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发布环保竣工验收公示|发布环评公示
建设项目环评费用在线计算|收费标准
环评师招聘与应聘| 行业信息|预评审会
2024年环评工程师备考全程指导|报名时间汇总
2024年环评师考试交流|资料下载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培训!
低价环评考试用书教材|环评图书免运费
考前培训|继续教育
发布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发布应急预案公示
查看: 1588|回复: 4
收起左侧

[2007.02.03]北冰洋将不再有冰 中国将严重缺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3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7年02月03日 07:40:16  来源:现代快报

联合国发布严厉气候警告称人类要为全球变暖负90%责任,本世纪末——

    北冰洋将不再有冰 中国将严重缺水

    气候异常之俄罗斯天降“彩雪”

    1月31日,俄罗斯中南部地区下了一场雪。这场雪不是白色、而是“彩色”的,深浅从浅黄到橙黄不等,同时,这种雪伴有一股特殊的霉味,雪中还有油性的斑点。“彩雪”覆盖面积达1500平方公里,据悉“彩雪”可能是由于某个大型工业企业发生技术故障或者排放废气造成的。

    另外,欧洲全境今年的冬天都不太冷,法国往年常见的候鸟今年也没有飞来。

    气候异常之中国今冬气温偏高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今年我国冬天气温比以往略微偏高。专家表示,受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影响,我国北方部分地区今年冬天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1月我国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1.4摄氏度。偏高的气温带来植物生长的反常变化。江苏省气候中心的消息称,自2006年12月份以来,江苏省大部地区气温持续偏高,引发植物反季节开花,南京市一些区域的桂花在严冬开放。

    气候异常之中国洪涝干旱等极端事件

    气候变暖后,我国的天气-气候极端事件的发生频率增大,我国的极端降水事件趋多、趋强。极端降水平均强度和极端降水值都有增强的趋势,长江及长江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和极端降水量趋于增加,极端降水值和降水事件强度有所加强。长江中下游大部分雨涝集中在5-7月份,受涝次数占全年的70%-90%,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极端降水量比例趋于增大。

    北京时间2月2日,联合国在巴黎发布迄今为止最严厉的气候警告。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表的一份评估报告摘要一针见血地指出,全球气候变暖有超过90%的可能由人类活动导致。报告说,全球变暖将持续数百年,海平面将持续上升。报告说,现在的形势迫切需要各国政府进一步减少和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以延缓气候变暖趋势。

    [报告结论]

    气候变暖 人类要负90%的责任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这份长21页的报告说,过去50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极可能”与人类使用石油等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增加有关,报告说,“极可能”意味着可能性超过90%。

    在2001年发表的第3份评估报告中,IPCC认为,气候变暖与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有关的可能性至少是66%。IPCC最新报告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8至4摄氏度,海平面升高19至58厘米。在2001年发表的评估报告中,IPCC曾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4至5.8摄氏度,海平面将升高9至88厘米。

    专家们再次警告气候变暖带来一系列灾难性后果,例如,北极地区冰雪融化、墨西哥湾暖流减缓、海平面升高,暴雨、干旱和热浪等极端天气频繁出现。

    [科学依据]

    130多个国家地区、500多名专家历时3年写成报告

    自19世纪中期有记录以来,全球平均气温高居前10位的年份都出现在1994年以后。很多欧洲国家今年1月平均气温也创历史最高纪录。但气候变暖是否与人类增加温室气体排放有关,历来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IPCC的报告代表当今主流观点。

    这份全球气候报告的编写充分体现了“全球性”,报告历时3年,有来自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名专家参与。报告称,目前地球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比过去1万年中任何一段时期都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过去65万年中任何时候都高,比工业革命前高35%。

    伦敦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卡米拉·图尔明说,IPCC的新报告为证明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暖提供最有说服力的证据。

    [亡羊补牢]

    出台《京都议定书》 美国为私利竟中途退出

    为使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2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

    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美国人口仅占全球人口的3%至4%,而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占全球排放量的25%以上,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美国曾签署《京都议定书》。但2001年3月,布什政府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义务”为借口,宣布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

    埃菲尔铁塔灭灯警示

    1日19点55分至20点,每晚都熠熠发光的埃菲尔铁塔的2万盏灯全部熄灭。正在开会研究全球变暖报告的会场所在地希尔顿饭店也拉下了电闸。与埃菲尔铁塔同时熄灯的还包括多个国家的地标,意大利罗马当局关闭了圆形竞技场遗址和市政广场两处灯光,西班牙马德里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阿卡拉拱门。

    美企业请人反击报告

    美国一些能源巨头也纷纷请“笔杆子”出马,为它们辩护。由美国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资助的美国企业研究所曾致函美国、英国和其他国家有关专家,请他们写文章,驳斥IPCC的报告,并表示将支付每人1万美元稿酬和差旅费。

    科学家近年来对全球变暖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虽然还不能全面预测全球变暖给地球带来的多种变化,但人类对全球变暖的负面影响已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一、水供需矛盾加剧:全球变暖导致降水变化,全球水资源供需矛盾愈加明显。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今年初曾指出,如果地球平均气温上升4摄氏度,全球就会有30多亿人面临缺水问题。

    二、天灾威胁加重:地球“发烧”,热带风暴和飓风的次数和强度可能增加。

    三、岛国命运堪忧:地球两极冰雪融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众多岛屿将被淹没,一些岛国可能不复存在,岛上及沿海居民生活受到威胁。

    四、夏天热浪频仍:有关报告显示,如果全球平均气温上升3摄氏度,北美地区受热浪侵袭的次数将增加3至8倍,世界其他地方与北美情况类似。

    五、生物链被打乱:由于气候变化,不少动物开始向南部或北部迁移,生物物种活动范围的变化将导致迁入地和迁出地生物链出现混乱,从而对农林业和渔业产生不利影响。

    六、传染疾病肆虐:由于全球变暖,许多通过昆虫、食物和水传播的传染性疾病的传播范围将扩大,并对贫困地区的人口造成显著影响。

    七、经济发展蒙阴影: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全球发生的重大气象灾害比50年代多5倍,因此造成的年均经济损失从60年代的40亿美元飙升至290亿美元。

    全球变暖带来的“七宗罪”

    全球日益变暖,北冰洋的海冰将在本世纪后半段融化消失。而欧洲阿尔卑斯山冰河融化,已经不再是冬季滑雪胜地而成了避暑区;欧洲地中海沿海地区的夏季由于热浪已几乎无法居住。部分太平洋岛国将被上升的海水淹没;干旱区扩大,非洲和南亚等地的旱灾更加严重。

    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中,澳大利亚著名的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体。然而,受全球暖化的影响,它很可能将在数十年内灭亡。

    报告中的一章显示,天气变化、全球变暖将加剧大堡礁的珊瑚白化速度,由于水温变热,海水变酸,致使一年一次的定期堡礁白化损害很可能将提前至2030年。如果组成珊瑚的有机体死亡,珊瑚礁会脱色,留下白色石灰岩。大堡礁将因此进入功能性死亡。

    对于这份报告,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主席拉金德拉·帕里乔这样形容,“我希望,报告能够震动人们、政府,让他们采取更严肃认真的行动。”

    到2080年,将有11亿至32亿人口遭受缺水之苦,而饥饿人口将增加2亿至6亿。负责起草该份报告的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产业研究组织前气候主任格雷姆·皮尔曼表示:“如果你留意一下中国,会发现和澳大利亚一样,中国农业地区的降水量也会大大减少。非洲和孟加拉国等贫穷国家将会受到最大的影响。”
发表于 2007-2-5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严重的危机啊,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发表于 2007-2-5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拍了那么多自然灾难影片以警示人类。反而没有警示他们自己。
难道他们不属于人类么?汗哦。
发表于 2011-3-26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光是中国,这是全球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在人为,事实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点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联系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Archiver|环评爱好者 ( 鄂ICP备0601659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293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GMT+8, 2024-6-5 07:06 , Processed in 0.07483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