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320国道祥云(楚雄界)至漾濞(跃进桥)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已接近尾期,环境影响分析、污染防治措施分析以及评价结论基本完成。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将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公示。 一、建设项目情况简述 项目名称:G320国道祥云(楚雄界)至漾濞(跃进桥)段改建工程 建设性质:改建 建设地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弥渡县、大理市、漾濞县 建设内容:本工程推荐路线全长164.859km,其中新建35.8km。祥云县城过境及大理市过境段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60km/h,路基宽度23m(沿用祥姚公路、清红路段为36m),一级公路长度24.922km。其他路段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设计时速40km/h、60km/h,路基宽度10.0m、12.0m,二级公路路线长度139.937km。本工程路线起点K0+000位于楚雄州与大理州交界处,路线止于漾濞县顺濞乡跃进桥,接跃龙二级公路起点,同时连接大保高速公路跃进互通立交。工程占用土地422hm2,设置服务区4座、养护中心1座、管理所4座、大桥11座、中桥14座、小桥13座、涵洞617道,隧道2座。本次工程拆迁建筑物151666m2、电力线64351m、电讯线66702m。工程建设总投资约为356373.8875万元,平均每公里2243.6422万元。本工程计划2013年01月开工,2014年12月竣工,工期24个月。 二、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1. 生态环境影响 对植被的影响:工程建设对评价区植被的类型和面积影响有限。公路的拓宽将影响沿线分布的国家保护植物红椿。受影响的红椿共64株,受影响的地段为K138~K163路段的50m左右,公路修建对其有影响,要注意加强防护。 对动物的影响:公路施工和运营对陆栖脊椎动物的影响十分有限,看对陆栖野生动物的多样性和种群数量均不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 对土地的影响:公路建设对农地的占用面积以旱地的影响较大。公路建设征用的旱地占项目征地面积的30.64%。公路建成后,将使评价区的水田面积减少2.28%,将对评价区的耕地面积和分布格局产生较大的影响。公路建设征地对评价区灌木林地的分布格局的影响较小。 2. 声环境影响 ①施工期 施工期噪声主要为施工机械噪声。昼间施工机械噪声在距施工场地100m处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夜间在300m处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②营运期 营运期噪声主要为公路车辆行驶产生的噪声。预测结果显示,公路运营后道路噪声将对路线两侧声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3. 地表水环境影响 ①施工期 施工期废水包括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区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各施工营地,主要是施工人员就餐和洗涤产生的污水及粪便水,主要含动植物油、食物残渣、洗涤剂等。施工生产污水主要包括含悬浮物较高的泥浆废水和清洗修理机械等产生的含油污水。若不采取措施,污水会对地表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②营运期 项目在跨越河流时以建桥形式通过,小的河流或灌渠以涵洞形式通过,对沿线水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运行车辆所泄漏的石油类物质,通过地表径流流入沿线河流。路面径流的主要污染物为COD、石油类、SS等。对于石油类,也仅限于滴漏在道路上的这类物质,经过运行车辆轮胎的挤压,随轮胎带走一部分,其余部分只有在大雨季节,随路面径流经过边沟才有可能到达水体中。由于这类物质量较小,通过降水稀释、边坡对污染物的吸附等作用后才有可能到达水体,从而使污染物浓度变得更低,对地表水体的影响极小。 4. 地下水环境影响 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通过在施工营地内设置旱厕,定期清理用作附近农田用肥。对于施工营地其它生活污水收集后用于洒水抑尘。建议施工单位就近租用民房作为施工生活区使用。污水量很小,不会下渗到达地下水层污染地下水。桥梁施工采用围堰法施工,尽量减少对水体的扰动,同时桥梁施工尽量在枯水期进行。桥梁施工需要的物料、油料、化学品等以及机械漏油要严格管理,严禁污染水体。考虑到土壤有很强的过滤净化作用,这类污染对地下水的影响是很小的。 5. 大气环境影响 ①施工期 施工期废气主要包括运输车辆道路扬尘、砂石料堆存过程中起尘、施工作业扬尘以及沥青烟。据有关资料,在距路边下风向50m,道路扬尘TSP浓度大于10mg/m3;距路边下风向150m,道路扬尘TSP浓度大于5mg/m3。砂石料堆存过程中在大风天气下极易起尘,使得堆存场所下风向环境空气中悬浮颗粒物质浓度增加,从而对堆存场所下风向环境空气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根据已有资料分析,在大风天气下砂石料起尘对下风向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范围约为300m,会给此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造成不利影响。沥青烟气主要出现在沥青熬炼、搅拌和路面铺设过程中,其中以沥青熬炼过程沥青烟气排放量最大。沥青烟气中主要的有毒有害物质是THC、酚和3,4-苯并芘。目前公路建设采用设有除尘设备的封闭式厂拌工艺,用无热源或高温容器将沥青运至铺浇工地,沥青烟气的排放浓度较低,可以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沥青烟气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对周围环境影响也较小。 ②营运期 预测结果显示,营运各期沿线的NO2平均车流量小时浓度在路中心线10m范围外即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二级标准;高峰小时浓度在距公路中心线30m以外即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二级标准。项沿线所有敏感点在运营初期、中期和远期的NO2日均浓度和高峰小时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二级标准。 6. 固体废物影响 ①施工期 项目施工固废对周围环境影响有:侵占土地,破坏地貌和植被;可能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可能污染地表水;遇风产生的扬污染大气。 ②营运期 营运期产生的交通垃圾,如纸屑、果皮、塑料用具等废弃物以及公路养护和维修过程产生的筑路废料都对沿线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即增加了公路养护的负担,又破坏了路域景观的观赏性。 7. 环境风险 ①施工期 施工期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对水体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桥梁施工时需要的物料、油料、化学品等若堆放在两岸,管理不严,遮盖不密,则可能在雨季或暴雨期受雨水冲刷进入水体;而粉状物料的堆场若没有严格的遮挡、掩盖等措施将会起尘落入水体从而污染水体;若物料堆放的地点高度低于河流丰水期的水位,则遇到暴雨季节,物料可能被河水淹没,从而进入河流污染水体。根据调查,拟建项目所经河流属季节性河流,且河流较小,没有通航能力。施工期桥梁下部结构施工不可避免的会对水体造成一定影响。 ②营运期 公路运营过程中环境风险事故来源于车辆危险品运输。运输危险品的车辆在三甲河、力必甸河等水域路段发生事故时,危险品直接倾入水体或者车辆直接掉入水体,造成水污染事故。在居民集中路段车辆行驶发生事故也会对居民造成的危害。 8. 社会环境影响 本次工程拆迁建筑物151666m2、电力线64351m、电讯线66702m。本次工程将对拆迁住户的生活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应在施工前做好拆迁住户的补偿安置工作。 三、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期 ①提高施工人员的保护意识,严禁捕猎野生动物。②保存占用土地表层熟化土,为植被恢复提供良好的土壤。③施工中除必须除去的植被外,应尽量少破坏路线两侧的森林植被。④运输、取土、弃渣过程必须严格划定车辆行驶路线,尽量利用已有道路,避开有植被的地方。施工中禁止随意开辟施工便道。⑤尽快恢复工程建设中破坏的植被,尽量减少外来物种可利用的生境,以防范和限制外来物种入侵。⑥施工期如遇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如普通鵟、松雀鹰等重点保护动物时,严禁伤害;如遇到野生动物受到意外伤害,应立即与当地野保部门联系,由专业人员处理。⑦优选施工时间,避开野生动物活动的高峰时段。在隧道路段,施工时应尽量避免在早晨、黄昏和晚上进行爆破、打桩等高噪声作。⑧加强取土场、弃渣场防护,加强施工人员的各类卫生管理,避免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⑨“三场”的位置远离生态敏感,以避开公路工程对其景观完整性和森林景观的影响。⑩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红椿,建议采种育苗扩大种群。 (2)营运期 ①对工程涉及的地段进行人工植树造林,对公路沿线坡度较缓的季风常绿阔叶林次生林和季雨林次生林实施封山育林,对较陡的边坡采用建围栏及其他工程措施进行特殊管护。②加强森林植被的保护和培育。③沿线隧道和新修路段采用加密绿化带,在隧道口、桥下植被的应恢复自然景观。④拆除各种临时设施;清除碎石、砖块、施工残留物等杂物,恢复斑块间的连通性。部分石料场、弃渣场通过覆土和复耕措施等措施,恢复为耕地或林地,重建受损的森林生态系统和破碎退化的生境,恢复区域景观生态体系的完整性。⑤对公路修建时永久性和临时性占用的一部分耕地、林地予以补偿。 2. 声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期 ①敏感点附近不得设置拌和站。②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居民点附近夜间禁止施工。③选用低噪声设备。④合理安排施工运输车辆的行走路线和时间。⑤高噪声施工机械设备工场,应在靠近敏感点一侧设置临时声屏障。⑥施工车辆经过敏感点路段禁止鸣笛。施工便道50m内有成片的居民区时,夜间禁止运输筑路材料。⑦施工现场张布通告和投诉电话,以便及时处理各种环境纠纷。 (2)营运期 根据声环境影响预测,对营运近期第一排超标的居民敏感点采取修建隔声窗措施降噪或由建设单位协调解决。公路沿线应合理规划拟建新城镇区,公路防护距离范围内第一排不宜建设集中居民区、医院、学校等声环境敏感点。 3. 水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期 施工废水不能直接排入水体,收集后用于洒水抑尘。砂砾料冲洗废水等施工废水应循环回用。机械设备及运输车辆的维修保养,尽量集中于各路段处的维修点进行,以方便含油污水的收集。施工营地尽量租住当地民房,确需另设的施工营地应设置旱厕,收集生活污水处理后用于树木或田间追肥。桥墩施工期尽量选在枯水期,施工完毕将钻渣及时清理,减轻桥墩施工对水体的影响。 (2)营运期 ①严禁各种泄漏、散装超载的车辆上路运行,以防止公路散失货物造成沿线水体污染。②加强危险品运输车辆管理,制订应急预案。③执行水质监测计划,根据水质监测结果确定采取补充的环保措施。④跨河桥梁以及沿河路段安装防撞护栏,确保车辆行驶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不会掉进河流污染水体。 4.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期 ①距离敏感点300m范围内不得设置拌和站,拌和站作业配备需设置除尘设施,沥青作业配备沥青烟净化设施。②筑路材料堆放苫盖、运输粉状物料加盖篷布。③敏感点附近的施工道路及筑路材料堆放场应洒水抑尘。④筑路材料堆放点选在环境敏感点下风向,距离至少300m。⑤施工人员炊事设施应远离居民点并使用清洁燃料。 (2)营运期 ①加强公路管理及路面养护,保持公路良好运营状态,减少塞车现象。②严格执行汽车排放车检制度,限制尾气排放严重超标车辆上路。③加强运输散装物资如煤、水泥、砂石材料及简易包装的化肥、农药等车辆的管理,运送上述物品需加盖蓬布。④营运期根据隧道通风所需的最大风量选择相应的通风设备,将隧道内的污染物吹散到大气中。⑤执行环境空气监测计划,根据监测结果确定采取补充的环保措施。 5. 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1)施工期 ①不得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固体废物。②施工机械的机修油污集中处理,揩擦有油污的固体废弃物等不得随地乱扔,应集中处理。③在施工营地设置旱厕和垃圾箱。④桥墩施工中挖掘出的泥渣,以及建筑材料冲洗(如沙石冲洗)废水,应设临时沉淀池进行沉淀。⑤对固废处置设施应当加强管理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⑥废弃土石方在弃渣场进行处置,拆迁垃圾用于场地平整,生活垃圾运送至垃圾处理场卫生填埋。 (2)营运期 禁止乘客在公路上乱丢饮料袋、易拉罐等垃圾。在沿线汽车上下车站点等过往人员较多的地方设置垃圾箱,并安排专人负责清扫定期将垃圾运至附近城镇垃圾处理站处理。 6.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桥梁两侧应设置安全度高的防撞护栏,防止车辆事故污染水体。同时在桥梁俩端设置限速标志牌,提醒司机限速慢行。 7. 社会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施工期 ①采取运输避开地方运输高峰时段等措施减少对所在地交通的影响。②注意保护沿线现有公用设施。③施工期主要运输通道(临时设置)应远离居民区。④施工中如对地方道路造成严重损坏应立即修复,或将赔款交给当地公路管理部门修复。⑤当不得已占用当地农田水利设施时,应采取恢复或新建等措施妥善处理,建设单位应及时与当地政府和农民协商。 (2)营运期 ①做好通道内的排水设计,避免因积水影响通行。②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监视,在转弯、下坡等相对较危险路段设置相应的安全提示标志。道路维修维护必须采取警示、隔断等必要的安全措施。 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要点 本次评价认为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将会对沿线生态环境、声环境、环境空气、水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只要认真落实报告提出的减缓措施和保护措施,真正落实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建设的“三同时”制度,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并降至环境能接受的最低程度。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本项目选线合理,建设可行。 五、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和期限 如有需要,公众可通过电话、信函、电子邮件的方式,向环评单位及建设单位索取查阅,时间为公示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1.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 受工程影响的公众、团体以及其他关注项目的社会各界人士。 公众对本项目的意见和建议,请通过电子邮件、信函、传真的方式转给我们,同时请附上您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进一步沟通和回复。 公众提出意见的时间为公示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 2.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1)对项目的了解程度及对项目环境影响的认识程度。 (2)对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认识程度。 (3)项目环境污染防治的措施。 (4)对项目建设的态度。 (5)对项目建设的其他意见及要求。 七、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名称:大理白族自治州交通运输局 联系电话:0872-3125122 联系人:李星 通讯地址:大理白族自治州龙山行政办公区 邮政编码:671000 环评单位名称:北京中咨华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87162828 联系人:冉鹏飞 电子信箱418376256@qq.com 通讯地址: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南街9号 邮政编码:100176 大理白族自治州交通运输局 北京中咨华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2012年8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