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建设项目环评、验收信息公示平台
开启左侧

[环评公示] 东汇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结论公示

[复制链接]
syxuer 发表于 2010-7-7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yxuer 于 2010-7-7 17:39 编辑

东汇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评价结论公示

1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增城市荔城街夏街、金星村猪婆冚、鹅辽山、寺山冚(土名),属荔城街西南角。项目东北面为增城公园、民居商铺、增城市人民检察院,南面为府前路、增城广场,西面为荔景大道、增城图书馆,北面为荔枝文化公园。

商业广场为4层,一楼为商铺,二楼为特色餐饮及商铺,三楼为办公区、活动室,四楼为办公区及会议室。两栋商务公寓分别为28层、25层,主要功能为居住。另外,商务公寓一至四层属商业部分,只留有一楼的公寓大堂,五层为架空层,六层开始以上才作为公寓功能。


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2.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根据2008年增城市荔城街常规监测数据可知,评价范围内的SO2NO2PM10均满足环境空气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符合功能区要求。

总体而言,评价区域内的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2.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根据2008年增城市荔城街常规监测数据可知2008年增江河主要污染物年均值沿程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基本上是上游九龙潭断面、莲塘断面水质最好,流经荔城市区时在化肥厂断面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河段后水质逐渐变差,在陆村断面达到极值,之后受到下游清洁水体的稀释降解,自净能力增强,在汇入东江北干流前(增江河口)水质得到恢复

2.3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从现场监测的情况来看,建设项目四周多为公园、广场,唯有东北面有少量商铺。项目附近未有建设施工场地,周围城市道路已建成通车,但道路车辆较少,堵塞情况更少,除南面受交通影响,昼间有超出60dBA)以外,各边界及场址内的昼夜声级均维持在较低水平,昼间噪声低于60dBA),夜间低于50dBA),总体而言,建设项目所处区域的声环境质量良好

2.4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评价区内零散分布陆生植物,地块内生长着当地一些常见的杂草,主要有五节芒、五爪金龙、紫茎泽兰、牛筋草等,零星分布有香蕉、苦楝树、番石榴、木棉、小叶榕等。总的来说,项目所在地植被类型简单,未发现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物种数量较少,植被级别较低,项目所处区域生态环境现状一般


3环境影响分析
3.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该项目在施工期间所产生的污染物会给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主要是噪声和粉尘的影响较为明显。因此,必须引起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通过实施本报告提出的噪声、扬尘、污水、余泥及废弃材料影响防治措施,切实做好防护措施,可将施工期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3.2运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1)备用发电机尾气影响分析

备用发电机采用轻质柴油作为燃料,充分燃烧后废气排放浓度达到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工艺废气二级标准(SO2≤500mg/m3,烟尘≤120mg/m3NOx≤400)的要求,不会对当地环境空气产生明显影响

2)机动车尾气影响分析

项目共设地下机动车停车位1250个,无地上停车位。机动车尾气产生的NOXCO、和HC的每天排放量分别为NOX1.68kg/dCO13.62kg/dHC2.69kg/d。地下车库均设有通风换气装置,通过风管引排、风机抽吸,将机动车尾气由排风井引至地面排放,排放口朝向绿化带。机动车尾气在自然环境中稀释扩散、绿化隔离吸附,环境影响不会明显。

3)厨房油烟影响分析

商业配套餐饮厨房在进行食品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油烟废气,该废气在相应厨房内分别经烟罩收集、风机抽排后,采用高效静电除油装置处理,再分别于所处大楼的楼顶天面排放,靠风力稀释扩散,减缓影响。外排浓度符合《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GB18483-2001)标准,即排放的油烟≤2mg/m3

4)垃圾转运站臭气影响分析

本项目设置一个垃圾收集转运站,位于商业广场一楼东侧。垃圾转运站设置多个环卫部门专用绿色防渗漏密闭的垃圾收集筒,环卫部门收集时将已满的垃圾桶整体运走,并换置清理好的垃圾桶,故在垃圾转运站放置和清运过程中臭气浓度较低,主要对10范围内的环境造成影响。垃圾收集散发的臭气,通过自然消散后,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3.3运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外排废水为生活污水,总排放量为137.4m3/d。项目位于荔城污水处理厂主干管纳污范围内,洗手污水经隔渣处理、粪便污水经隔渣及三级厌氧化粪池处理,商业配套餐饮废水经隔油隔渣处理后,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的要求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荔城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本项目污水贡献值(137.4/日)仅占荔城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5万吨/日)的0.27%,荔城污水处理厂二期处理能力达10万吨/日,将于2010年建成投入使用,本项目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是在20116月,因此,本项目对荔城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负荷带来的冲击很小,经该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后,CODCrBOD5等有机污染物降解明显,外排至增江水域时对其水质现状影响不会明显。

3.4运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主要设备声源若采取隔声、消声、吸声等措施,则在距声源10处就可以衰减达到声环境质量2级标准昼间限值60dB(A)的要求。因此,只要加强噪声源的优化布局,并对各类声源采取科学的治理措施,则本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其主要噪声源可能产生的声环境影响将仅局限在小范围内,不会给本项目的使用功能及声环境质量带来明显影响

3.5运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本项目共产生生活垃圾449/年。小区住户以及商铺等产生的生活垃圾通过小区内的清洁人员对垃圾进行收集后,统一贮存在环卫部门的密闭垃圾桶内,项目设有1个垃圾转运站,每日早晚各清运一次。小区物业管理部门负责对垃圾堆放点进行清洁消毒,杀灭害虫,以免散发恶臭,孽生蚊蝇。通过上述处理,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不利影响。商业配套餐饮产生废油脂10.95t/a,该类废物应交由具有处理严控废物资质的单位收集处理,不得随意外排。

3.6生态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建设将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但该影响较小,项目建成后可通过绿化措施得以补偿和恢复,因此本项目建设不会对周围自然植被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


4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
4.1废气

1)备用发电机废气通过水喷淋降温除尘处理后,由内置烟井引至公寓天面排放。

2)地下车库的机动车尾气由抽排风机引至地面排放,排风口沿地下室边线设置,地面排风口朝向绿化带,避开人群通道或集中活动区。

3)餐饮业厨房油烟采用高效静电除油装置处理,再分别于所处大楼的楼顶天面排放。

4.2污水处理

项目的洗手污水经隔渣处理、粪便污水经隔渣及三级厌氧化粪池处理,商业配套餐饮废水经隔油隔渣处理后,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的要求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新塘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4.3噪声

1)备用柴油发电机设置A区地下室备用发电机房内,机房内设置隔声吸声措施、减振基础,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消声器。

2)水泵、风机设置在地下设备机房内,设置隔声、基础减振措施并在排风系统消声处理。

3)加强临街商业的管理,禁止使用高音广播设备。

4.4固体废物

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为生活垃圾,通过小区内的清洁人员对垃圾进行收集后,统一贮存在环卫部门的密闭垃圾桶内,环卫部门每日早晚各清运一次。废油脂交资质单位处理处置。

4.5生态保护措施

本项目的建设将对其所在区域的生态植被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和影响,因此建设单位应在场址边界、内部道路两侧种植树木、灌木和草皮,楼顶天面配种绿化植物等,使项目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得以有效改善。另外,在项目周边用地的生态修复及生态补偿应从景观生态学角度考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生境多样性的优势,使其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在物种的选择搭配,既要重视植物的美学特征,做到常绿植物与色叶植物相结合、速生树种与长寿树种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也要重视乡土植物与外来植物相结合,积极引种乡土种。

4.6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由于该建设项目建设规模较大,项目建设期间将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建设单位应该做好施工建设期的工程和环境管理工作,施工前需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计划,并采用积极的措施控制污染源和水土流失,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并尽可能通过加强管理,文明施工的手段来减少建设期间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内、外环境影响分析
5.1内环境影响分析

来自本身的内环境污染源主要备用柴油发电机燃油尾气、垃圾转运站臭气及机动车尾气;备用柴油发电机、水泵、风机等设备噪声和地下停车场机动车噪声等。

项目采取可有效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可保证项目本身产生的环境污染达到标准排放,故对自身的环境影响较小。

5.2外环境影响分析

外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项目南侧及西侧的交通噪声和尾气对本项目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荔景大道及府前路对项目临路一侧的交通噪声影响不可完全避免,建设单位通过设置隔声门窗用以自我防护,可有效保护建筑内部居住环境;项目周边大气测点的SO2NO2CO小时均值及PM10TSP日均值均能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环发[2000]1号发布)二级标准要求,项目所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受周边工业企业大气影响不明显,且随着新塘总规的实施,周边工业将逐步外迁,其污染随着消失,项目所处区域环境空气现状能进一步好转。

6产业政策及选址规划相符性分析

本项目符合相关产业政策的要求,符合广州市、增城市的总体规划,用地合法,不与现行的环保法律、法规相冲突,项目总体布局合理、可行,项目符合国家及当地产业政策、法规的要求。

7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7.1清洁生产结论

本项目的建筑材料、水电空调等装备、所采取的节水、节能措施,以及清洁能源方案来看,建筑材料环保,节水、节能和清洁能源措施经济技术可行,实用性强,水电空调装备节能环保,因此,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是较高的。

7.2总量控制建议指标

本项目的总量建议指标为:SO20.064kg/a

8综合结论

本项目的建设中,充分考虑了建设期和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对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采取了有效的防治措施,并能够做到达标排放。根据对项目产生的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评价,项目建成后排放的污染物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在项目建成投产后,建设单位应负责维持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保证生活污水、锅炉燃烧废气,食堂油烟等污染物达标排放,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把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在最低的限度,各项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程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言,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请公众对本项目的环评内容及结论提出宝贵意见,具体联系方式如下:

建设单位:广州市富汇投资有限公司  联系人:陈小姐  联系电话:13922382256

评价单位:南昌市环境保护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联系人:邝先生  联系电话:020-85514961  E-mailgh.ep@hotmail.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点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联系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Archiver|环评爱好者 ( 鄂ICP备0601659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293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关注官方抖音号

GMT+8, 2025-5-17 16:22 , Processed in 0.06698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