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发布环保竣工验收公示|发布环评公示
建设项目环评费用在线计算|收费标准
环评师招聘与应聘| 行业信息|预评审会
2024年环评工程师备考全程指导|报名时间汇总
2024年环评师考试交流|资料下载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培训!
低价环评考试用书教材|环评图书免运费
考前培训|继续教育
发布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发布应急预案公示
查看: 10718|回复: 56
收起左侧

[交流] 环评走向何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4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jpg

环评走向何方

以前跟业主一起去各个政府部门收集资料,被问到身份时,业主总会说:“他们是环评单位,也就是中介!”。听到这句话时,我会感觉很别扭,”中介“——我们跟保险公司的业务员、房产中介的业务员是一样的名称!



直到最近,纪委和媒体大篇幅报道让我明白,是我高估了自己的角色。我以前一直以为我们这个行业是和律师、会计一样,靠着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挣钱的有一点身份的人组成的专业团队,但”红顶中介“等名字一棒子将我打清醒了,我们原来是中介,是建设单位和环保主管部门的中介。

一位环保主管部门的官员曾经明确表态:”我们不和中介打交道,喊建设单位来!“


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环评单位?我想原因有以下两个:


一、环保主管部门认为环评单位帮助建设单位逃脱环保责任。环评审批过程中有两个中介单位:环评单位和评估单位。评估单位一般是环保部门下辖的事业单位,被主管部门认为是“自己人”,而环评单位则被认为是“建设单位的人”。比较复杂的项目环评报告一般内容比较多,有些地方换种说法,就难以发现背后隐藏的猫腻,从而导致后续很难监管或者监管措施很难有效实施。还有个别不良环评单位利用专业知识帮助建设单位逃避监管。当环保主管部门由于环境问题遭遇批评时,自然会归咎于环评单位。


但需要考虑的是:为什么评估单位在评估环评报告时没发现其中的猫腻?为什么环境督查部门不能及时发现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违法行为?是知识储备不够,技术不够还是不想作为?


二、建设单位为什么也不喜欢环评单位?原因很明显:一是环评报告要收钱,二是所提的环保措施也需要收钱,而环保设施被建设单位认为是“建设项目根本不需要”的组成部分。曾经有个火电厂的厂长如此形容脱硝的费用:“就是拿着十块钱十块钱的钞票往火里扔”,“顶好多个人的工资呢!”,如此”浪费“,增加成本的事情,除了国家投资的项目,试问有几个建设单位愿意做呢?帮助建设单位“烧钱”的环评单位又怎么会让建设单位喜欢呢?

那既然都不喜欢环评单位,取消环评单位不就行了?


环评单位的存在自然有其必要性,试问,哪个环保局的环评科能配备像环评单位这样懂各个行业的工艺流程、排污节点和排污强度的呢?即使配备了,一个项目的环评报告编制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环保局有限的人力如何应付?即使应付的过来,谁来监管这些决定项目是否上马的人?

那怎样改?


国家现在的做法是不取消环评,下放权力至地方环保局,但加强监管。这种措施会有效么?我觉得很难。首先环保部门未进行垂直管理,地方环保局多受制于当地政府,项目上不上马政府说了算,在这种背景下,地方环保局说“NO”的权利相当于没有;二是地方政府环保局环评科的人数一般都比较少,有的县里环评科也就是1个人,如此少的人应付如此多的项目,也难怪有个基层的环评股长说:“天天在单位审报告都审不完,哪有功夫细细看”,在这种情况下,报告背后隐藏的猫腻发现的机会会更少,项目批准后的监管会更难。三是如何监管?环保部虽然下辖了几大督查中心,但督查中心的数量毕竟有限,大部分监管的方式是巡视,巡视确实有效果,但对一些企业来说,环保设施你来了我开着,你前脚走我后脚关。巡视发现问题很难,不像纪委巡视,起码有账可查。巡视组查什么?查监测数据?我可以说大气污染物是风刮来的,水质监测断面不合格,我可以说是别的县排污造成的。监管的难度可想而知。生态环境的改善也很难在短期内达成。

环评将走向何方?


我个人认为,环评的衰落是必然的。这个行业是个政策性很强的行业,随着环评法的颁布,这个行业才繁荣起来。但环评在整个环境污染预防中的作用正逐渐变小,主要原因是现在环评报告在技术上要求越来越高,本子上完美,但实施过程中却落实很少。从这个角度上讲,国家轻审批,重监管的做法是非常有道理的(上面的分析,主要是从这个决定的实施的角度分析,政策本身英明,但各方面的保障跟不上)。


个人认为,下放以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取消了。虽然这个过程可能有点长,因为监管也需要有依据——环评批复,而环评批复是针对环评报告的批复。因此个人认为还是会有一个较长的过渡期(起码我40岁之前不会失业),但环评的形式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环保部门可能像今天的检察机关一样,在监管的过程中,发现一个起诉一个,而环评师的作用应该会像律师一样,帮助企业用最少的环保投资和后续的运营费用,为建设单位减少或者消除环境影响,直到达到仲裁部门认可的程度为止。

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完成的有点仓促,有不足之处请各位多指正。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6 收起 理由
环86 + 6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3-26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环评可以被合并甚至应该取消。
1、环评的目之一是为政府审批提供依据,为何不能和规划之类的放在一起?政府为某个区域进行规划,就肯定需要相关的规划环评或者其他的相关结论作为依据,何必再弄个建设项目环评。劳民伤财、政府敛财。
2、环评目的之二是为企业环境行为预评价,我在企业工作觉得真没有必要。每个企业都应该配备具有环保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所以可以从专业角度提出环境污染预防的措施和治理的措施。社会上很多环保污染治理企业,也可以给与很大支持。
3、环评目的之三是为环保部门监管的依据,我相信,现在环保部门大部分都是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人员并配备精良设备的,也知道从哪方面进行监管。真觉得没有必要拿环评作为依据,也没看到环保工作人员谁拿着环评批复或者依据上门来进行监管的。
4、在这里想说一点,我敢确认中国没有任何一个企业是完全按照环评报告上进行建设的,不是说企业不安环保要求进行操作,而是环评报告很多或者讲大部分是没有用的。
5、所谓的专家评审提出的意见,屁啊,只能说他们仅仅是书本知识的掌握着,办公室里的坐者。如果真需要专家,我倒建议所有的专家都需要找相关行业里现场工作的人(我们需要的是实际经验和行业经验)。如果取消环评,其实专家也就消失了,呵呵。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5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在理,那么问题来了,楼主您今年多少岁啦?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5 20: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环保的主要问题是:各地环保部门无法避开当地政府对GDP增长的欲望,又受制于各地政府的管理,根本无法独立开展公正科学的环保工作。这是制度设计的问题,需要从顶层做修改。如各地环保局能由环保部直接管辖,相对独立于地方政府,在这种情况下才不会畏手畏脚,才能真正做出点成效来。现在不找对病因,只是配合中央的反腐风暴做点应景的反腐工作,拿环评单位这样的“软柿子”开刀,头痛医脚,实傭才也!环评单位拿的是建设单位的钱,让环评吃别人锅里的饭砸别人家里的碗,这难道不是程序设计的问题吗?环评和环监都应该归属于环保部,由各地环保局领导,独立公正地开展工作,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 魅力 +8 收起 理由
daiwenyan + 5 + 8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5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环评是一道论证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5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很在理,环评单位在环保局和建设单位眼里就是一个捞钱的中介,看不到我们的付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5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后的环评单位就像个律师事务所一样了,用你的环保观点为建设单位出谋划策,减少污染风险。环评市场将逐渐被缩小,而要求的技术含量会很高。环评之路以后从政策之路走向市场之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5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楼主的帖子感觉环评这个行业太危险,估计几年就得失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5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个逻辑思维能力很强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5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得有道理{:soso_e1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5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个外行,但我认为环评报告文本是否可以简化些呢?一个报告书动辄上百页甚至大几百页,那些专家,审批人员,建设单位有认认真真看过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5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在环保局环评科工作了将近20年的人感慨,环评会慢慢萎缩的,厚厚的一本报告,真正有用的东西就是那一点点,环保问题的解决要靠监管和加强末端治理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5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分析的有理,取消环评嘛,可能性不好说,但是环评肯定会向着专业化的道路发展,越来越专业化是必然的趋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5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环保部门可能像今天的检察机关一样,在监管的过程中,发现一个起诉一个,而环评师的作用应该会像律师一样,帮助企业用最少的环保投资和后续的运营费用,为建设单位减少或者消除环境影响,直到达到仲裁部门认可的程度为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5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环评本来就是个中介机构,只是现在这个中介机构起的作用歪了。
个人认为,环评是应该从项目启动一直到竣工验收的整个咨询过程(后续的运营环境管理就交由其他单位处理了),并不仅仅是写本报告就完事。环评需在项目启动至竣工的过程中不断的指导建设单位完成各项的手续、落实各项的环保措施。但是目前的模式不行,同时相关人员的意识也不到位,说到底,现在都是一些环保人士和涉及利益人士才关心环评,而对于既得利益或者需要得到相关利益的,对环评是不上心的,就像楼主举的例子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5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分析得有道理,重监管,轻审批,环评也快走到头了,下面看环评法的修改就更清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5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环评究竟该何去何从谁也说不好。很多有识之士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这让人在渐渐衰退的环评环境中有多少看到了些希望。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会经历起起落落,环评亦如此。此前的环评工作吸引了很多有能力的优秀人才投身这个行业,可随着国家改革的深入,环评隐含的问题也渐渐暴露出来。
环评说到底就是一个生产建设性服务行业。它的存在就是为了满足企业的需求。而企业的环评需求则是环境政策和环境监管逼出来了。那么今后环评是否还会存在?就要看环境政策和环境监管会不会继续逼迫企业。答案显而易见,肯定会。那么逼迫企业的形式则发生了根本改变。原来一本报告书报告表就能搞定,那么以后则一本环评文件远远打发不了监管。企业会怎样?当然是继续需要环保企业为他服务。但不仅仅是环评文件了,则需要“应付”环保局后续监管。所以环评企业如果想继续立足继续发展,则应该把眼光从分析环评是否会衰落,渐渐转移到如何更好地帮助企业更好地达到环保要求上来。相信,这一领域仍旧会有新的机遇和发展,当然同时也会有新的就业机会。
顺便补充一句,让企业真正自主选择环保机构服务,靠的是真正自身的本领以及业务能力的强和业务范围的广。小伙伴们,还不好好学习,还一天胡思乱想啥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 魅力 +1 收起 理由
bgshmily + 5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点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联系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Archiver|环评爱好者 ( 鄂ICP备0601659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293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GMT+8, 2024-5-16 06:27 , Processed in 0.102032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