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建设项目环评、验收信息公示平台
开启左侧

[环评公示] 环境保护部工作动态2009年第二十七、二十八期

[复制链接]
独处 发表于 2009-9-23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环境保护部工作动态2009年第二十七期
2009-08-28

  8月6日至10日,2009年度第一期全国环境应急管理培训班在北戴河中心举行,来自部应急办的领导及专家为学员授课。培训班重点讲授了环境风险防范和隐患排查、预案管理与应急演练、应急响应与信息报送、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处置、应急防护有关知识、环境应急管理法规政策与责任追究等相关内容。共有来自各督查中心及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91名学员参加了培训。
  8月11日至17日,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安全管理培训班在北戴河中心举行,部生态司朱广庆副司长出席开幕式并授课,部信息中心、南京环科所、中国科学院的专家为学员授课。培训班重点讲授了全国生物物种资源调查阶段进展、国家生物物种资源数据库、生物多样性评价方法、外来入侵物种防治、转基因生物安全风险评价、《生物安全议定书》与我国生物安全管理、中国植物数字博物馆等相关内容,来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7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   
  8月19日,应山东省环保厅的要求,环境保护部规划财务司、规划院与山东省环保厅王光和副厅长一行五人就山东省“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工作进行了座谈。2009年全国环保规划财务会议后,山东省环保厅于8月1日至15日,对山东省“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的6大领域10个研究课题面向社会进行了招标,是全国率先尝试前期研究公开招标的省份。山东省环保厅同志介绍了山东省前期研究的工作方案、进展和需要国家支持指导的领域。舒庆司长、洪亚雄院长和吴舜泽副院长介绍了国家“十二五”前期研究组织及课题招标的经验,并对山东省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应。
  8月20日至21日,环境保护部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联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陶氏化学公司,在江苏省张家港组织召开了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和应急反应项目示范区启动会。与会人员来自江苏省环保厅、苏州市和张家港市环保局,以及张家港陶氏化学公司等四十余家化工企业的环保安全负责人。启动会上有关专家介绍了APELL计划在国外的开展情况、化工事故预防与准备的社区参与情况、安全管理系统与事故预案的制定;陶氏化学(张家港)有限公司和道康宁(张家港)有限公司等企业介绍了先进的安全管理系统与事故预案。与会人员就该项目在张家港示范区的下步工作和范围进行了讨论。
  8月21日,东北督查中心主任文毅、副主任白保柱与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邓建玲一行,就华电集团所辖东北地区企业环保工作进行了沟通和交流。华电集团有关人员介绍了其在东北地区企业的基本情况和环保工作取得的进展。东北督查中心通报了在日常检查中涉及的华电集团相关企业环保工作情况,并对下阶段华电集团在东北地区相关企业环保工作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提高脱硫设施装备水平,保证设备质量;二是加强环保组织机构的建设和管理;三是加大环保人员培训力度,完善环保规章制度;四是提高废物综合利用水平;五是加强脱硫设施监管。双方决定进一步加强沟通和交流,建立定期协调沟通机制,并计划联合开展电厂脱硫设施检查。
 楼主| 独处 发表于 2009-9-23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环境保护部工作动态2009年第二十八期
2009-09-11

  7月27日至31日,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主任唐丁丁率队赴内蒙古自治区开展跨国界流域生态环境状况调研,重点考察额尔古纳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包括流域水质状况、污染源分布、监测和应急能力现状、自然保护区分布以及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情况等。部国际司、政策研究中心国际所有关专家参加了调研活动。调研活动期间,内蒙古自治区环保厅主持召开了工作座谈会,呼伦贝尔市环保局、外办、发改委、水利局、林业局、农牧局等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唐丁丁主任介绍了目前跨国界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与国际压力,强调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呼伦贝尔市环保局代表就其辖区内额尔古纳河的生态环境状况以及本次调研的计划安排等内容进行了全面介绍,调研小组还就国际关注的相关问题与参会代表进行了深入讨论。
  8月3日,环境保护部应急调查中心组织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辖市环保部门、部各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共30余人在甘肃酒泉市召开了《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讨论稿)》研讨会,受田为勇主任的委托,张迅副主任主持了会议。会上,张迅副主任介绍了起草《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讨论稿)》的背景,并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要向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突发事件应对的全过程转变。会上,各地代表结合地方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实际,对讨论稿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和建议,还就当前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8月11日至17日,自然生态保护司在北戴河环境技术交流中心举办了“2009年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安全管理培训班”,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计划单列市环保局的70余名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参加了培训。为提高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安全管理领域的能力,宣传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和《生物安全议定书》的进展情况,培训班邀请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资深专家授课,分别就我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信息系统建设、履行《生物安全议定书》与我国生物安全管理、外来入侵物种环境安全管理、转基因生物安全风险评价等方面进行了重点教学和培训,并组织学员结合专家授课和本职工作实际进行了讨论。
  8月19日,作为2009年斯德哥尔摩“世界水周”重要活动之一的“斯德哥尔摩青少年水奖”(Stockholm Junior Water Prize)颁奖仪式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由环境保护部宣教中心选送,来自广东实验中学的梁思、刘嘉健同学凭借参赛项目“一种生态型土壤保湿肥料”与来自世界29个国家的54名选手进行了交流,获得本届青少年水奖优秀证书。斯德哥尔摩青少年水奖由斯德哥尔摩水基金会及斯德哥尔摩水研究所共同举办,旨在鼓励青少年投入到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创造发明中。
  8月26日,中挪合作项目2009年第一次磋商会在商务部召开。挪威驻华使馆、商务部国际司、环境保护部国际司、对外合作中心、挪威水研究所及清华大学等单位的官员和专家出席了会议。中挪合作项目磋商会议旨在讨论中挪在执行项目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以及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和预算进行审议。会议汇报“中国削减和控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能力建设合作项目”和“湟水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进展和下一年度工作计划。挪方和商务部对项目的执行情况和中期评估结果表示满意,肯定了项目目前取得的成果,并同意了这两个项目的工作计划及预算安排。
  8月26日,环境保护部东北督查中心在沈阳召开2009年上半年东北三省主要污染物减排形势分析会,东北三省环保厅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20余人参会。会议通报了东北三省上半年的污染减排工作情况,交流了各地的经验和做法,重点围绕上半年污染减排工作进展、当前污染减排工作形势、今后工作的具体目标和措施,特别是针对如何抓好城市污水处理厂和电厂脱硫设施建设和运行,加快淘汰钢铁、电力、造纸等行业落后产能,进行了讨论。经过分析讨论,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下半年及国庆期间的任务目标。
  8月25日至27日,根据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与JICA技术合作“推进循环经济”子项目3“推进静脉产业生态工业园建设”的进度安排,政研中心和专家组专家以及子项目指导部门环境保护部科技司代表组成的中日联合调研组,前往沈阳市与山东省临沂市,对将上述地区的相关园区作为项目实施备选试点,进行实地调研。调研组分别考察了山东临沂得力西再生塑料生态工业园区和沈阳再生资源静脉产业园的建设情况,并同相关省市环保系统、相关部门及园区管理人员就园区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的需求进行了交流和探讨。项目组近期将根据调研结果确定最终的子项目实施试点,并细化下一步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  
  8月27日,吴晓青副部长在福建省环境保护厅马承佳厅长的陪同下对武夷山大气背景值监测站进行了视察。吴副部长一行视察了武夷山大气背景值监测站的能力建设情况,听取了刘兰忠站长的工作汇报,同武夷山大气背景值监测站干部职工进行了亲切的座谈。吴晓青副部长指出,随着气候变化成为全人类重大课题,我国对温室气体必将给予高度重视。武夷山背景站是第一个纳入环境保护部进行温室气体监测的监测站,要打好基础,厚积薄发。武夷山背景站的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为今后完成更高任务奠定了基础。今后要“立足华东,面向全国”;要加速加快培养人才,适应监测站未来发展的需要;要突出特色,把大气背景值监测及温室气体监测工作做好;要能够为社会提供有效服务。马承佳厅长表示,在近年国家和本省对监测能力建设的大力支持下,武夷山大气背景值监测站的监测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不但可以满足大气环境背景值监测和温室气体监测,也能够开展更多的监测项目。背景站今后不但要做到大尺度,宽区域大气背景值监测,取得科学有效的数据,同时也要实时开展水环境监测以及为地方的环境质量监测提供有效服务,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发展发挥出作用,做出应有的贡献。   
  8月27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站长罗毅、副站长李国刚、办公室主任范占朝等来到新疆兵团环境监测中心站慰问“七五”事件中坚守在一线岗位的同志。慰问组在兵团建设环保局钟波局长的陪同下,首先参观了兵团环境监测中心站的实验室,对兵团环境监测中心站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以及监测能力的提高给予了充分肯定。随后罗毅站长一行和兵团环境监测中心站全体人员进行了座谈。座谈会上,钟波局长对兵团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兵团建设环保局的情况以及“七五”事件中的情况作了概括介绍,兵团环境监测中心站周益民站长对兵团环境监测中心站的基本情况和承担的工作任务进行了汇报。罗毅站长代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党委和全体同志对兵团环境监测中心站全体同志在“七五”事件中坚守工作岗位表示感谢和慰问。罗毅站长说,全国五万名环境监测职工都很关心在新疆环境监测战线工作的同志。虽然兵团环境监测中心站在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配备方面与内地省站有一定差距,但兵团环境监测工作做得很不错,环境保护部队兵团的环境保护工作也很关心和支持。罗毅站长并对今后做好兵团的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8月23日至28日,第29届卤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由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牵头承办,来自五大洲4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张力军副部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大会按八个专题设了分会场,内容涉及POPs分析技术、环境存在状况和趋势、生物和人体暴露、食品及饮用水安全、毒理及风险评估、源头及生成机理、控制技术和政策管理、热点问题等主题。会议综述了国际上相关POPs热点问题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与关键挑战,详细综述了新POPs加入公约面临的挑战和研究前景,深入分析了当前需要解决的POPs问题、在学术和管理上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人类为解决POPs问题的努力方向。环境保护部对外合作中心项目五处作为承担协调组办公室日常工作的单位,积极参与了这一世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盛会。杨小玲处长与UNEP的化学品司科学事物高级专家Heidelore Fiedler联合主持了“环境政策与技术”分会场。丁琼副处长在该分会上做了“POPs消除与处置技术需求”的报告,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
  8月24日至28日,总量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2009年第一期全国环境统计培训班。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五省市省级及地市级环保部门环境统计、污染减排工作人员参加了培训。总量司赵华林司长、吴卫华副司长、于飞副巡视员,监测总站傅德黔副站长出席了培训班开幕式,国家统计局社会与科技司马京奎司长为开幕式致辞,热情鼓励统计工作者认真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养,为新时期的统计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总量司赵华林司长在培训班上做了重要讲话,他分析了污染减排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及当前做好环境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介绍了今年以来环境统计工作取得的新进展。他强调,随着环境保护工作进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大舞台,随着污染减排工作的全面推进和深入展开,环境统计已成为了解环境质量状况、把握环境发展趋势、制定环境政策措施、加强污染减排监督管理的重要基础,环境统计工作的作用和地位日益重要。他要求全体环境统计工作者把加强和改进环境统计工作作为“探索环保新道路”的重要内容,勤于思考、乐于钻研,同时加强交流、学有所成。环境统计培训内容包括环境统计制度、统计基础知识和法律法规、重点行业污染排放统计、统计数据分析及应用、环境统计信息系统等,分别邀请了环境统计专家、环境规划专家、软件信息专家行业专家参与教材课件的编写。培训形式有教师授课、学员互动、专题讨论等多种形式。在培训的最后一天安排了考试和培训班总结。人事司对此次培训工作非常重视,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指导,人事司和总量司将对此次培训合格人员联合颁发培训证书。为全面提升环境统计工作水平,提高环境统计人员在污染减排新形势下做好统计工作的能力,为环境管理各项工作提供更可靠的技术服务和数据支持,按照污染减排三大体系建设和环境统计能力建设的总体安排,总量司拟于2009年下半年全面启动环境统计能力建设培训项目,年内共计举办8期环境统计培训班。2009年环境统计培训分为省市级环保部门和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培训两部分,分区域进行,预计共培训6000人左右。
  8月24日至28日,第29届国际二噁英大会(Dioxin 2009)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分测中心黄业茹主任、田洪海副主任以及POPs研究室和二恶英研究室全体人员参加了大会,两位主任分别主持了两个分会场的专题报告。国际二噁英大会每年举办一次,是POPs相关的科研、分析检测以及环境问题解决方案等最新进展的国际交流会。来自4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近850名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大会开幕仪式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教授主持,国务委员刘延东来信致贺,环境保护部张力军副部长、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等相关官员及专家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在大会召开的5天时间里,世界各国的研究者共做了300多场学术报告。内容涉及POPs及二恶英的检测技术、控制政策、环境介质和食品中含量、毒理学、人体暴露、产生机理、长距离传输、降解机理,溴代阻燃剂和全氟化合物的分析技术及环境污染水平等二十几个领域。   
  8月30日,总量司在北京主持召开会议,讨论《“十二五”氮氧化物总量控制思路》和《“十二五”二氧化硫总量控制思路》,部环境规划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等单位的专家和代表参加了会议。专家和代表重点围绕“十二五”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总量控制的必要性、可行性、目标及可达性、任务措施、政策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8月23日至31日, 2009年第七期全国环境监察机构负责人岗位培训班在北戴河技术培训中心举行,环境监察局、部对外合作中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领导及专家为学员授课。培训班重点讲授了环境监察概论、主要污染物减排核查、垃圾填埋场检查、廉洁执法警示教育、环境现场执法、工业污染源监察、生态环境监察、排污量核定、排污申报与排污收费、环境检测技术、执法心理学、环境应急管理及应急防护、环境监察工作信息化、臭氧层保护政策等相关内容及执法经验交流与研讨。来自全国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14名学员参加培训并通过了考核。
  8月26日至31日,部核安全总工陆新元来四川调研核与辐射安全工作。部核安全司、四川省环保局和部四川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的有关同志陪同调研。陆新元一行先后到环境保护部四川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四川省环保局、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单位进行调研。在听取各单位的汇报后,陆新元指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大事,一定要加强监管力度,并且要在核电大发展的背景下来统筹规划。他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一要加强法制、机制、体制和能力建设,加强规划研究,将长期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揉合到规划中,逐步解决,逐步消化;二要进一步理顺监管体制,明确职能定位,完善运行机制;三要推进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机构的标准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将体制建设和能力建设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为落实周生贤部长在部党组扩大会议上关于“振兴环保产业”的讲话精神,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近期组织力量,专题研究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积极谋划环保产业发展。针对环保产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自主创新能力弱,环境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缺乏有效衔接”的弱点,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有针对性地提出筹建“环保装备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倡议。该倡议迅速得到业内企业的广泛响应,已有20多家大型骨干企业表示愿意积极参与“环保装备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筹建,为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贡献力量。9月1日,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召开了筹建“环保装备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座谈会,听取了业内不同领域骨干企业代表的意见,并初步提出了“自愿参加、强强联合、分类管理、注重实效”等工作原则。  
  9月3日至5日,部核安全司(国家核安全局)在京召开了第三次核与辐射安全法规标准审查会。刘华司长主持会议,中国科学院欧阳予院士、中国工程院叶奇蓁院士等四十位专家参会。会议分别对《核与辐射安全法规标准框架体系》、《核与辐射安全法规标准》的修订情况及11个法规标准报批稿、5个法规标准送审稿及9个法规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审议。
  9月6日至7日,由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亚洲开发银行和宁夏自治区政府共同主办的生态补偿机制国际研讨会在宁夏石嘴山市举行,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宁夏自治区主席王正伟出席会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发表讲话,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司庄国泰司长主持专家讨论会。研讨会交流了国际和国内生态补偿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与会专家学者针对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理论方法和战略进行了讨论,对矿产资源开发、森林、自然保护区保护等重点领域以及流域保护过程中的生态补偿机制和政策进行了探讨。
  9月7日,吴晓青副部长赴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与该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振清,行政审判庭庭长辛尚民等人进行了会谈。政法司王夙理副司长、环评司赵维钧副司长及有关工作人员陪同参加会谈。吴晓青副部长介绍了涉诉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表示希望高院在今后加强对环保依法行政工作的指导。王夙理副司长介绍了环境复议、应诉有关工作。双方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密切联系、加强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点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联系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Archiver|环评爱好者 ( 鄂ICP备0601659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293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关注官方抖音号

GMT+8, 2025-5-1 13:24 , Processed in 0.07382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