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镇市成兴矿业有限公司选矿厂 环境影响评价简本公示 根据国务院令第253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规定和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要求,对清镇市成兴矿业有限公司选矿厂环境影响评价主要评价结论有关信息公开如下: 一、建设项目情况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清镇市铁矿分布多、储量大、质量好,但多年来由于采矿技术的相对落后,小体积尾矿残留在泥土中未进行有效利用,造成了矿产资源的大量流失,数量巨大。成兴矿业有限公司从各采场丢弃的采矿废渣中提样化验,发现废渣的回收利用率很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清镇市各矿区矿泥混合体堆积如山,其存量数以万计,一方面影响采场的正常生产,另一方面又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同时还可能引起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危及当地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提高清镇市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同时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解决采矿废渣大量堆存带来的环境负面影响,清镇市成兴矿业有限公司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并做多次科学实验,发现这种矿山的采矿废渣可以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经过物理筛选出来的矿石完全可以用于工业生产,而且加工过程不会对环境造成大的污染。 为了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废物利用率,清镇市成兴矿业有限公司在清镇市站街镇中寨村建设选矿厂,利用邻近各采矿场大量废弃的采矿废渣进行洗选,选出可利用的矿石。2010年11月清镇市发展和改革局以《关于清镇市成兴矿业有限公司选矿厂建设项目备案的通知》(清发改备案【2010】110号)同意了本项目的建设。本项目属于新建选矿厂,总投资约1600万元,年处理矿渣40万t。 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2.1生态现状 工程区地带的多为灌木林地,人类工程活动对拟建线路影响大不,局部地段形成一定边坡,未见不良工程地质作用发生。 清镇市土壤类型复杂多样,归纳为6个土类,分别是水稻土、潮土、黄棕壤、黄壤、石灰土、紫色土。16个亚类,81个土属,219个土种。 项目区及附近区域土壤主要有黄壤、石灰土。 境内现存自然植被以阔叶林、针叶林、灌木丛及草丛、草坡等为主,农业作物有粮食、油料、烟叶、蔬菜、茶叶和果树等种类,其中冬季作物以小麦、油菜、洋芋、豌豆、胡豆、春荞等为主,夏季有水稻、玉米、烤烟、黄豆、红苔、高梁等种类,果树有李、桃、梨、柑桔等。项目区内主要为旱地和林地。 清镇市境内野生动物种类较多,有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等4个纲22目44科71种,特别是清镇市茂密的森林植被,为各种陆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项目区周围无珍稀动植物。 2.2 噪声环境 根据区域环境敏感点分布情况,本评价在工业场地边界外,成清居民点等处共布设5个环境噪声监测点,环境噪声监测结果表明,区域现状声环境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声环境现状均良好。 2.3水环境 中寨小河监测断面水体中pH、悬浮物、化学需氧量(COD)、BOD5、氨氮、总磷、石油类污染物浓度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域功能的要求;整体而言,地表水环境现状良好。 2.4大气环境 监测点布设原则为“以点代面”,对沿线评价范围内环境空气敏感路段进行监测。根据现场调查,评价区域内没有固定的空气污染源,此次布点共设2个测点,位于工业场地附近和中寨居民点,监测因子无超标情况,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很好。 3、环境影响评价 3.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施工期生态影响 项目建成后总占地面积18577m2,全为新增占地,新增占地类型为灌木林地、旱地。厂方应尽快完成各场地地面硬化和绿化工程。 (2)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①项目建设对土地利用格局影响分析 清镇市成兴选矿厂建设永久占地将改变局部区域内的用地功能,并改变原有生态环境。项目建成后,局部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功能将发生变化,同时也将改变局部区域的土壤性质,一定范围内的自然生态环境也将受到破坏性影响。土地利用将由原来的农业用地变成工业用地,旱地植被被房屋、道路等建筑设施所代替,区内居民生活方式也将受到一定影响,社会经济结构也将发生变化,但均属于局部改变。 ② 项目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矿区道路等的施工建设活动,使得矿区本来就脆弱的生态系统的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废土石堆场是松散的土石堆积体,表面无植物附着,水土流失量较大。根据相似项目土壤侵蚀模数的类比研究,开采结束后矿区土壤由轻中度侵蚀恶化至剧烈侵蚀,土壤侵蚀模数由开采前的1793.26t/km2.a增加至15000t/km2.a。 ③项目建设对地表形态及地形地貌影响分析 清镇市成兴选矿厂所在区域属于高原低中山地貌类型,项目区断裂构造不发育,岩层呈单斜产出。区内地质构造简单,建设时会扰动地表,同时伴有剥离物占地等,项目建设对该区域地表形态和自然景观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造成局部区域的地表扰动。因此,项目的开发建设对评价区域内的地形地貌影响较大。 ④项目建设对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 对自然体系恢复稳定性的度量,是采取对植被生物量进行度量的方法来进行。由前节评价中已得出如下数据,项目的建设将使区域自然体系的生物量减为零,评价区域内生物量锐减,因此,对自然体系恢复稳定性的影响严重。 根据项目整个占地情况显示,项目建设占用和破坏土地面积较大,因此项目建设会对区域自然系统阻抗稳定性带来大的影响,但随着项目开采完毕后进行的生态恢复措施的实施会逐年减小。 3.2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选矿废水主要是水洗过程产生的废水——泥浆水,主要污染物为SS,还含有COD、Fe等;生活污水主要为员工日常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SS和BOD5、COD、NH3-N等,工业场地设置旱厕所,无粪便污水产生。其他废水主要还有场地雨天冲刷水、机修废水、及设备跑、冒、滴、漏水。 ①正常情况下,压滤机正常工作时,水选系统产生的泥浆水250m3/d,含SS:25720mg/l,全部进入经压滤机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 事故状态下,压滤机无法正常工作,泥浆水不能进入压滤机进行处理。 厂区已修建事故水池(容量约4000m3),可有效防止事故状态下对污水外排对水环境的影响。 ②雨天冲刷水 工业场地采用雨污分流制,工业场地外雨水经截洪沟拦挡至场外。工业场地内部雨天冲刷水含有大量SS,可经场内污水沟引流进入事故水池储存,然后进入压滤系统处理后回用,由于事故水池处于工业场地最低处,可自流输送。 ③机修废水 机修车间在工作时将产生少量废水,属于不可定量排污,产生量较少,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和SS。评价要求机修车间含油生产废水收集后进入隔油池预处理,然后经压滤机处理后回用。除含油废水外,机修车间还有少量废机油产生,评价要求矿方将废机油收集桶装,并委托有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妥善处置。 ④设备滴、跑、漏水等经集水沟收集后进入初沉池,然后进入压滤机处理后循环使用(随机产生,产生量很小,不计入水平衡);此外,运输车辆冲洗污水也收集进入初沉池,送至泥浆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循环使用(随机产生,不计入水平衡)。 ⑤厂区职工生活污水及餐饮废水合计排放量7.65m3/d,主要污染物有SS、BOD5、COD、NH3-N及动植物油等,餐饮废水经隔油沉淀后进入压滤机处理,用于选矿厂补充水。旱厕所粪便用作当地农家肥,定期清掏。 3.3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排泄基准面为中寨小河,项目工业场地、尾矿临时堆场、原料堆场等全部进行硬化处理,并修建边沟疏排大气降水,污水基本不会下渗,加上本项目占地面积小,不设置永久尾矿堆场,对地下水的影响很小。 在正常情况下,水选系统泥浆水、生活污水、工业场地雨天冲刷水、机修废水等均收集进入初沉池,经压滤机处理后全部回用。选矿厂污水实现闭路循环,无污水外排。此外,本项目事故水池容积达4000m3,能够有效预防事故排放的发生。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对地下水的影响很小。 3.4 环境空气环境影响评价 (1)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及治理措施 选矿过程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原料破碎、输送、储存等工序产生的粉尘等。在入料口和原料的破碎、筛分等产生的粉尘,含尘浓度高,粉尘量较大。 ①原料堆场、尾矿临时堆场扬尘 选矿厂在工业场地内设置一座6500m2原料堆场,可堆存15000t运入的采矿废渣;设置一座3000m2尾矿临时堆场,可临时堆存尾矿约8000t。本次评价要求原料堆场、尾矿临时堆场均修建挡墙、上方设置顶棚、四周设置喷雾洒水装置,可使扬尘量明显减少。 ②原矿破碎、筛分、磁选过程粉尘 矿石破碎、筛分、磁选均布置在一个车间内,为上下高差布置,结构紧凑,可视为一个污染源,根据类比第一次工业污染源调查结果,其粉尘产生浓度约为2000mg/m3,产生量约为40t/a。本次评价要求原矿破碎机、分级筛和磁选机设置在车间内,并采取喷雾洒水措施;每个车间各设置2套袋式除尘器(两个车间共4套),除尘效率大于99%,通过除尘器15m高排气筒排放的粉尘浓度约为20mg/m3,排放量约为0.4t/a。能够达到《铁矿采选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1―2012)。 ③其他产尘点 选矿厂皮带运输、精矿落料点、尾矿落料点、汽车装卸、汽车运输过程均有少量扬尘产生,泥饼中含水量较大,基本无起尘量。为防止二次污染,评价要求皮带运输密闭布置,精矿仓、尾矿仓均设置为半封闭棚架式,并在精矿落料点、尾矿落料点设置喷雾洒水装置,并在汽车装卸过程尽量降低装卸落差。 此外,运输过程将产生道路扬尘污染,主要采取运输车辆加盖篷布、密闭运输和限制车速等措施。 3.5 声环境影响评价 选矿厂噪声源主要为生产系统噪声污染,主要噪声源有:振动筛、破碎机、磁选机、胶带运输机、水泵、压滤机等设备噪声,噪声值一般在80~100dB(A);项目所选设备均选择高效低噪设备,并结合高噪声源特点分别采取消声、隔声、减振等综合性防噪措施,员工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3.6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主要固体废物有:尾矿、泥饼、生活垃圾、袋收粉尘等。 尾矿产生量约15.8071万t/a,不设置永久尾矿堆场,仅在工业场地内临时堆存,然后由汽车运至台泥水泥有限公司用于生产水泥。 选矿厂压滤机产生泥饼量约1929t/a,运至台泥水泥有限公司用于生产水泥。 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8kg/人·d计,选矿厂定员约60人,年生产300d,则生活垃圾产生量约14.4t/a。生活垃圾可运至清镇市垃圾填埋场处置。 布袋除尘器在运行过程中将收集一定量的粉尘,粉尘产生量为40t/a,排放量为0.4t/a,则收尘量为39.6t/a。袋收粉尘可外售至水泥厂,不外排。 4、水土保持 经调查,拟建公路沿线林草覆盖率比较高,项目建设区域现状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为主,兼有重力侵蚀,侵蚀强度以微、轻度侵蚀为主。项目占地类型中,旱地土壤侵蚀度为微度~轻度,水浇地土壤侵蚀度为微度~轻度,水田土壤侵蚀度为微度,林地土壤侵蚀度为微度~轻度,农村宅基地土壤侵蚀度为微度。 5、环境风险分析 (1)选矿厂泥浆水事故排放 当压滤机发生故障时,泥浆水将得不到有效处理,必须及时停产检修,泥浆水将会进入事故水池,不会发生泥浆水外排事故。若未采取临时停产措施,就将发生泥浆水外排事故,压滤机发生风险的概率即为泥浆水外排事故风险的最大概率。 (2)遗留泥饼堆场溃坝风险 遗留泥饼堆场溃坝事故主要指由于区域水流量强,堆高过高,造成泥饼漫流或拦渣坝溃解,进而引起泥石流发生,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威胁下游农田、人群安全。 6、公众参与 工程的建设有助于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受到工程沿线群众和单位的大力支持。拟建道路沿线群众和单位,都能正确理解本项目对沿线环境产生的影响,能认识到本项目建成后将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本项目噪声污染以及有关征地都是比较重要的问题,应充分结合当地情况作出合理妥善的安排。至于本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本报告已考虑了各种环境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环保措施,只要在建设与运营中予以落实,同时认真考虑周围群众对环保措施的具体要求,就一定能够妥善处理好沿线居民们所关心的环境污染及其影响问题。 8、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结论 本工程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所产生的环境经济正效益占主导地位,建设产生的效益大于其带来的损失,在从环境经济角度分析,本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 9、与产业政策符合性总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年本》及其修订版中规定了各行业鼓励类、淘汰类和限制类项目。目录没有对铁矿采选做出限制,本项目建成后年入选采矿废渣40万t/a,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限制和淘汰类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指出,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应进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资源化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本项目是将清镇市各矿山采掘产生的废矿石作为原料,选出具有利用价值的精铁矿,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相符,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10、结论 清镇市成兴选矿厂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环保政策,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一定作用,其建设是必要的。 清镇市成兴选矿厂建设项目组成、选址、布局、规模、工艺合理可行;公众支持率高;本项目污废水、选矿废石等均按要求进行综合利用;环境风险事故发生的几率和强度均较小。因此只要严格执行环评报告中提出的措施,就可将不利影响控制在环境可接受的范围内,同时还可带动地方生态建设。 从环境保护角度看,清镇市成兴选矿厂的建设是可行的。 二、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1征求公众对拟建项目建设的意见。 2征求公众对本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影响的意见。 3征求公众对本项目需采取的环保措施的意见。 4征求公众对本项目建设所关心的其他环境问题。 5在完成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后,将再次进行报告书全本公示。 6任何有环保利害关系的单位和个人,可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编制完成后,在网站下载项目全本公示报告,了解情况,建设单位和评价单位将提供方便或解答。 7建设单位、评价单位将认真听取公众意见,科学、公正、合法地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三、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 公众可通过电话、信函方式等向建设单位、评价单位、地方政府及环保主管部门提出,联系方式如下: (1)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清镇市成兴矿业有限公司 联系人:薛总 联系电话:13984013566 地址:清镇市站街镇中寨村 邮编:551403 (2)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联系人:向力 电话(传真):13618311818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二路 邮编:40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