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长春至辽源铁路有限公司筹备组委托,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机械动力和环境工程设计处环境评价所和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共同承担了新建铁路辽源至长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国家《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国家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性文件的有关要求,在报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前,对该项目建设基本情况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等信息公告如下,希望广大公众积极参与,对项目建设提出环保建议。 一、 项目名称
新建铁路辽源至长春 二、建设单位 新建铁路辽源至长春筹建处 三、项目概况 新建辽源至长春铁路起点于长(春)双(阳)烟(筒山)线上的双阳站(烟筒山侧)接轨。出站后折向西南,跨朝阳沟奔伊丹镇(预留伊丹车站), 跨越伊丹河,于CK32至风景区牧情谷,并在其东南侧通过,而后于CK32+400附近跨越长(春)营(城)高速公路, 至CK37到达伊通县,并在伊通县南侧设伊通车站;出伊通车站后在南山旅游区北侧通过折向西南,于CK51附近跨越孤山河,于CK59附近跨越头道河和九开公路进入足民镇(预留伊丹车站),沿九开公路右侧行走进入建安镇,在建安镇北侧设建安车站;出安车站后跨二道河,向南跨东辽河,再折向东至四(平)梅(河口)线的白泉站(四平侧),即本线的终点接轨站。线路全长92.41km。设伊通、建安2个车站,预留伊丹、足民2个车站。 四、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进度 本工程委托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机械动力和环境工程设计处环境评价所和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初步环境影响评价及污染防治措施已经完成。 五、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及拟采取的防治措施 本工程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内将产生扬尘、施工噪声和交通噪声、将占用土地,可能会对公路两侧居民及周围环境造成不同程度影响。 对于营运期铁路噪声影响,本次环评建议建设单位采取设置阻尼钢轨、隔声墙、安装隔声窗、拆迁等方式进行降低,可以达到区域环境质量标准。 六、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 公众如要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或索取有关信息可通过下面的联系方式同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取得联系。 七、征求公众参与的范围及主要事项 建设项目周围的居民,任何关心该项目建设的专家、学者、政府职员、普通群众。公众参与的主要事项: 1.最关心项目建设地点的环境污染问题; 2.对本项目最关心的污染问题是什么; 3.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议; 4.对评价单位有何要求; 5.项目建设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如何。 参与方法:可寄信或打电话、发传真、电子邮件提出自己的建议;建议接受 截止时间至2010年6月26日。 八、建设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崔
江 地
址:吉林省吉林市火车站 手
机:13843126662 九、评价单位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崔
朋
地
址: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联系电话:0431-85098098 传 真:0431-85099627 手
机:13179046658 邮
箱:esi﹫nenu.edu.cn 2010年6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