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发布环保竣工验收公示|发布环评公示
建设项目环评费用在线计算|收费标准
环评师招聘与应聘| 行业信息|预评审会
2024年环评工程师备考全程指导|报名时间汇总
2024年环评师考试交流|资料下载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培训!
低价环评考试用书教材|环评图书免运费
考前培训|继续教育
发布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发布应急预案公示
查看: 11844|回复: 34
收起左侧

[原创] 关于对《关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的认识思考》的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0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挺长时间没过来,发现还有几个月前论坛内的短消息,未回复,见谅:)

转发一篇自己刚写的关于一位同行发表“针对大气导则的讨论”的论文的 讨论
以下均为个人意见,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关于对《关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的认识思考》的讨论


《能源环境保护》在2009年10月刊发《关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实施的认识思考》一文(2010年第23卷第5期),该文作者在文章中结合环评实践经验,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的应用提出了若干意见与建议,笔者针对该文中的部分观点提出个人意见,与该文作者共同探讨。

1、关于导则推荐模式的来源。

导则推荐模式中包括AERMOD、ADMS及CALPUFF三类,该三类模式均提供相应计算程序供免费下载,同时也可免费下载对应的用户使用手册及技术说明等文档资料,免费下载网址见http://www.lem.org.cn/support/mode_03.html。除以上免费版本的预测模式可供下载使用外,基于相同计算核心的商业软件同时也可以在环评中使用,商业软件均为收费软件。

2、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在环评文件中的适用范围。

该文作者认为,“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名录中列入报告表的项目,从根本上来讲,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是轻度的,不适用评价工作等级”。

笔者认为,从导则标准的规范出发,新大气导则的评价等级的判定适合所有的建设项目,建设项目的单项因子的评价等级只和环境影响有关,而不能简单的主观认为报告表的项目环境影响都是轻度的。建设项目分类管理名录分级的主要依据是项目的建设规模与投资,而不是环境影响的大小。对于存在面源污染的项目,同样不应该忽视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核定面源排放污染源强及考虑相应污染治理措施时应更合理有效。因此,对于报告表项目也应按导则要求进行评价等级核算。对于属于报告表的项目如需进一步预测,则应考虑增加大气评价专题。

3、关于污染源参数、气象条件与地形条件对评价等级的影响。

该文作者认为,“估算模式的假设条件是否完全符合各地各气象、地形条件,有待时间检验”。笔者认为,估算模式的用途在于快速估算拟建项目污染源对环境的最大可能影响,是一种偏保守的快速计算方法。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判定过程综合考虑了排放强度和排放方式对环境的影响,比93版大气导则的简单根据项目排放量和地形条件判定评价等级更具有科学性。

估算模式内置13组风速( 10m高度处)和6种稳定度组合共54组气象条件情景,基本覆盖了可能发生的气象条件,这些气象条件对于特定的区域来说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估算模式地输出结果是各预测点在所有气象组合条件下的最大浓度。因此在使用估算模式的时候不需要再另行输入气象条件参数,估算模式的输出结果也基本能代表可能发生的最不利气象条件下的预测浓度。

4、关于面源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

该文作者认为,“老导则规定中,评价工作等级仅对点源排放,对面源,不列入计算计算评价工作的范围”。这种观点,其实是长期以来对93版大气导则的一种误读,也是一种错误的做法。93版大气导则没有任何一条规范说明建设项目的面源排放的污染物不作为评价等级的依据,或不需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该文作者提出“从控制面源角度出发,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控制监控点浓度,在监控点浓度达标的情况下,预测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就基本可明白面源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了”。对于此观点,笔者亦有不同看法:首先,保证监控点浓度达标,仅代表项目无组织排放源的污染物排放达标,但无法说明无组织排放污染源对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浓度达标,更无法说明周围环境敏感点叠加背景浓度后是否达到环境质量标准。因为对于大多数的污染物而言,综合排放标准远远宽松于环境质量标准。所以,对于面源污染性项目,同样需要分析考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否达到环境质量标准,而不仅仅是满足综合排放标准。

5、关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与卫生防护距离的问题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是两个概念,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按导则要求执行,卫生防护距离按国家颁布的各行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执行。


说明:原文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f1909c0100jv8b.html?retcode=0有讨论意见也可直接去回复



相关链接:
关于对《关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的认识思考》的讨论
http://www.eiafans.com/thread-92507-1-1.html
大气三级评价应该写些什么内容?
http://www.eiafans.com/thread-54109-1-1.html
一二级评价项目大气评价分析部分应包括内容与格式
http://www.eiafans.com/thread-54110-1-1.html
大气导则条款解释新增内容:三级评价叠加背景说明
http://www.eiafans.com/thread-51048-1-1.html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条款说明与实施问答
http://www.eiafans.com/thread-46600-1-1.html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8 金币 +246 收起 理由
mellow + 2 + 56 多谢指点
木竹禾 + 2 + 68 多谢提供
airk + 2 + 34 多谢指导
zhang90jia + 2 + 88 积极参与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7-20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学习
发表于 2010-7-22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10-7-26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irk 于 2010-7-26 11:13 编辑

对于第2条
对于报告表项目也应按导则要求进行评价等级核算。对于属于报告表的项目如需进一步预测,则应考虑增加大气评价专题。


对于这个问题,实在是很头疼的。比如一个小的煤堆场或砂场,由于其规模和投资的原因,其只可能是无组织排放的,但如果也按照导则计算,肯定是二级去了,而要继续按二级预测的话,成本太大,而且对于一个投资可能就几万块的堆场,让他去和投资几十亿的电厂一样用同样的标准去评价大气环境影响,是不是有点感觉过头了?
发表于 2010-7-26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恩,也是对于第二条有点无奈。对于一些面源或者是燃气锅炉,氮氧化物的计算很容易达到二级评价,一个小型的房地产上一个燃气锅炉也做二级评价要困难,而且增加了环评的工作量以及成本。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2 收起 理由
airk + 12 积极参与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7-26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设项目分类管理名录分级的主要依据是项目的建设规模与投资,而不是环境影响的大小。  这话我不同意,做书和做表其实也考虑对环境影响大小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2 收起 理由
airk + 12 积极参与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7-29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10-7-29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木竹禾 于 2010-7-29 22:48 编辑

呵呵,最近懒了很多,没太考虑这些问题,但大多数以前都在技术讨论版或精华版讨论过了。应该说,新导则相对于老导则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体现在进一步预测模式中对气象和地形参数的考虑。新提出的这些讨论有些定论的感觉,但深度和操作性始终还是有些欠缺。

1、关于导则模式的来源

我没有参与过模式的验证,但就国内验证过的几个单位所发表的报告来看,应该说是比老导则中的模式好多了,但那几篇报告相对于全国各地不同的情况而言,其代表性如何,其全国适应性如何,我没有见过一篇很有说服力的文章来阐明。

就目前众多同仁和我所做过的众多后评价的环境影响预测模式校正来看,很难对得上,50%以内的相对误差都不多。

其次,理论模式跟程序算法,也就是软件模式内核的一致性,也没有一篇文章做细致的校核剖析,使得这个模式的整个实用性和可信性有所折扣。此外,商业软件就更不好说了,我没见过文章将所有的商业软件进行对比,核实可靠性,这其实也是很有意义的工作,虽然这些软件声称的内核都是一致的。此外,三种模式以外的模式(导则并未说不可以)的问题更是很多。

我之所以说这些,是因为我知道有人有软件改过内核的。

2、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在环评文件中的适用范围。

关于这点,我做过调查的,当前报告表核算评价等级的较少,五分之二左右吧,因为评估中心基本不对报告表的结论进行复核,里面小动作很多。即使规定报告表要核算评价等级,也总是有办法整成三级的,估算模式的参数和内核改起来更容易。

建设项目分类管理名录分级的主要依据是项目的建设规模与投资,而不是环境影响的大小。

有“主要”两个字,会让这句话的争议少很多,但依然会有很多争论,尤其是现在的分类管理名录多了最后关于敏感点的一列。

建议以后的导则在不同的环评文件中可区别实施,因为不同的环评文件本来就是考虑到不同项目许多方面的区别。

3、关于污染源参数、气象条件与地形条件对评价等级的影响。

“笔者认为,估算模式的用途在于快速估算拟建项目污染源对环境的最大可能影响,是一种偏保守的快速计算方法。”

这话后半部分是无可非议的,的确是一种偏保守的快速计算方法。但前半部分还是值得探讨,这点我再精华版的帖子http://www.eiafans.com/viewthrea ... %BE%E0%C0%EB&page=1http://www.eiafans.com/thread-64795-1-2.html中已讲了不少,在此不再赘述。

“估算模式地输出结果是各预测点在所有气象组合条件下的最大浓度。”

这话从模式本身来讲是可以的,但实际所用的软件中,我用过的几个都不好算出各预测点的最大浓度,只是离污染源一定距离的点。

4、关于面源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

关于老导则的讨论,似乎已不是很有必要。

“笔者亦有不同看法:首先,保证监控点浓度达标,仅代表项目无组织排放源的污染物排放达标,但无法说明无组织排放污染源对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浓度达标,更无法说明周围环境敏感点叠加背景浓度后是否达到环境质量标准。”

关于确保敏感点达标的问题,新导则无疑是做了不少工作,但正如精华版另一个帖子http://www.eiafans.com/viewthread.php?tid=64860&from=recommend_f的讨论,漏洞还是有不少。

5、关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与卫生防护距离的问题

两个距离的问题都无法确保本身的控制范围就是环境质量达标范围,因此对敏感点的保护力度不够,一是因为本身没有考虑影响叠加,二是没有考虑背景值叠加。

08年的时候有篇评估中心的文章讨论根据进一步预测模式确定防护距离的可行性,鄙人觉得对一、二级评价项目很有参考价值。

只是一些即兴的话,请大家批评。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5 金币 +190 收起 理由
airk + 2 + 100 下了功夫!
酷乐普 + 3 + 90 学习~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7-30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oxinet 于 2010-7-30 10:22 编辑

3、关于污染源参数、气象条件与地形条件对评价等级的影响。

该文作者认为,“估算模式的假设条件是否完全符合各地各气象、地形条件,有待时间检验


cartman认为:a 在平坦地形上, 估算模式可认为是保守计算。
b 复杂地形以及复杂气象场的话,利用进一步预测模式可验证估算的结果~


5、关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与卫生防护距离的问题

cartman认为:对于复杂地形上的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方法,有关部门应该出具一个意见~~~现在我见过的做法五花八门,有用91公式的,有用行业标准的,有混合用的~~~

说到底,就是业主回避搬迁问题,核心是否保护居民的身心健康问题~~

卫生防护距离的源强确定是个难点,同一型号的炉子,源强差别很大,这是急需解决问题,


我先写这么多,欢迎大家讨论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68 收起 理由
木竹禾 + 3 + 68 有基础!有原则!有分寸!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7-30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2、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在环评文件中的适用范围、评价等级。

   对于报告表来说,实际操作起来无外乎是用估算模式估算,如到二级了,会让业主才去措施降低源强以达到三级或者更低的定性分析范围内。


5、关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与卫生防护距离的问题

有些专家认为,报告中只提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即可,不用再提卫生防护距离,直接按照大气导则计算一下防护距离。而且污染物中好多是环境质量标准等相关标准里没有的,很难有一个对应的标准值。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24 收起 理由
木竹禾 + 1 + 24 积极参与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7-31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牛人,向你学习!
发表于 2010-7-31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lamor 于 2010-7-31 09:20 编辑
就目前众多同仁和我所做过的众多后评价的环境影响预测模式校正来看,很难对得上,50%以内的相对误差都不多。

如果对现有导则推荐的三个模式,在适合条件下其预测准确度一般要在50%以上,环评中很多对模式的做法不正确,加上背景值的监测都不是很对,所以环评中很多做出来的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交叉。

国内对aermod 和calpuff的验证案例的确有点少,美国环保局那边倒是很多,木版主可以过去看看。也有可能国外的模式到中国会有水土不服的问题,但对于大气模式来说从理论上是适用于全球的(当然每个模式有自己的适用范围)。

3、关于污染源参数、气象条件与地形条件对评价等级的影响

木版说了前半部分,我说下后半部分,如果是在平坦地区,计算评价等级时,其结果是偏保守的;而如果在复杂地形地区(山谷,海陆等),计算评价等级时(不考虑地形),其结果却是偏小的;

screen3只能预测轴线上的点,不能预测网格点,预测的时候要根据模式特点来。

源强的估算和导则没有太大关系。

5、关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与卫生防护距离的问题


这个问题偶感觉就是个大坑,咋说咋有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68 收起 理由
木竹禾 + 2 + 68 积极参与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7-31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木竹禾 于 2010-7-31 23:10 编辑

回复 12# glamor


    USA那边的验证案例我也看过些,不少符合性还是很好的。

   至于国内,目前公布的几个验证结果来看,符合性还是可以的。但实际的环评工作中,我跟专业做一级评价和二级评价的人(他们的水平应该只比你我高,不比你我低,至少他们看懂了模型和软件的内核,在做简化和优化工作)讨论过,他们做出来的符合性也都不乐观。至于监测方面的问题,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如果真想验证,可采取质量保证措施和统计分析进行验证。通常比较好的报告中,都会附上评价范围内历次监测结果的对比统计分析,应该还是有些可信性的。

     这个模式是不是在理论上适用于全球,没有人在全球范围内验证过。而且,根据模式开发小组的论文可知,很多东西都还在研究和发展中,很难说这个模式是完全适用于全球的。
发表于 2010-7-31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boxinet


    前不久开会时,听一专家说,上峰在考虑按行业、工艺和设备等统一环评的工程分析内容,那将会减少很多无谓的纷争。
发表于 2010-8-3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热点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

联系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Archiver|环评爱好者 ( 鄂ICP备0601659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293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GMT+8, 2024-4-28 13:49 , Processed in 0.198716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