四、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项目建设单位:平乐县交通局 联系人:夏寒冰 联系电话:18077351998 五、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名称和联系方式: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后东小府1号 联系人: 甘惠云 电话: 0771-3817844 六、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和主要内容: 环评工作程序:接受委托→准备阶段工作(含资料收集、初步现场勘察和工程分析、环境信息公示等)→正式工作阶段(环境现状监测、工程分析、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报告书编制阶段(汇总工作成果、报告书初稿形成后环境信息公示和公众参与调查、报告书报审查) 环评工作主要内容:通过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调查,预测项目建设对项目所在区域水、气、声及其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提出水、气、声、固废等方面的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态保护措施,使拟建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环境相协调,为工程建设和环境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预测项目风险影响,提出相应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措施,确保将事故机率降低到最低,事故影响降低到可接受程度。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① 对本项目的选线态度; ② 本项目对您生活的影响; ③ 您认为本项目最大的环境影响是哪些方面; ④ 您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环保措施; ⑤ 您认为本项目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⑥ 其他有关环保方面的建议。 八、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公众可自本公示之日起,于10个工作日内通过向建设单位或评价单位来函、来电、传真、发送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意见。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2012年4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