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废气影响分析:
废气产生源为砂石储存和输送产生的粉尘。
1)运输过程影响分析
本项目水泥为袋装水泥,采用汽车运输,运输过程无粉尘产生;砂石采用汽车运输,运输过程采用苫布遮盖,无粉尘产生。
2)生产过程中废气污染物产生情况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废气污染主要为粉尘的无组织排放,具体分析如下。
(1)全封闭原料场粉尘
本项目设置一个2310m2全封闭生产车间,其中包括原料储存、中转和产品生产使用,储存水泥、砂石,水泥为袋装水泥,砂石为散装,储存时间5天,尘粒较粗,定期洒水抑尘。汽车在全封闭生产车间内卸车,卸料时门窗关闭,且洒水处理,卸车过程(水泥)约产生粉尘0.01t/a。所以经过全封闭料场遮挡,除尘效率70%,从车辆出入口排出,排放量0.003t/a(0.0019kg/h)。
(2)物料混合、搅拌工序粉尘
生产过程中将各物料进行混合,加料时砂石需喷水处理,混合后进行加水搅拌,搅拌时全封闭,并且料为湿料,没有粉尘产生。倾倒原料(水泥)时产生的搅拌尘(无组织粉尘)排放量0.003kg/h。
(3)无组织排放预测
经预测,全封闭原料场与生产车间产生的粉尘,在厂界处及厂界外20m处的限值分别为0.0034mg/m3、0.0033mg/m3,能够满足《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中0.5mg/m3的限值,且项目周边200m范围内没有敏感点,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小;全封闭原料场无组织粉尘,最大值出现在下风向122m处,其值为0.014mg/m3,倾倒原料(水泥)时产生的搅拌无组织粉尘,最大值出现在下风向63m处,其值为0.0099mg/m3,均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0.9mg/m3(参考值)标准要求,无需设置大气防护距离,对周围环境污染影响小。
2.废水影响分析:
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为职工生活污水,该厂定员10人,产生量为64t/a,排入防渗旱厕,由环卫部门清运,对周围环境没有影响。
本项目生产用水全部蒸发,无废水产生。
3.噪声影响分析:
1)主要噪声源及其源强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噪声的设备主要有运输车辆、搅拌系统电机、制砖机其最大噪声值约为80~90dB(A),本项目主要噪声设备及其声学参数见表10。
表10 主要噪声源及其声学参数表
2)噪声影响预测模式
根据项目噪声源分布及源强参数,采用模式计算,预测模式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所推荐的模式进行预测计算。预测模式如下:
(1) 声级的计算
a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等效声级贡献值(Leqg)计算公式:
式中:Leqg—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dB(A);
LAi—i 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A声级,dB(A);
T— 预测计算的时间段,s;
ti — I 声源在T时段内的运行时间,s。
b预测点的预测等效声级(Leq)计算公式:
式中:Leqg—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dB(A);
Leqb— 预测点的背景值,dB(A)。
(2) 户外声传播衰减计算
户外声传播衰减包括几何发散(Adiv)、大气吸收(Aatm)、屏障屏蔽(Abar)、地面效应(Agr)、其他多方面效应(Amisc)引起的衰减。
a 基本公式
(a) 在已知距离无指向性点声源参考点r0处的倍频带(用63 Hz到8 KHz的8个标称倍频带中心频率)声压级Lp(r0) 和计算出参考点(r0)和预测点(r)处之间的户外声传播衰减后,预测点8个倍频带声压级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b) 预测点的A声级LA(r)可按如下公式计算,即将8个倍频带声压级合成,计算出预测点的A声级LA (r)。
式中: LPi (r)— 预测点(r)处,第i倍频带声压级,dB;
ΔLi —第 I 倍频带的A计权网络修正值(见表10),dB。
表11 A计权网络修正值
(C) 在只考虑几何发散衰减时,可用如下公式计算:
LA(r)=LA(r0)-Adiv
b 点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Adiv)
(a) 无指向性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的基本公式是:
Lp(r) = Lp(r0)-20 lg(r/r0)
以上公式中第二项表示了点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
Adiv = 20 lg(r/r0)
如果已知点声源的倍频带声功率级Lw或A声功率级(LAw),且声源处于自由声场,则无指向性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的基本公式等效为:
Lp(r) = Lw-20 lg(r)-11;
LA(r) = LAw-20 lg(r)-11
如声源处于半自由声场,则无指向性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的基本公式等效为:
Lp(r) = Lw-20 lg(r)-8;
LA(r) = LAw-20 lg(r)-8
(b) 具有指向性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的计算公式:
声源在自由空间中辐射声波时,其强度分布的一个主要特性是指向性。例如,喇叭发声,其喇叭正前方声音大,而侧面或背面就小。
对于自由空间的点声源,其在某一θ方向上距离r处的倍频带声压级(LP (r)θ):
LP (r)θ = Lw-20lgr+DI θ-11
式中:DIθ——θ方向上的指向性指数,DIθ =10lgRθ;
Rθ:指向性因数,Rθ=Iθ / I;I:所有方向上的平均声强,W/m2;
Iθ:某一θ方向上的声强,W/m2。
按公式计算具有指向性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时,公式中的Lp(r) 与Lp(r0)必须是在同一方向上的倍频带声压级。
c 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Aatm)
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按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a为温度、湿度和声波频率的函数,预测计算中一般根据建设项目所处区域常年平均气温和湿度选择相应的空气吸收系数,见表12。
表12 倍频带噪声的大气吸收衰减系数α
d地面效应衰减(Agr)
地面类型可分为:
(a) 坚实地面,包括铺筑过的路面、水面、冰面以及夯实地面。
(b) 疏松地面,包括被草或其他植物覆盖的地面,以及农田等适合于植物生长的地面。
(c) 混合地面,由坚实地面和疏松地面组成。
声波越过疏松地面传播时,或大部分为疏松地面的混合地面,在预测点仅计算A声级前提下,地面效应引起的倍频带衰减可用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 r — 声源到预测点的距离,m;
hm — 传播路径的平均离地高度,m;hm= F/r;F:面积,m2;r,m;
若Agr计算出负值,则Agr可用“0”代替。
e屏障引起的衰减(Abar)
位于声源和预测点之间的实体障碍物,如围墙、建筑物、土坡或地堑等起声屏障作用,从而引起声能量的较大衰减。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可将各种形式的屏障简化为具有一定高度的薄屏障。
S、O、P三点在同一平面内且垂直于地面。
定义δ=SO+OP-SP为声程差,N=2δ/λ为菲涅尔数,其中λ为声波波长。
在噪声预测中,声屏障插入损失的计算方法应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简化处理。
(a) 有限长薄屏障在点声源声场中引起的衰减计算
首先计算声音绕过声屏障三个边的传播途径的声程差δ1,δ2,δ3和相应的菲涅尔数N1、N2、N3。 声屏障引起的衰减按如下公式计算:
当屏障很长(作无限长处理)时,则
f绿化林带噪声衰减计算
绿化林带的附加衰减与树种、林带结构和密度等因素有关。在声源附近的绿化林带,或在预测点附近的绿化林带,或两者均有的情况都可以使声波衰减。
通过树叶传播造成的噪声衰减随通过树叶传播距离df的增长而增加。表13中的第一行给出了通过总长度为10 m到20 m之间的密叶时,由密叶引起的衰减;第二行为通过总长度20 m到200 m之间密叶时的衰减系数;当通过密叶的路径长度大于200 m时,可使用200 m的衰减值。
表13 倍频带噪声通过密叶传播时产生的衰减
本项目未建设厂界绿化带,在厂界噪声预测计算时不考虑绿化林带噪声衰减。
g 其他多方面原因引起的衰减(Amisc)
其他衰减包括通过工业场所的衰减;通过房屋群的衰减等。在声环境影响评价中,一般情况下,不考虑自然条件(如风、温度梯度、雾)变化引起的附加修正。
工业场所的衰减、房屋群的衰减等可参照《户外声传播衰减》(GB/T17247.2)进行计算
3) 噪声影响预测结果及评价
噪声预测结果分别见表14。
表14 噪声预测结果 单位: dB(A)
表13预测结果表明,本项目投产后仅昼间生产,设备运行噪声昼间对厂界贡献值在55.0~57.8 dB(A)之间,夜间不生产,昼间预测值未超过《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的限值要求。
由此可见,本项目投产后的设备噪声对厂界噪声的影响均不大,同时厂址周围200m范围内无环境敏感点,不会对周围声环境造成影响。
4.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废主要为制砖机产生的废品及职工的生活垃圾。
本项目制砖机产生的废品,产生量0.02t/a,全部回用于生产(由人工手动将废品捡至搅拌机内),不外排,因此不会对外环境造成影响;平时维护制砖机使用润滑油,产生废机油,产生量约0.3t/a,平时暂存至车间东南角危废暂存间内,要求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建设,具体位置见附图2,危废清理1次/年,由有资质的部门处置;本项目职工产生的生活垃圾2t/a,按照环卫部门要求处置,对环境影响较小。
5.环保措施投资
项目总投资100万元,环保投资2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9%。环保措施投资详见表15。
表15 环保投资一览表
6、“三同时”验收一览表
本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见表16。
表16 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一览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