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道204线固始三河尖至马达河段公路改造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1、建设项目情况简介: 省道204线固始三河尖至马达河段公路改造工程改造路段整体上呈南北走向,项目平面线形原则上按原道路中线布设。路线起点位于固始县三河尖乡,沿S204线向西,在周营村东北转向西南方向,在桥沟乡转向西,在往流镇东南转向南,向南途径李店、洪埠、城郊、汪棚、南大桥、郭陆滩、赵岗等九个乡镇,终点位于方集镇缸窑村马达河东南与省道S339相交处。按原公路技术标准对现有S204公路进行改造,路线全长约80.272km。,按二级公路改造。该项目属固始县“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由地方安排的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项目投资估算总金额为2274.71万元,所需资金申请国家、省补助及自筹。本项目工程总工期确定为12个月,2013年初开工,2013年底完成并通车投入使用。 2、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2.1 对环境空气的影响 项目施工期路基施工过程中由于挖取土石、填方、弃土、推土及搬运泥土和水泥、石灰、沙石等的装卸、运输、拌合过程中由大量尘埃散逸到周围环境空气中,同时,道路施工时运送物料堆放期间由于风吹等都会引起扬尘污染。 项目运营期,环境空气影响预测结果显示,道路两侧空气中CO、NO2小时浓度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 2.2 对水环境的影响 项目施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时泥土、泥浆散落、漏油等会造成水体局部油污染;施工人员排放的生活污水对施工区附近的地表水体有轻微的影响。 项目运营期水污染主要是路面径流,径流中主要污染物来源为过往车辆滴洒或泄漏的石油类。暴雨径流是运营期产生的非经常性污染。 2.3 对声环境的影响 项目施工期间,作业机械类型较多,如柴油打桩机、钻孔机械、混凝土搅拌机械、推土机、压路机、平地机、装载机、沥青砼摊铺机等。这些机械运行时在距声源5~15m的噪声值在76~95dB。因此,这些突发性非稳态性噪声源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公路运营后,公路行驶的车辆的发动机产生噪声;另外,车辆行驶引起的气流湍动、排气系统、轮胎与地面的磨擦等也会产生噪声;由于公路路面平整度等原因,高速行驶的汽车发生的振动所产生的噪声。 2.4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施工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表现在毁损植被、引起水土流失、造成农业减产和改变土地利用方式、造成景观破坏等。 2.5 固体废物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废气土石方、拆迁建筑物产生的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道路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是道路上的尘土,产生量较少。 3、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 3.1大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施工期间对水泥、砂、石灰等易撒落散装物料在装卸、使用、运输、转运和临时存放等全部过程中,必须采取防风遮盖措施,以减少扬尘。 施工时堆场(如石灰、粉煤灰)的位置应根据主导风向,尽量选择设在附近村庄或居民点下风向150m以外,同时加强对堆场的管理,必要时在堆垛表面掺和外加剂或喷洒润滑剂是材料稳定,以减少扬尘,并采取加盖篷布等遮挡措施。 运营期主要采取的措施为在公路两侧种植多层次的绿化林带,并选用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吸附能力强的树种,以期达到吸附净化汽车尾气、扬尘的作用。推荐使用以下树种:银杏、夹竹桃、冬青、刺槐、龙柏、杉木等木本植物;扒地草、白茅和结缕草等草本植物。 3.2水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间,由于生活区污水排放量很小,且污水排放时期短,污水排入施工营地附近的干沟,对地表水不会构成明显影响;在有雨水及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应设置临时沉淀池,使泥沙沉淀,在沉淀池出水的一侧设土工布围栏,再次拦截泥沙,施工完成后推平沉淀池。 运营期污水主要为路面径流,应在道路两侧设边沟和集水槽。为防止桥面初期雨水和危险品泄漏对水体的影响。雨水收集池兼作事故池,出现事故时,化学品废水及冲洗废水全部进入雨水收集池,由罐车抽走进行安全处理,避免对区域水环境造成污染。 3.3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施工期间,应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并做好施工机械的日常维护;尽量避免在施工场界周围存在居民生活区;合理确定制定以施工便道为主的物料运输路线,在运输路线穿镇过村时,做到减速慢行和禁止鸣笛;施工路段靠近乡镇、村庄的地方,距路线150m以内的村庄,应在施工前做好有效的防治措施,在施工机械上采取消声降噪措施,同时在施工面与住户之间设置隔声屏障,确保施工噪声不对村民的正常生活造成明显影响,尽可能选在白天施工,在夜间22:00~6:00禁止施工。 运营期受噪声影响的主要是道路沿线敏感点。敏感点环境保护措施应根据敏感点超标情况位置、规模、当地条件以及工程特点来确定。一般来讲,可供选择的声环境保护措施有设置隔声屏障、营建绿化防护林带,调整临路一侧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环保搬迁及修剪围墙等。 3.4生态保护建设方案 施工期间尽量利用现有道路,减少临时占地面积;施工营地尽量租用沿线已有房屋等。对施工期间的临时占地,应将原有地表层耕作的熟土推至一旁堆放,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熟土推至恢复原有地表层,以利以后耕作。对沿线河流、沟渠施工时,施工弃渣及弃土应运到指定地点。 3.5固体废物影响减缓措施 施工营地设置生活垃圾存放的专用设施,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送至市生活垃圾回收集中处理,对工程弃渣运送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堆放。运营期加强路面的清洁卫生工作。 4、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要点: 本项目属于道路交通建设,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符合当地规划。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得到了社会公众的支持和赞同。项目建设会改善沿线交通运输状况,改善投资环境。设计的路线选择方案,从环保角度来看也是合理可行的。在采取有效的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措施后,本项目建设对当地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符合国家相应当地环境标准要求,其影响程度是可以接受的,因此,从环境保护方面来看,本项目的建设是合理可行的。 5、环评报告书简本的查阅方式和期限: 查阅方式:公众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获取报告简本 查阅期限: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 如有疑问请拨打咨询电话。 6、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 项目所在地周围村庄居民、单位法人及相关专家。 7、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公众可以就项目路线选择、项目性质、建设内容、环境适宜性、环境风险及对自己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具体意见、建议。 8、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提出书面意见。 9、起止时间: 2012年10月8日~10月17日 10、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固始县公路管理局 联 系 人:张新建 联系电话:13839719669 环评单位:河南蓝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 钱丰 联系电话:0371-65826708 电子邮箱:qianfeng126@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