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高坪区青莲城乡统筹发展试验区园区道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南充市高坪区青莲城乡统筹发展试验区园区道路工程环评已完成报告书编制工作,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规定,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建设项目情况及概要 试验区规划村道路网共37条道路,道路路幅宽度为12米、6米、7米,双向两车道,道路总长37.96公里。本项目计划工期27个月,2012年12月项目开始动工建设,至2015年2月完成建设。本项目总投资18323.51万元,资金来源为自筹及银行贷款。 村道建设范围:南起白山水库,北至毛狗洞、小窑湾、涯湾一线,东至肖家湾沟、杨家湾一线,西至季家湾、庙湾一线。设计年限为沥青路面设计年限15年。抗震标准为按地震基本烈度6度设防,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本项目按城市次干路道路等级,设计行车速度30 km/h的双向两车道标准规划。本项目改善了试验区原有道路的交通状况,构成试验区规划道路方格网,与南充城市道路连接形成整个试验区的道路网框架。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废水以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大气污染主要为扬尘、施工燃油设备尾气以及装修废气。噪声主要是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固废主要为施工活动产生的弃渣以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生态影响主要为临时占地、弃土堆放对生态有一定破坏。 营运期:噪声污染源主要为道路行驶汽车噪声,大气主要是行驶汽车排放的尾气,固体废物主要来自来往车辆乘坐人员及养护工作人员生活垃圾。 三、建设项目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施工期: 废水防治:1.工地设一简易旱厕,废水经简易旱厕处理后作附近植被绿化施用,定时清运,不排放。2.施工现场排放的混凝土养护水、渗漏水等建筑废水,回用于施工现场的洒水抑尘。 大气防治:1.设置密实防护网和隔离篷。2.建材及建渣运输车辆密闭。3.进、出施工场地路口场地硬化。4.原材料露天堆放应予以覆盖。5.避免大风天气作业等。 噪声防治:1.合理安排工期。2.高噪声的施工材料加工点(锯木、锯钢筋等)尽量远离场外敏感点,尽量集中在建设地点中心。3.进、离场运输工具限速,禁止鸣笛等。 固废治理:1.在施工营地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清理,并由附近的城市环卫部门定期清除垃圾。2.在运输途中需防止遗洒,禁止冒顶运输,必要时用篷布盖住运输车辆,防止遗洒对环境带来二次污染。3.做到整个施工期界内外整洁有序,避免卫生环境的脏、乱、差。 营运期: 污水治理:拟建项目跨越农田灌溉水体,为保护水体,禁止漏油、不安装防护帆布的货车和超载车上路,以防止公路上车辆漏油和货物洒落在道路上,造成沿线地表水体污染和安全事故隐患。同时作好桥梁加强型防撞栏设计,以防止及降低危险品运输事故的污染风险。 废气治理:1、执行汽车排放车检制,限制尾气排放超标的车辆上路;2、省有关部门强制性加装汽车排气净化装置,单车污染物排放量符合有关规定;3、加大环境管理力度,公路管理部门设立环境管理机构,委托环境监测单位定期在环评报告中规定的监测点进行环境空气监测。 噪声治理:本项目营运期间,项目沿线的敏感点在营运近中期昼间夜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噪声超标现象,按照“以人为本,以新带老”的原则,同时参考现有居民点紧邻路旁居住的生活习惯,对于预测噪声超标的居民点采取以安装中空隔声门窗为主、辅以绿化措施的降噪方案,缓解项目营运期间的噪声影响。 固废治理:项目建成后,道路两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垃圾桶数量,收集的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项目符合国家当前产业政策要求,符合区域相关规划要求,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均能实现达标排放和安全处置;公众表示支持、无反对意见。在遵守环境保护法法律法规,全面落实经审查、审批后的本报告所列各项环保措施(包括施工期环保措施、营运期环保措施)后,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前提下,该项目从环境保护角度上看是可行的。 五、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期限及征求范围和主要征求事项 需要查阅“南充市高坪区青莲城乡统筹发展试验区园区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公众可向环评单位索取,查阅有效期为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南充市高坪区 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从环保角度出发,您对该项目持何种态度,请简要说明原因。 六、公众参与方式及提出意见的时间 公众可以通过电话、书信、直接来访等方式发表意见。发表意见的公众请注明发表日期、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根据需要反馈。公众提出意见的时间为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 七、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南充市高坪区白山沟综合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地 址:南充市高坪区青莲镇 联 系 人:李先生 联系方式:0817-3310626 环评单位联系人:张先生 联系方式:0817-2662077 2012年12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