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建设项目环评、验收信息公示平台
发布环保竣工验收公示|发布环评公示
建设项目环评费用在线计算|收费标准
环评师招聘与应聘| 行业信息|预评审会
2024年环评工程师备考全程指导|报名时间汇总
2024年环评师考试交流|资料下载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培训!
低价环评考试用书教材|环评图书免运费
考前培训|继续教育
发布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发布应急预案公示
查看: 11763|回复: 1
收起左侧

[环评公示] 句容下蜀至茅山公路(规划266省道)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信息公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20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句容下蜀至茅山公路(规划266省道)改扩建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信息公示
句容市交通运输局委托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编制的《句容下蜀至茅山公路(规划266省道)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已基本完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现向公众公示报告内容如下:
1、工程概况
本工程路线起自句容下蜀临港工业集中区规划经二路与338省道平交,向南跨沪宁铁路,下穿沪宁城际铁路和京沪高铁,在南京财经大学桥头分校西侧与312国道平交,然后沿武岐山东侧山坡展线翻越香炉山西垭口,在馒头山东侧布线至空青石灰厂东与老句蜀相交,路线继续向南穿过废弃采石场在北山水库东侧沿骑马岗西侧山坡布线,过大顶山与骑马岗间的垭口。路线沿大顶山东侧布线,跨北山水库东干渠,折向东南,在沪宁高速公路北侧接上老句蜀公路后,上跨沪宁高速公路,沿老句蜀公路向南,至规划宝华山路折向西,利用规划宝华山路至新122省道后再折向南,沿规划致远路线向南,跨句容河后与新104国道相交后,折向东利用104国道和243省道再利用243省道至老句茅公路,然后利用老句茅公路,止于340省道。全长 63.497km,其中新建27.715km、改扩建28.463km、老路共线已建段7.319km。
本项目投资总额260276.39万元,按一级公路建设。本项目计划于2013年7月~2013年12月完成征地拆迁、软基处理工作,路基工程、桥涵工程预计在2014年12月完成,2014年4月~2015年12月完成路面工程和交通工程等。2015年12月完工通车,施工期预计为30个月。
2、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社会环境
项目的建设会对被拆迁单位及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负面影响,须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偿;工程施工会对市政基础设施带来一定的影响,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项目建设期间会对交通运输造成一定影响,必须采取有效的交通组织管理;项目建设期间会对原有的景观环境造成破坏,项目运营后,桥梁结构和绿化景观完美的结合会营造优美的景观环境。
(2)声环境
施工期:由于项目施工期间施工过程的复杂性、施工机械类型、数量等的多变性等原因,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两侧敏感点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基本上所有敏感点昼夜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必须采取一定的环保措施。但由于施工过程为短期过程,施工期的噪声影响将随着施工作业的结束而消失。
运营期:拟建公路交通噪声对沿线敏感点声环境质量的夜间影响远比昼间严重,中期期比近期严重。其中,营运近期昼间有6个敏感点超标,而夜间有45个敏感点超标;营运中期昼间有10个敏感点超标,而夜间有59个敏感点超标。近期昼间超标较少;夜间超标面较广,超标程度较高。红线外35m以内范围内执行4a类,夜间超标值最大6.7dB(A)。2类区敏感点,夜间超标量最大为4.6dB(A)。中期4a类区昼间最大超标1dB(A),夜间最大超标8.2dB(A);中期2类区昼间超标量最大3.5dB(A),夜间最大超标5.7dB(A)。到营运远期,4a类区昼间最大超标3dB,夜间最大超标9.8dB;3类区夜间超标0.7dB(A);2类区昼间超标量最大6.1dB(A),夜间最大超标8.2dB(A)。沿线涉及1处养老院,预测结果表明:养老院近、中、远期均不超标。
(3)大气环境
施工期:大气污染主要来自扬尘污染和沥青烟气污染。采取设置围挡、施工现场洒水、拌和站合理选址、拌合设备全封闭作业及安装除尘设备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期施工扬尘、沥青烟气对沿线大气环境的影响。由于施工是暂时的,随着施工的结束,上述环境影响也将消失。因此,在采取上述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下,本项目施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对沿线敏感点的影响处于可以接受的程度。
运营期:对环境空气的污染主要是汽车尾气污染,通过类比预测,拟建公路在运营中期和远期NO2小时平均浓度均未超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0.20mg/m3的要求,因此运营期汽车尾气排放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小。
(4)地表水环境
施工期:桥梁工程施工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围堰和围堰拆除过程中,会导致局部水域SS浓度升高,但这种影响是轻微的、短暂的和局部的;施工场地生产废水经简单的沉淀隔油处理后,用于洒水降尘,不排入水体,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小;生活污水充分利用当地污水排放系统,,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小。
运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是路面径流,城镇段路面径流水排入市政管网,非城镇段路面径流经收集后排入不具有饮用、养殖功能的河沟或排入涵洞中,对河流水质影响较小。
(5)地下水环境
施工期: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桥梁施工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施工期含油污水、建筑材料堆放期间的淋渗水等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通过采用清水护壁、桥梁封闭施工、设置堆放场地防渗区域等措施防止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环境。
营运期: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路面径流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由于土壤层的吸附作用,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运移过程中一般被吸附净化,但对地下水含水层影响较小。
(6)固体废物
本项目施工营地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废弃土方用于回填取土坑恢复耕地,桥梁桩基钻渣全部用于泥浆池和取土坑的回填,拆迁产生的建设垃圾由各户自行分拣,废混凝土、废砖瓦、废木料重新利用,剩余少量拆迁建筑垃圾就近运至指定位置填埋,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拖运处理。采取一定的扬尘控制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后,固体废物贮运环节对环境的影响处于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因此,本项目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7)生态环境
项目建设对当地耕地资源有一定的影响,但不会对当地土地利用总体格局产生大的影响;工程占地会造成当地农业生产的减产,并会影响当地农灌系统和农作物的生长;工程建设不会干扰沿线动物的正常活动,也不会对其生活习性造成大的改变;项目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量为8720.3t/a。拟建工程不会对句容北部山地水源涵养区、茅山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句容东南部山地水源涵养区造成很大影响,不会改变其主导生态功能。
3、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施工期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社会影响减缓措施
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镇江市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镇江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进行拆迁补偿工作;建设单位必须与相关部门沟通,明确有关基础设施的具体位置及防护要求,向设施主管部门报送施工方案,统一协调安排。
2)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避免夜间施工、敏感目标附近的强噪声施工应设置移动声屏障;加强施工期噪声监测。
3)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现场应设专人负责保洁工作,及时洒水清扫,减少扬尘;施工现场周边设置符合要求的围档,对堆土场、散装建筑材料堆放场要采取压实、覆盖等预防措施;渣土运输车辆实行密闭运输,运土卡车要求完好无泄漏,及时清洗渣土运输车辆;合理规划渣土运输车辆行驶线路和时间,减少扬尘污染。
4)水污染防治措施
制定严格的施工管理制度并实施环境监理;工地人员的生活垃圾、施工物料垃圾等尽量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并联系当地环卫部门及时清运;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泥浆经沉淀池处理后用于洒水降尘;机械设备冲洗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用于洒水降尘;施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肥田,不直接向地表水体排放。桥梁桩基钻孔施工过程中工尽量采取清水护壁工艺,或采取封闭施工,尽量减小钻孔施工与周围地下环境的接触面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泥浆等污染物进入地下环境而污染地下水。为防止油料等物质不慎泄露对堆放场地附近的地下水环境带来影响,可在建筑材料堆放地设置一定的防渗区域,专门存放油料及化学品物质。
5)生态保护措施
及时对工程临时用地进行地表植被补偿恢复;对沿线所有因工程需要而挖取的成年树木进行移植,施工完毕后对地表尽快复原,并进行植树植草绿化。
在句容北部山地水源涵养区、茅山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句容东南部山地水源涵养区路段施工开始前,施工单位必须先与有关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协调有关施工场地、施工临时便道等问题,建议由相关管理部分和施工单位共同划出保护线,并按照保护线在施工场地周围和施工便道一侧设置临时挡墙,确保施工人员不越界施工,尽量减少对水源涵养区与饮用水源保护区周围的土壤和生态的破坏;同时施工时须加强施工人员管理,采取明确的奖惩措施,奖励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分子;严禁施工人员破坏产业区动物植物。
句容北部山地水源涵养区、茅山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句容东南部山地水源涵养区范围内禁止设置取土场地和施工场地、施工营地和临时弃渣场。
6)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
严禁在工地焚烧各种垃圾废物;弃渣统一交由政府指定的渣场处理,做好临时渣场的防护,做到及时清运;施工中产生的弃土要集中堆放并采取封闭以及遮盖措施;生活垃圾须集中收集,交环卫部门处理;按照镇江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管理规定严格施工管理工作。
(2)营运期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声环境保护措施
对超标敏感点采取声屏障、降噪林、绿栅篱、低降噪路面等保护措施。对超标量较小的保护目标预留资金根据营运期超标情况实施相应的隔声降噪措施。
建议道路两侧红线外60m为本项目的噪声防护距离,沿线政府或规划部门,应严格控制在噪声防护距离范围内新建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噪声敏感建筑物。
2)环境空气保护措施
建设养护绿化工程,保障区域内绿化的防尘和净化空气功能;道路隔离带和中央分隔带绿化树种选取对NO2效果较好的刺槐、黄杨等,可有效降低路肩CO、NO2浓度。
3)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公路全线设置完善的边沟排水系统,排水系统的排出口位置应位于无饮用、养殖功能且与功能区域内其他河流相通的水体。
加强公路排水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定期疏通清淤,确保排水畅通。
路面径流不得排入句容河二支河、二圣桥水库(支流)、茅山水库(支流)等河流。
句容河二支河中桥、永生中桥、直溪小桥、杨甸小桥和华兴小桥采取桥面径流收集系统、事故池,严禁初期雨水和事故废水排入句容河二支河、二圣桥水库(支流)、茅山水库(支流)。
4)生态保护措施
定向营造以乔木、灌木为主体的多结构层次植物群落,配备专业人员强化绿化苗木的管理和养护,确保道路绿化长效发挥固土护坡、减少水土流失、净化空气、隔声降噪、美化景观等环保功能。
4、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要点
  ●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项目符合区域规划要求,选线合理;
  ●项目实施后不降低沿线环境质量;
  ●项目能够满足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项目所在地沿线居民对工程普遍持赞成或有条件赞成态度;
项目建设单位在严格落实环保“三同时”措施后,本项目的建设,从环保的角度分析是可行的。
5、信息了解渠道
为了使公众能详细了解工程建设的环境影响信息,现提供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可以通过附件下载查看。
6、公众意见征询的范围和方式
本次公众意见征询的范围为项目所在地附近与本项目位置较近的居民及其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公众参与调查的事项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本及其结论的意见,及对项目本身的其它意见。
(1)公众对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目前的环境质量的反映。
(2)公众对拟建项目了解程度及反映。
(3)公众认为该项目对环境质量造成的危害/影响程度是什么?
(4)从环保角度出发,公众对该项目持何种态度,请简要说明原因。
(5)公众对该项目环保方面有何建议和要求?
(6)公众对环保部门审批该项目有何建议和要求?
7、公众意见调查形式
调查范围内的公众可以电话、传真、电子邮件,以及来访等各种方式向建设单位或评价单位提出意见,参与上述意见的调查。
8、联系方式
(1)建设单位及其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句容市交通运输局
单位地址:句容市文昌东路肖杆河桥北
联系人:陈松
联系电话:0511-87208918
(2)、环评单位及其联系方式
环评单位: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建邺路98号鸿信大厦人保11层
联系人:王文林
联系电话:025-84202066-6501
传真:025-84405744
9、公众意见受理时间:
2013年2月20日~2012年3月6日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见附件。

句容下蜀至茅山公路(规划266省道)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345.07 KB, 下载次数: 235

 楼主| 发表于 2013-4-11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点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联系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Archiver|环评爱好者 ( 鄂ICP备0601659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293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GMT+8, 2024-5-30 15:02 , Processed in 0.08525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