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oonjoysmile 于 2015-1-30 12:59 编辑
重庆台资信息产业园启动区道路建设项目 兴安路(原纵西路)、兴顺路(原纵中路)、兴祥路(原虎曾二路) 道路及附属工程第二次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现将“重庆台资信息产业园启动区道路建设项目兴安路(原纵西路)、兴顺路(原纵中路)、兴祥路(原虎曾二路)道路及附属工程”有关环境影响评价事宜进行第二次公示,公示期限为2015年1月30日~2月12日,共10个工作日。
一、建设项目情况简述
项目名称:重庆台资信息产业园启动区道路建设项目兴安路(原纵西路)、兴顺路(原纵中路)、兴祥路(原虎曾二路)道路及附属工程 项目地址:重庆台资信息产业园启动区
建设性质:新建项目
项目概要:兴安路、兴顺路、兴祥路为重庆台资信息产业园启动区内南北走向的道路。其中兴安路起点接兴德路,终点接兴中路,道路全长875.160m,标准路幅宽26m,为双向4车道,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车速40km/h。兴顺路起点接横四路,终点接兴德路,道路全长1680.843 m,标准路幅宽度26m/22m,为双向4车道,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车速为40km/h。兴祥路起点接兴德路,终点接兴中路,道路全长1174.602m,标准路幅宽度44m,为双向6车道,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设计车速为50km/h。建设主要内容为道路、排水(雨、污水)、照明、电力及通信管网、景观绿化、交通工程等。 二、项目建设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重庆共享工业投资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井口镇井熙路8号 联系人:金老师 联系电话:18696603645 三、承担评价工作的环评机构名称和联系方式 评价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重庆市渝州路79号 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18523058924
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一)大气环境 1)施工期 工程施工过程中废气主要来自施工粉尘、燃油机械尾气和沥青烟等。采取的措施如下: (1)施工粉尘 合理确定施工场所,工程全路段采取围挡封闭施工,围挡高度不低于1.8m;材料运输及土石方运输车辆行驶路线应尽量避开环境空气敏感点,施工车辆出入口路面进行硬化;禁止大风天气施工,干旱季节在施工场地定点洒水和对运输土石方车辆进行遮盖;采用商品混凝土。 采取上述措施后,粉尘影响和污染程度会明显减轻。施工粉尘污染是短期的,待施工结束后也将随之消失。 (2)燃油机械尾气 应尽量使用低能耗、低污染排放的施工机械、车辆;要加强机械、车辆的管理和维修保养,尽量减少因机械、车辆状况不佳造成的空气污染。由于尾气排放量有限,且扩散速度较快,尾气对周围空气环境影响较小。 (3)沥青烟 为了减缓沥青烟对环境的影响,本工程直接购买商品沥青混凝土,商品沥青混凝土在远离居民区定点生产,本工程施工沿线不设沥青拌和站,仅在路面铺设时产生少量无组织沥青烟气,对道路沿线敏感点影响是短暂的。 2)营运期 工程投入使用后,交通量将会逐年增加,营运期污染主要由行驶的车辆产生,汽车排出含CO、NOx的尾气将会对工程沿线空气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评价建议在道路路基两侧的绿化带多植树、种草。对项目沿线的边坡区加强景观绿化设计,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落实绿化工作。通过项目沿线景观绿化工作的落实,不仅可美化环境和改善道路沿线景观,又可吸收和吸附车辆尾气中的污染物,从而改善道路沿线空气质量。此外,在营运中、远期,随着汽车技术和排放标准的提高,汽车尾气污染可得到进一步控制。 (二)地表水环境 1)施工期 施工期产生的污废水主要为施工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等。 (1)施工废水 施工废水主要来源于混凝土养护废水、施工机械的机修废水、车辆冲洗废水等。混凝土养护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COD,通过沉淀处理后可回用于砂石冲洗、路面养护、施工区洒水防尘等,不会产生外排。机修废水和隔油沉淀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石油类,通过隔油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施工期施工废水可做到不外排。 (2)生活污水 工程施工生产生活区的市政管网不健全,生活污水经简易生化池处理后农灌回用,富余部分由市政车清运。 (3)其他保护措施 水泥、石灰等粉状建筑材料应仓库存放或用油布覆盖,避免被雨水冲刷而进入水体,造成水环境污染。材料堆放场地设置排水沟和临时沉沙池,废水经沉沙池沉淀后方可排放。 施工中的固体废弃物严禁倾倒或抛入水体,也不得堆放在水体旁,应及时清运至指定地点或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2)营运期 拟建道路工程不设置服务区和收费站等,因此,本项目营运期无废水产生。大气降雨形成的地面径流会携带少量的石油类、SS等,通过雨水管沉砂井处理后排入雨水管网。 (三) 声环境 1)施工期 施工期间使用的作业机械类型较多,有摊铺机、装载机、平地机、压路机、推土机、挖掘机、爆破等。这些机械运行时在声源5m处的声级范围为75~90dB(A)。因此,这些间歇性非稳态噪声源将会对周围声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另外在路基挖方过程中,会产生偶发爆破噪声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施工期间,避免使用一些高噪声机械设备,施工车辆行驶时应采取减速、禁鸣措施,必须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因生产工艺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由施工单位在施工场所予以公示。合理分散施工机械,及时关闭不用设备,将可在固定地点的施工机械设置在临时建筑房内,高噪音施工机械夜间(22:00~6:00)应停止施工,在施工路段采取围挡施工。在采取以上措施后,预计在施工期对周围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同时施工期为短暂行为,施工结束后施工噪声随之消失。 2)营运期 由于远期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因此本次环评建议采取以下降噪措施: 1)通过加强交通管理、采取禁止行驶车辆经过敏感点时鸣笛,同时经过敏感点时降低车速等交通管制措施,以达到降低对全路段敏感点的影响。 2) 工程建设时,应加强敏感点附近道路两侧绿化,道路两侧修建的绿化带与行道树能够起到一定的降噪作用。 3) 规划建设的临路住宅和学校应安装隔声窗,以防项目运行后交通噪声较大对沿线居民产生不利影响时。 (四) 固体废物 1)施工期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土石方、建筑垃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等。 本项目土石方整体平衡,不设置取土场和弃渣场。本工程拆迁和施工过程中会产生的建筑垃圾。根据《重庆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运往建筑垃圾消纳场处理。 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通过集中收集,定期由环卫部门送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对环境影响小。 2)营运期 拟建工程不设置服务区和收费站等,固体废弃物主要为车辆带入道路的固体废弃物,行人丢弃的少量果皮、纸屑及树叶、枯枝等,由环卫部门统一清扫处理。 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拟建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规划。项目的建设可有效的加强各道路间的交通联系,更能完善重庆台资信息产业园启动区路网,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使沿线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本报告针对本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价,提出了针对性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和建议。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拟建工程选线合理,项目建设可行。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及主要事项
范围:工程所在地周围居民、政府单位及工厂企业。
主要事项:您对目前交通现状满意程度;您是否赞同修建该工程;您是否同意该工程的选线、走向;修建该工程是否有利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或交通状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您对工程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等。 公众可在本公告发布的10个工作日内,到本项目的环评单位及建设单位查阅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七、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个人或单位可以通过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或者其他方式向建设单位和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提交书面意见。以子邮件形式发送至以下邮箱:2424132229@qq.com;或来电至:18523058924;并可登陆网站,随时关注本工程环评的进展情况。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将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记录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公众的宝贵意见与建议向建设单位和有关部门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