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建设项目环评、验收信息公示平台
开启左侧

[环评公示] 国家高速北京至拉萨线(G6)倒淌河至共和段公路第一次公示

[复制链接]
duan 发表于 2013-11-25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等文件的要求,青海省交通厅委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对“国家高速北京至拉萨线(G6)倒淌河至共和段公路”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现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事项向公众公告如下:
一、建设项目名称及概要
建设项目名称:国家高速北京至拉萨线(G6)倒淌河至共和段公路
建设项目概要:项目起点位于共和县的倒淌河镇东侧1.9km处,与湟倒一级公路K93+880径向相接,路线偏向南,从倒淌河镇南侧绕行过境,而后路线转向西南进入东柳梢沟,沿东南侧山坡布线至柳梢沟中间,为克服高差路线分别在右线YK7+880YK11+720、左线ZK7+975ZK11+761设置隧道(隧道全长分别为3.840Km3.786Km),向北以隧道方式穿越柳梢沟山体后,过原有国道214线,沿西柳梢沟南侧山坡向下展线,经尕海滩、下东巴台地,从东巴乡北侧通过,最后到达路线终点德吉滩,与共和至茶卡高速公路K40+015.998相接,路线全长37.195km
全线新建辅道共4段,分别为辅道1:K103+470~K104+744.470,长1.27447km ;辅道2:K111+690.126~K113+140,长1.449874km;辅道3:K129+500~K131+300,长1.80km ;辅道4:K133+636~K137+529.216,长3.893216km;新建辅道总长8.41756km。
本项目在起点与湟倒一级公路相接段(K0+000K0+900)及柳梢沟路东段(K6+500K12+649.911=K12+720)采用分离式路基;倒淌河过境段(K0+900K6+500)及柳梢沟路东段至终点(K12+720K39+203.641)采用整体式路基。
本项目全线按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80km/h、路基宽度26m,沥青混凝土路面,全线设桥梁设大桥353.6m/2座,中桥188.8m/3座,小桥88m/4座,涵洞61道;隧道7626m/2(左右幅),互通立交2处;分离式立交2处;通道27道。收费站2处,超限站1处。
本工程于2009年开工建设,2012年建成通车,总工期36个月,投资121474.2474万元。
二、项目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项目建设单位的名称:青海交通厅
地址:西宁市五四大街72     邮编:810008
电话:0971-6155573
联系人:张海庆
三、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     邮编:100013
电话:010-58278835
电子信箱:ddyp@163.com
联系人:张前进
四、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
(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1、建设单位和评价单位办理环评委托手续
2、建设单位与评价单位签订评价合同
3、落实评价人员、调研、资料、踏勘现场
4、环境现状监测、工程分析、模式计算
5、根据工作特征、环境特征和环保法规编制报告书,提出环保对策与建议,给出结论
6、召开专家会对报告进行评审
7、根据评审意见、报告书修改补充后,由建设单位上报环保管理部门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工作内容
1、建设项目概况;
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3、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5、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6、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
7、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1、采用公众知悉的方式,向公众公开有关环境影响评价信息;
2、采取调查公众意见、咨询专家意见、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公开征求公众意见。
3、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内容:
对修建该公路的看法和态度,以及具体要求和建议;
该公路是否有利于本地区、本单位经济发展,请做出预测;
该公路是否有利于本地区、本单位基础设施的改善,如住房、商业、医疗、教育、娱乐等;
修建该公路后,城市(区、乡)和土地规划方案将有所变化,请做出规划预测,并请对国土增值进行预测;
修建该公路对沿线民众生活质量有什么影响;
修建该公路对湿地景观有何影响,对旅游业的发展是否有促进作用;
其它需说明的问题。
六、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1、在环境影响评价人员调查中,直接向环境影响评价调查人员口头陈述自己的意见;
2、在问卷调查表中,或以书面的形式向环境影响评价调查人员陈述自己的意见;
3、以书面的形式向建设单位陈述自己的意见,并转交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4、以书面的形式向当地政府陈述自己的意见,并转交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5、在公众参与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上陈述自己的意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点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联系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Archiver|环评爱好者 ( 鄂ICP备0601659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293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关注官方抖音号

GMT+8, 2025-5-13 03:44 , Processed in 0.06937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